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范例.docx
《《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范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范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相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先。15的相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相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相识15的加减法0的相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驾驭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
2、的相识,娴熟驾驭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终,这样支配拉长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整体驾驭本单元的学问供应了时间和空间。分与合这部分学问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驾驭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做打算。二、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先。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验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肯定的相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
3、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三、设计理念: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肯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缘由,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嬉戏激趣,引入新课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起先上课留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所以,一起先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嬉戏,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大多数学生有肯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习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组成当做巩固运用。3、充分发挥学生主
4、体作用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究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育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力的同时学问又驾驭坚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四、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五、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驾驭4、5的分解与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2、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口头表达实力。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沟通的实力。六、教学重点:驾驭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七、教学方法:视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学问迁移法八、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日给大家
5、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慧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是平的 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 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学生动脑思索,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同学们真聪慧,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嘉奖猜的最快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A:探究5的分法。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学生分学具,老师巡察指导。)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以下几种状况的小组发言: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
6、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分法重复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学生 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师:请同学们细致视察这几种分法你发觉了什么?(小组内沟通后汇报)通过视察并沟通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序。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通过视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觉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法最好。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
7、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动。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师:现在我们集体根据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察)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老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和4组成5.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学生自由读。抽几名学生读。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觉了什么?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
8、是一样的。C:巩固运用:1、手指嬉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5。(三)运用新知。师:我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了5的分解与组成,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感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验吗?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的分解或组成吗?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赐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请别的学生补充。(四)巩固练习。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2、填一填。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学生完成后,老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导学生仔细看图 ,弄清图意。
9、5、想一想。(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驾驭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相识。(二)过程与方法经验从详细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探讨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通过发觉联系、找寻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驾驭5以内各数的组成。
10、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觉一些规律和联系。三、教学打算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四、教学过程(一)4的组成1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相识了15这5个数字挚友,今日我们来和他们做嬉戏。(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挚友?(2个筐和4朵花)(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2动手实践。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回来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阅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3从形象到抽象,共享探讨成果,驾驭4的组成。(1)课件协作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由学生介绍摆图,老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
11、序摆放。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觉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觉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
12、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老师要引导进行总结。老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1)视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觉。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依次。(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总结:可以按依次写,从1起先写,不简单遗漏,也不简单出错。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体
13、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觉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二)5的组成1学习5的分与合。(1)写出5的分与合。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2)说一说。由学生介绍方法,在沟通中完成三项任务。任务一:形成有序思索,有序表达。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依次。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依次。通过学问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习,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化讲解的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与合 优秀 教学 设计 范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