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选段阅读答案精品.docx
《《孟子》选段阅读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选段阅读答案精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孟子选段阅读答案孟子选段阅读答案1(一)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训诲也者,是亦训诲之而已矣。(孟子 告子下 一六)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 尽心上四十)(二)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论语阳货)达财:就着学生本有的才质加以指引,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才能。财,同材。私淑艾:淑,拾也。艾,同刈,取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提倡教化方式应多样,他所说的教化方式考虑到了受教化者的不同特点。B孟子认为人只有接受了
2、时雨化之、成德、达财、答问、私淑艾等教化方式,才能成为君子。C有成德者这种教化方式,是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D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孺悲,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瑟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2)材料(二)中孔子对孺悲的教化方式与材料(一)中孟子所阐述的哪一种教化方式相像?请说说这种教化方式的合理性。(3分)参考答案:9(1)B 孟子意在说明君子用以教化他人的方式有时雨化之等五种,而非告知人们要接受这五种教化才能成为君子。(2)孔子对孺悲的教化方式与孟子的不屑之教类似;(1分)不屑之教即用轻视的看法来教化对方,(1分)这种激将法或许有伤受教化者的自尊,但假如能因此而让受教化者由于惭愧而
3、奋勉向上,(1分)那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化方式。(一)孟子说:教化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训诲他,本身就是对他的训诲。(孟子告子下 一六)孟子说:君子用以教化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刚好雨那样滋润教化的,有成全德行的,有通达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学生私下拾取以修养自身的。这五种就是君子用以教化的方式。(孟子 尽心上四十)(二)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见。(论语阳货)孟子选段阅读答案2孟子选段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
4、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快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梁惠王 上(1)下列选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话用了周文王和夏桀两个例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B文中所谈到的“乐”其实是一个物质问题,只要物质条件和环境达到就可以了。C孟子认为真正的贤者,是要等到天下太平,大家都享受到安乐的生活之后,才会去享受这种园林的乐趣。D从上面一段话可以看出孟子推行的仁政之道是比较委婉
5、的。(2)在上面选段中,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主见,请结合孟子的仁政思想谈谈你对这个主见的理解。答案:(1)B。乐的问题原来就不是一个物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精神的问题。虽然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好坏可以影响精神和心理,但它终归不是确定的因素。确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虽有台池鸟兽,其能独乐哉?”(2)与民同乐,其实就是孟子“民贵君轻”观念的延长,也是其“仁政”思想的核心。统治者应当保持对民众疾苦的热切关怀,爱护人民,与民同乐,而不是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广阔群众的苦痛之上。只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必定能够一统天下,即“仁者无敌”。孟子选段阅读答案3阅读下面孟子 选段,回答问题
6、。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轸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轸,则不得食,则将轸之乎?”注: 翅:同“啻”,只。 轸:扭转( 1 )文段中孟子用 和 的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2 分)( 2 ) “告子曰:食、色,性也。”文中孟子是阐明“礼重”还是“食、色重”?试作简要分析。(4 分)参考答案:9 文化经典( 1 )
7、诡辩 比方论证(每空1 分)( 2 )孟子阐明“礼重”( 1 分),主见要维护和捍卫礼制(1 分)。食、色虽为人性的重要内容,但礼制是必需遵守的伦理原则(1 分);比较“礼重”还是“食、色重”应让双方在同一基准上,不能把食(生存)与色(承继后代)的问题和礼的细微环节“礼食”“亲迎”相比较。(1 分)孟子选段阅读答案4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8、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选自管子)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陵:侵扰,这里是违背的意思。犯禁:触犯禁令。1.说明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委而去之 (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是以善为国者 ( ) 必先富民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9、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池非不深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得道者多助伐无道,诛暴秦C.然后治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民富则安乡重家然则何时而乐耶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奚以知其然也?4.理解填空。两段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了 ,文从 的角度来论述,文则从 的角度来论述。参考答案1.委:放弃 域:限制 为:治理 富:使 富有2.B3.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依据什么知道这个道理呢?4.以民为本(或“人的重要性”) 施仁政 富民。孟子选段阅读答案5文言文选段,完成1619题。(共12分)(一)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
10、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节选自孟子)待:须要。赡:足够。16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以力假仁者霸( )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亲戚畔之 ( ) (4)天下顺之( )17.(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此之谓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1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B马之千里者C属予作文以记之 D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以 德 行 仁 者 王18翻译选文(一)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来译文:19(1)从以上两段选文中,我们可知孟子的治国策略是 。(1分)(2)两段选文主要运用 进行论证。(1分)16(1)暴力 / 武力 / 力气(2)限制(3)通“叛”,背叛 / 叛乱 (4)归顺 / 听从每小题1分,共4分。第(3)小题答出“通叛”才得分。17(1)D(2分)(2)以 德 / 行 仁 者 / 王共2分。断对一处得1分。多断不得分。18凭借德行使人信服,(百姓)心悦诚服,就像孔子的弟子信服孔子一样
12、。/ 凭借德行折服(百姓),(百姓)心悦诚服,就像孔子的七十弟子信服孔子一样。共2分。“以”译为“用/凭借”,“如”译为“像一样”全译对得1分“心悦诚服”可不译。意思对流畅得1分。出现错别字扣分。19(1)以德服人 / 以德治国 / 仁政 / 得道者多助 / 行仁道 / 得道 (2)正反对比 / 对比每小题1分,共2分。第一小题意思对即得分。孟子选段阅读答案6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
13、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孟子告子章句上)檟:梧桐。檟(ji):即楸树,也是一种木质很好的树。樲(r):酸枣。棘:荆棘。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适。通啻”(ch),仅仅,只。(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们对于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都爱惜,看一个人对身体的护养好不好,应当看他注意的是身体的哪一部分。B孟子认为作为一位园艺师,就不应舍弃梧桐楸树,却去培育酸枣荆棘,同样的道理,人们不能为护养一根指头而失去整个肩
14、背。C孟子指出,身体的组成部分分为大的即重要的部分和小的即次要的部分,只晓得吃喝、护养小的部分而失去大的部分的人自然就受到了人们的鄙视。D孟子主见一个人的吃喝不要只为了护养那一尺一寸的肌肤,还应当有更高的追求,否则,他将失去一些更为重要、更为珍贵的东西。(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说的也是取舍的道理,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明你对“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的理解。答:_参考答案:(1)C(2)孟子的“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说的是不要因为小的部分而损害大的部分,不要因为次要部分而损害重要的部分。“小”和“贱”指的是饮食、生命等的东西
15、,“大”和“贵”指的是仁义道德,假如两者发生了冲突,肯定要舍小取大。(意对即可)孟子选段阅读答案7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告子上,第十七章)(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尊贵的地位须要靠自身的修养和努力获得。B人人都有珍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到它罢了。C别人尊贵的东西,不是正真的尊贵。D精神上的富足比华衣美食更加珍贵。(2)请依据上面的文字内容,联系下面选段,说说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孟子 选段 阅读 答案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