《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范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堂教学反思分米和毫米的相识课堂教学反思1分米和毫米一课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相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肯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角色中去。教学中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软盘、一次性杯子、丝瓜、铁钉、小米粒、花瓣、叶子等等。这些物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通过在真实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
2、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策略,发展空间感。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表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胜利的体验,感受胜利的欢乐。在比划“1分米”和“1毫米”时,我渲染学习的神奇气氛。在比划1分米时,说:“现在让我们把手高高举起。对,这就是1分米。”小挚友们兴奋地仰起小手。在比划1毫米时,这样说:“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卡,再轻轻地、轻轻地抽出来,现在两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语气是缓慢的,温柔的。跟上面的分米进行对比,当心翼翼地抽卡,也突出了毫米的小,毫米的细,毫米的窄,毫米的短。在教学分米与毫米后,学生对分
3、米和毫米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且建立了肯定的表象,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一些问题,如:填写单位名称、简洁的长度单位换算。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验,专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分米和毫米的相识课堂教学反思2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相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在三年级(下册)学生还将进一步相识长度单位千米,学习用千米作单位描述马路、铁路及河流的长度,描述常见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可见,分米和毫米不仅是相
4、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驾驭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设计教学时我留意了以下几点:一、旧知与新知的有效连接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已有相识,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由此帮助学生明确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课拾,我和学生一起回忆已经相识的两个长度单位,通过比划1米,1厘米有多长引发学生对原有阅历的记忆。通过随意的谈话式问题引出1分米的概念,我问:测量一支铅笔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好?再问:(手里拿一张纸条)假如测量这张纸条的长应当用什么作单位?学生自然会说用厘米,这时我就让学生测量出10厘米并把它剪下来。当学生剪完后举起来给我看时,我就说:“像这样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
5、我们也可以说它的长是1分米。”用已有学问10厘米引出1分米的概念。二、操作与思索的有效合作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并借助生活中熟识的事物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对物体长度的把握实力。让学生剪出1分米长的纸条,让学生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让学生找出接近1分米长的铅笔,借助银行卡的厚度让学生体验1毫米等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像这种概念教学的课堂,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让学生动手测量,亲身经验,专心总结,才能学得会,辩得请,记得牢。但同时还须要静下来心来思索,有些学生忙了
6、一节课似懂非懂的,练习中却会出现许多错误,所以课末我送给同学们这样几句话:做题之前要思索,拿不定办法先比划,看看哪个更合适,再下手来把它填。分米和毫米的相识课堂教学反思3分米和毫米是数学中的长度单位,相识它是一个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单位只有在与数字结合时才有意义,也只有在实际测量中才能被感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意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活动、小组合作活动中,自主地探究和学习学问。详细做法如下:1.注意“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量一量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分米 毫米 认识 课堂教学 反思 范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