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docx





《《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粽》教学设计精选.docx(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端午粽教学设计端午粽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课文以儿童的口吻,以家庭过端午节吃端午粽的事由,向学生介绍了端午粽的由来、样式、色香味等,实际是一篇说明文。课文贴近生活,能很好唤起学生学习爱好,有利于学生学习,了解这个中华传统习俗。2.课文长句子较多,学生正确朗读有肯定困难,且读好长句子是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应支配教学环节,赐予足够的时间落实。学情分析:读好长句子虽然有肯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是有肯定基础的,因此,要通过学生实践尝试,然后发觉问题进行指导,不但要培育学生不读破句的实力,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育语感。切不行采纳范读简洁的仿照来达到目标。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地朗
2、读课文。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宏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嬉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精确。(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爱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2师生共同
3、齐读课文。二、诵读课文,品尝内容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1)品读课文其次自然段。(2)老师提出问题:结合其次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4)指导学生根据从外到内的依次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5)词语填空读课文。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粽子是用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糯米,中间有一颗_枣。老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指导朗读
4、: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学生汇报朗读其次自然段。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三、指导视察,正确书写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1)老师今日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3)导学:你们相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蜜味的粽子。2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1)视察生字外形,留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3老师指导学习生字节。(1)视察生
5、字结构,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相识糯米的“米”字。(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image003(3)学生依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化过程,理解字义。5老师指导学习生字分。(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激励进步。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2老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日通过
6、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遗忘缅怀宏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业设计对父母说说端午节的习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端午粽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尝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看法,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看法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教学目标:1、相识“端 粽 节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念”等13个生字,两个偏旁
7、。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3.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相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2、正确理解其次自然段课文内容,明白制作糯米的材料和介绍粽子时的依次。课前打算1制作多媒体课件。(老师)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学写“午”字1.导语:老师出示粽子的图片,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粽子)问粽子是什么节日吃的?(端午节)。端午节是在哪一天呢?(农历五月初五)。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我们会吃粽子。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粽子的课文。2.板
8、书课题:端午粽。(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3.师:这个课题的三个字都是我们今日要学的生字,端:它的偏旁是立字旁,立字旁和立字有什么不同?粽的偏旁是米字旁,因为粽子是用糯米做的。齐读偏旁。午字是我们要今日要会写的,请小挚友们视察一下,写午字的时候要留意些什么?(1)视察“午”字字形,留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2)学生说笔顺,老师示范书写。(3)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1)老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2)学生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老师巡察学情,刚好订正字音。2.分段朗读课文。导语:同学们读的真仔细,想不
9、想大声读给同学听?现在老师请小挚友来读一读课文,每一个同学读一个自然段,我要请几个小挚友?提出要求:请四个小挚友来读。其他同学眼睛看书、细致听,一会来做小评委。3.老师范读课文师:听了同学们的精彩点评,老师也想读一读课文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老师是怎么把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的。三、分段朗读,随文识字。1老师指名分句朗读,师生评议。(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随机理解词语“总会”的意思。用“一总会”说一句话。(2)逐句出示其次自然段里的句子。出示第一句描写粽子样子的偏正短语,借助图片了解箬竹叶、糯米。指名领读。出示第一句,指名朗读描写粽子样子的句子,指导点评。指导学生把长句子画出停顿,学生自读
10、练习,再指名读。出示其次句,标好停顿符号,指名读。做一做“掀开”的动作,理解词语。加上动作再指名读句子。出示描写粽子味道的句子:指名读句子。出示词语“剥开”、“又黏又甜”读准字音、做一做“剥开”的动作。说一说ABAC式词语。再指名读句子。(3)逐句出示第三自然段里的句子:出示第一、二句。指名读一读。理解“花样”。干脆出示第三句画出停顿,指名读一读。理解“美滋滋”,体会吃粽子时的心情。积累ABB式词语。介绍象形字“带”。(4)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名读句子。介绍爱国诗人屈原。了解吃粽子的习俗。(5)把喜爱的句子读给同学听。2.读词、识字。师:同学们课文读得很仔细,但是这篇课文有许多难读的词语,让老师
11、来看看你是不是会读了。(1)开火车读词语:端午节、粽子、总会、箬竹叶、糯米、中间、煮熟、又黏又甜、非常、鲜肉、红豆、美滋滋、真是、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2)读生字。师:瞧,粽子宝宝出来和大家见面了,粽子宝宝说叫对了它的名字,它就会和你回家了,我们来叫叫它的名字吧。开火车读字。四、练习书写1老师指导学习生字节。(1)视察生字结构,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预设:中秋节、重阳节、春节(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1)导学:学生依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化过程,猜一猜是哪个字?理解字义(2)指导学生书写“米”字
12、。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学问?相识了哪些生字宝宝?2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与父母一起查找关于屈原的故事,讲给同学听。端午粽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相识“端、棕”等13个生字。2、会写“午、节”等7个字。3、相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二)实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产生酷爱生活,酷爱祖国的情感。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
13、指导法 嬉戏法 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是谁什么节日吗?(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我们要吃粽子的,今日呀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端午棕的。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端午粽,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宏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
14、,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留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dun zn ji zn m jin fn du ru di zh j w y zhn端 棕 节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15、 据 午 叶 真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挂:音节:三拼音节,偏旁:提手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多音字分:多音字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fn 本分分fn 非常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chn 太长长zhn 长大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bo 剥皮剥b 剥开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jin 中间间jin 间接反义词真假 分合 来去 纪念遗忘近义词纪念
16、怀念 美滋滋喜滋滋 掀开打开这节课我们要记住立字旁“立”,米字旁“米”(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假如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干脆圈出来,假如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四、朗读生字(一)带拼音朗读生字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五、考一考你汉字魔术加一笔米( 来 )变一笔午(牛 )写偏旁粽( ) 端( )总( ) 带( )加偏旁十( ) 刀( )具( )反义词假( 真 ) 合(分)纪念(遗忘)来(去)六、升华学习
17、嬉戏:摘果子嬉戏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相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七、小结1、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2、学生说。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4、初读了课文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其次课时一、复习检查。找一找嬉戏:我在那里?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
18、几个自然段。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4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3)一到端午节,外婆会干什么?(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等我们回去)(4)“总”说明每年都会煮粽子,“盼”说明每逢佳节外婆盼望一家人团聚。4、请女生一起读其次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1) 请同学说一说其次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2) 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3)粽子是用什么包的?(青青的箬竹叶包的)(4)里
19、面裹什么?(白白地糯米)(5)中间有什么?(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6)青青的,白白的和红红的写出了粽子的样子和对粽子的宠爱(7)外婆掀开锅盖飘出什么呀?(一股芳香)(8)粽子怎么吃?(剥开粽叶)((9)粽子什么味道?(又黏又香)(10)掀,剥,咬分别写出了煮粽子,剥粽子和吃粽子的动作,又黏又香写出了粽子的味道?(请他们品尝水果的香甜)(11)其次段写了包粽子的材料和煮好的粽子的味道。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3)外婆的粽子好吃吗?(非常好吃)(4)花样多吗?(花样也多
20、)(5)都有什么品种?(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6)你非常好吃,花样也多说明外婆包粽子阅历丰富,也体现了外婆对端午节的重视。(7)在外婆家美滋滋的吃完后,外婆还会做什么?(装一小篮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8)美滋滋说明外婆包的粽子好吃,也表达了我对粽子的宠爱之情。(9)第三小节写了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还会教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6、同学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3)长大之后牛知道了什么?(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4)第四段写了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缘由(5)介绍屈原屈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端午粽 端午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