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例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捞铁牛》教学设计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捞铁牛》教学设计例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捞铁牛教学设计捞铁牛教学设计1、学会本课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争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一、导入新课、今日我们学习第课捞铁牛“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1)谁捞的铁牛?(2)为什么捞铁牛?(3)怎么捞的?结果怎样?二、自学课文生字新词、音、形难点淤,留意读音、字形,右边不要写成“冬”。、理解词
2、义: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地方在黄河中游,所以叫河中府。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争论纷纷:很多人在争论各说各的看法。争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熟识:知道得清晰。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事。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事又很高。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一般船员。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气。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特地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3、。三、自学课文,理解文章层次、轻声朗读课文。、探讨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第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第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第自然段:和尚做了捞铁牛的打算工作。第自然段:和尚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拨起铁牛。第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回岸边。第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七只铁牛。第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四、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索: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五、分析课文、(1)阅读课文,看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怀丙)(2)他是谁呢?你能依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最精确的词概括
4、一下怀丙的特点?(精彩)、(1)为什么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铁牛被水冲走)、(1)怀丙是在什么状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争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手足无措,毫无方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非常困难的状况下提出来的。)(2)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非常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争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方法。)(3)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读怀丙所说的话:(叫水送回)怎么样水把铁牛送回来呢?
5、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精彩的工程家呢?、(1)指名读有关段落。(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打算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拴紧搭架;两头拴牢。(3)你明白了什么?(这四项工作都是依据铁牛中的“笨重”进行周密考虑的。)(4)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精彩的打算。、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精彩呢?(1)自由读。(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3)哪些地方精彩?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其次只铁牛的过程。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
6、的浮力。六、总结、和尚想出这么精彩的方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是水冲走了水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精彩的方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我们历史上还有许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学问充溢自己的头脑,做一个有用的人。其次课时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复习、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打算工作?、后来,他是怎样捞铁牛的?二、动手试验,体会水的浮力的应用、试验打算工作(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
7、木棒上,一端挂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学生演示怎样捞牛(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样捞铁牛,其他学生仔细视察。(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状况。三、总结课文、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白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慧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当爱科学,用科学。)、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四、作业、动手做捞铁牛的试验。、把故事讲给别人听。五、布置作业、读拼音、学词语、辨字组词以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质疑。向学生出示问题:、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组织
8、学生探讨,在探讨沟通中指导学生学习。自学课文,轻声朗读,理清层次,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依次。通过动手试验,体会浮力的作用,一千多年前怀丙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白什么?自己从中受到什么启示。让学生懂得做事要动脑、要运用科学。捞铁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慧和才智,教化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词.4.朗读课文.能简述捞铁牛的经过.教学重点:1.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打算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9、:今日我们学习第17课捞铁牛,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二.看书听朗读录音.三.布置自学.(字幕出示自学要求)1.初读课文,看拼音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学习3.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四.检查自学状况。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2.汇报弄懂了那些词语,重点检查以下词语:浮桥、淤泥、宋朝、熟识、精彩。3.分段,讲段意。(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依次接着的。先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主动提出捞铁牛:再讲和尚做捞铁牛的打算工作;接着讲怎样捞起一只只铁牛:最终讲这个和尚的名字和身份。可分四段。)4.
10、朗读课文(四人,每人一段)5.学生质疑。6.五.作业:读熟课文.其次课时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我们接着学习第17课捞铁牛,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这节课我们深化探讨学习。二.出示思索探讨题。1.怀丙是在什么状况下提出捞铁牛的?说明白什么?2.怀丙为捞铁牛做了哪些打算工作?你觉得怎样?3.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你觉得怎样?4.为什么说怀丙是宋代精彩的工程家?三.学生探讨沟通,老师适时导拨。1.第一个问题,抓住“争论纷纷”这个词进行导拨。(争论纷纷,是说很多人在一起各说各的方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在这种状况下,怀丙和尚说:“让
11、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他们送回来。”这说明他有心信,而且说话留有余地,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方法。)2.其次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共有四句话,按依次讲了四项打算工作:(1)摸清铁牛沉在哪;(2)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3)拴船搭好架子;(4)下水把铁牛拴住。这四项工作都说明怀丙是针对铁牛笨重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周密的支配。3.第三个问题,引导读4-6自然段。(分三步:(1)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2)水手们用劲划桨,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3)把水里的铁牛拖上岸。再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余的铁牛捞上来。追问:运回行吗?说明怀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4.第四个问
12、题,引导学生从怀丙指挥捞铁牛的过程理解。四.动手试验,加深理解。1.试验打算工作:(1)在一个装上水的玻璃缸里,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2、学生演示怎样捞牛。(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增捞铁牛,其他学生仔细视察。(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状况。五.总结课文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白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示?(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慧才智。我们的前人
13、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当爱科学,用科学。)2、谁能说说其他利用水的浮力的事?六.作业。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捞铁牛教学设计3教学目的:1、学问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肯定的依次写的方法。2、实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识”、“精彩”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爱好;引导学生主动思维与实践,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教学重、难点:1、弄懂怀丙捞铁牛时做了那四项打算工作,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2、初步学习
14、归纳段落大意。课时支配: 二课时教学打算:教学挂图,小黑板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按生字表学生字,读准字音。2、练习读熟课文。3、在老师指导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课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词(浮桥、淤泥、笨重、精彩、工程家等)。4、默读全文,试提出不懂的问题。三、再读课文,结合课后思索题,尝试分段四、课堂练习熟读课文,书写生字。其次课时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生自由读第一节 , 思索;为什么要把铁牛捞起来 ?二、 明确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在认仔细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三、学习新课(一)学习其次大段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捞铁牛 铁牛 教学 设计 例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