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案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教案优质.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1学问目标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2.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本初子午线。3.理解驾驭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实力目标1.通过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2.视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3.娴熟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德育目标人类对地球的形态和大小的相识过程,体现着人类相识自然、追求真理,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科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因而教化学生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相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化和发展。培育学生仔细学习的看法,探
2、求自然奇妙的志趣和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观念。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态和大小。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4.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随意一点的位置。教学难点1.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2.东西半球的划分。3.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学问,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相识。教学方法视察、比较、归纳等教学方法。教具打算1.地球仪、经纬仪。2.自制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第一课时相识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其次课时纬线和经线第三课时利用经纬网定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和生产。那么,学习地理从哪起先
3、呢?(学生争论)对,从相识人类的家园“地球”起先。多媒体画面1浩瀚的太空,星光绚丽。配上音乐,推出旋转的地球和课题。讲授新课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出问题晴空万里,我们能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十五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月亮像一个光明的银盘;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个什么形态呢?学生回答球体(球形)。设问过渡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是无法看到地球整风光貌的。那么,古代人是如何逐步相识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呢?多媒体画面2图略(课本P2图1.1“天圆地方”)读图思索我国古代为什么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老师评价点拨。设问引导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产生了疑问,
4、许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方方的、平平的,大地又变成了个什么样呢?多媒体画面3图略(课本P2图1.1“天如斗笠,地如覆盘”)请同学们说说当时人们臆想中的大地是个什么样,并举例说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组织活动1.学生描述、举例。老师评价。2.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几项活动:列举事例:模拟观船模拟“海边看船”。让学生参照课本P4图1.3,边模拟,边记录体验,如有到过海边亲身体验过的同学,可以沟通印证。试验行船试验“桌上行船”。让学生做一个对比小试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改变?视察照片视察“月食照片”。让学生视察课本P4图1.4,指出地球的影子是哪一部分?(古铜色
5、的部分)说明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呈什么形态?(弧形)弧形就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吗?(不能,假如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引导思索思索“高站远瞩”。老师引导学生相识站在广袤平坦的田野上,眺望四周,最多能看到约4000米的地方。若站得高一些,就能看得远一些。同理,飞机飞得越高,俯视的范围就越大,这也说明地球不是平面的。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例,证明白大地的确不是平的,是不是就能得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结论呢?(不能)这是人们的揣测和推理,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呢?多媒体画面4图略(课本P2图1.1“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请同学们沿着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途,结合课本P3阅读材料“麦
6、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的介绍,进行一次图上旅游,看看证明一个什么事实。评价过渡学生发言,老师评价后指出: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白过去人们的揣测和推理,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但是最科学的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什么呢?多媒体画面5图略(课本P2图1.1“地球卫星照片”)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视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小结过渡老师边小结,边点击在多媒体画面6上依次出现的图片和问题。多媒体画面6同学们,人类对地球形态的相识经验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从一起先人们的直觉感知(点击“天圆地方”)、到后来的揣测推理(
7、点击“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再到用事实论证(点击“麦哲伦环球航行路途图”)、最终的科学证明(点击“地球卫星照片”),从这一相识过程中(点击箭头依次连接以上四图),你感悟到些什么呢(点击探讨问题)?请以学习小组探讨沟通。探讨沟通老师组织学生探讨沟通。大家谈的很好,我们应当学习前人相识自然,不畏艰辛,勇于探究的精神;树立破除迷信,抵制邪教,实事求是,崇尚科学的观念和探求自然奇妙的志趣;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相识地理事物的发生、演化和发展。提出问题人们在相识地球形态的过程中,还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想一想,用哪些资料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请大家在笔记本上画出“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学生活动(老师
8、指导学生画示意图。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承转过渡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时速100千米的汽车日夜不停17天的路程。人一刻不停地步行绕赤道一圈,大约要一年多才能走完。这样大的一个地球,人们要相识它,探讨它,看到它的全貌太困难了。如何才能便于我们学习、探讨呢?(老师出示地球仪,有条件的学校可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个地球仪,协作学生学习)多媒体画面8地球仪略图同学们请看课本P4中间自然段,视察地球仪,以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以下各题:1.什么是地球仪?2.画略图,并指出地轴、北极、南极是怎样确定的?3.转动地球仪应向哪个方向转?4.地球仪有什么作用?5.地
9、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老师指导学生视察、探讨、沟通,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老师点拨依据学生探讨、沟通的状况,利用地球仪,边演示,边补充点拨,并渗透在地球仪上确定方向的学问:指向北极方向为北,指向南极方向为南。在确定南北方向的基础上,定出东、西方向,提示学生“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演示地球仪转动也应自西向东转,并指导学生演示。老师要对第5个问题作必要的总结,地球仪与地球实体的不同表现在:地球仪是地球大大缩小了的模型;地球仪上的能使之围着转动的地轴,以及绘制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地球仪上是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事物。课堂小结今日这节课
10、是我们“相识地球”的第一节课,同学们不仅明确了人类的家园是一个球体,而且对它的大小有了一个初步的相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相识了“地球仪”这样一位“新挚友”,它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相识地球,学习地理。依据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复述本节学问要点,并概括为“一球三数”“一轴二极”。板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活动与探究1.随着人类科技手段的进步,目前人类对地球的形态又有什么新的相识。2.利用生活体验、其他学科学问或上网等渠道,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些证据。3.美国的孟席斯经过14年悉心考证,得出一个惊世结论:发觉美洲大陆的人不是哥伦布,最早环球航行的也不是麦哲伦,而是早在1421年至1423年
11、间,中国明朝的郑和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将世界环球航行的历史又往前推动100多年。请收集这一新观点的有关资料。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导入新课方法1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地理。比如我们要了解某个国家的首都在哪里?某两个风景区的位置是什么关系?某个地区的范围有多大?如何才能从地球仪或地图上查找表述这些地理信息呢?这就离不开经纬线、经纬度的学问。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方法2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指出一轴两极。然后设问:地球仪表面还有这些弧线及其标注的度数,它们分别叫什么名称呢?作用是什么呢?讲授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相识相识它们。投影展示投影展示自学或研讨表格
12、(见板书设计)。能保证每45名学生有一个地球仪,学生有较强的自学实力的学校,可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讨,完成新学问的学习。对于多数学生没有地球仪做保证的班级,老师可以采纳问题教学法,利用地球仪、经纬仪,结合多媒体画面,组织学生边提问启发,边引导视察,边探讨填表,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多媒体画面11图略(课本P5图1.7只要纬线的说明文字“简化地球仪”,课本P6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课本P6图1.9“基多赤道纪念碑”)低、中、高纬的划分读图分析,并结合视察地球仪探讨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启发研讨1.什么叫纬线?纬线是圆还是半圆?2.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最长的纬线是
13、哪一条?(说明基多赤道纪念碑)纬线的改变有什么规律?3.纬线指示什么方向?4.地球仪上能画多少条纬线?5.什么叫纬度?6.零度纬线是哪一条?7.纬度从赤道起先,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指导学生做填图练习)8.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怎样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纬线?9.纬度最大值的纬线有什么特征?该最大值出现在哪个地区?(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南北极点和纬度值)10.请按图说出低、中、高纬度各自所占的纬度范围。并依据自己学校所在地的纬度,说出它大致位于哪个纬度带。(也可以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多媒体画面12图略(课本
14、P7图1.12“南北半球的划分”)读图分析读图分析,并结合视察地球仪思索下列问题:1.赤道把地球分为哪两半球?(学生视察回答后,并指导学生描画此纬线,填写南北半球的名称)2.指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让一位学生上来指图说明)3.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来线、北极圈、南回来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经之处,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强调这是几条重要纬线,让学生记住)承转过渡通过研讨大家知道纬线和纬度的学问,但要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还须要学习经线和经度的学问。多媒体画面13图略(课本P5图1.7只要经线的说明文字“简化地球仪”,课本P
15、6图1.10“地球仪上的经线”,课本P6图1.8“格林尼治0经线”)读图思索,并结合视察地球仪,自学完成下列问题,把答案填入表中。1.什么叫经线?2.经线的形态、长度和指示方向与纬线有什么不同?3.经度是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的?(此题较难,以老师回答为主,并引导学生看图,说明本初子午线及其标记)4.经度从本初子午线起先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有什么规律?(老师要做必要的提示)5.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如何区分它们?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标注的经线?6.在地球仪上找出160E和20W以及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比较哪个经线圈穿过的陆地少?(提示学生组成经线圈必需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
16、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学生自学老师刚好巡察,引导学生与纬线和纬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学习,组织学生边自学,边将答案填入表格中。多媒体画面14图略(课本P7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读图思索下列问题:1.东西半球是如何划分的?这样划分的意义是什么?2.全部和大部分位于东半球的有哪几个大洲?位于西半球的呢?(让一位学生上来指图说明)探讨评价学生以学习小组探讨沟通,老师评价点拨后强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然后转入下面的课堂练习。多媒体画面15想一想:1.在地球上随意一点,沿纬线方向始终前进,最终能回到动身地吗?为什么?(能,纬线成圆)沿经线呢?(不能,经线是半圆)2.在地球上能否找到一处其前后左右都朝南
17、的地方?(能,北极)3.依据图甲和图乙所示,说说经纬度数大小的改变规律。评价点拨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相互问答沟通,老师评价后重点点拨第3题,在学生对图理解的基础上,为便于学生记住其改变规律,可以概括为“北大北纬,南大南纬,东大东经,西大西经”。七年级地理教案2教学目标: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4、东南亚的风景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教学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闻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漂亮的热带
18、岛国-马来西亚。一、十字路口的位置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放映东南亚的地图)。提问:它也许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很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S25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
19、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我们细致视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觉,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沟通。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限制了他就可以限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觉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
20、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殊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xx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活动:下面我来请同学回答分别在空白图上填出位于这两个半岛上的国家。其中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与中国接壤,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其余都是临海国和岛屿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二、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东南亚的风土人情吗?东南亚人是什么人种?他们的主食是什么吗?思索:我们发觉他们和我们一样主食是大米,这是什么缘由呢?
21、活动内容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还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因此这里也是世界闻名的热带作物的生产基地之一。同学们在图上找出哪些国家盛产椰子,哪些国家盛产橡胶和油棕,哪些国家盛产稻米和蕉麻。图片展示好,通过今日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自然状况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南亚的人文景观。课后练习:1、 东南亚由许多海峡为什么只有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2、列举出“东南亚之最”。3、收集东南亚国家的风景资料板书设计: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东南亚的国家七年级地理教案3、理解什么是聚落,通过读图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相识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
2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培育学生爱护传统聚落的意识,增加学生酷爱祖国的情感。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2、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启发法、谈话法、直观教学法与多媒体课件协助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自学、读图比较,小组探讨等活动,驾驭本节课的内容。运用已有的生活阅历解决问题,运用地理的眼光看四周的事物。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分析老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泉州景观图引入新课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欣赏利用身边熟识的地理事物吸引学生留意力。同时从宏观上对城市有一个感性相识,为下面的交谈铺垫。一、乡村和城市1、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主要差异引导学生分析城乡景观差异展示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图
23、2、聚落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思索与同学交谈或与老师交谈读图:比较不同地区乡村的景观阅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将相关学问用直线划出。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学生易于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出来,学生在交谈中驾驭新知,并培育学生的表达实力。培育学生分析比较的实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到“即使同样是乡村,不同地区的景观也是不一样”。通过阅读将所学学问落实到书上,以达到巩固的效果,同时培育学生快速阅读分析文字的实力,学会从文章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二、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问题:三明聚落的形成因素?2、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举例,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册32-33页分析、
24、探讨:三明聚落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运用已学的人口分布学问推断聚落的集中分布地思索、回答选择感爱好的民居阅读、探讨:各地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由学生共同选择几个代表性民居分析利用旧学问做铺垫引出新学问,降低学习的难度。利用乡土地理作为分析问题的载体,可培育学生会用地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依据实力选择,扩大学问面培育学生读图分析的实力、沟通的实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三、聚落的发展与爱护讲解并描述聚落的发展组织学生对有关四合院的问题进行探讨爱护传统聚落的意义加强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爱护的意识了解聚落的发展学生活动:1、探讨2、小记者采访3、小记者小结让学生知道事物在不断改变培
25、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实力、学会查阅手头的资料。通过学生的探讨而形成的“爱护传统聚落的意识”更强,增加学生酷爱祖国的情感;使这一难点在探讨中攻破。由学生采访更有利于沟通树立爱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七年级地理教案4学问点:(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能简洁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分,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实力目标:(1)、能看懂简洁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洁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2)、构建七
26、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3)、主动探究学习实力的培育;(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实力及报告的撰写实力的培育。重点:海陆分布状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关键点:敏捷运用地图驾驭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留意利用: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问点: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3。通过读图驾驭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4。学会用简洁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实力目标:培育视察力和空间思维实力。学习
27、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其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驾驭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进一步熟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学习目标:逐步养成阅读地图的习惯。学习重点:1、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育。教学难点 :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学情分析: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七大洲、四大洋有所熟识,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练习,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
28、互位置关系。通过上面对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内容的设计学问学习,同学们可以很好的依据上面的内容进行复习学习哦,好好学习吧。七年级地理教案5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过程与方法: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学问,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征、缘由及影响。3、情感、看法、价值观:教化学生树立节约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二、教学重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缘由。三、教学难点:联系气候、河流等学问 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缘由。四、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五、课前打算:学生:对当地用水状况及主要水利工程进行调查。老师:有关水污染、奢侈的资料和三峡、南水北调的材料六、教学过
29、程引入新课:分小组竞赛:说诞生活中水的重要性板书:第一节 水资源引导:首先我们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请同学们看书思索:自然资源的类型:可再生、不行再生。思索探讨:水是可再生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七年级地理教案6教学目的1了解日本的位置特点及其对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驾驭日本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了解日本工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缘由,驾驭日本工业的分布特点和主要工业区。2初步驾驭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实力。3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育学生逐步形成关切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相识科学文化学问及学习外国阅历在四
30、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加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相识。教学重点日本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教学方法谈话法和讲解并描述法结合。教学用具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片。教学提纲其次节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一、位置、领土、人口二、自然条件1多山的地形2海洋性季风气候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1现代化的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2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先进产量高农业部门的分布四、文化特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我们已经从自然、经济等方面相识了东亚的一般特征,但是东亚各地又有明显的差异,囚此,我们还要学习东亚的国家地理。提问除我国以外,东亚的其他三国,哪个国家在世界各国中更具有突出的特
31、点?有哪些特点?(是日本。日本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地理特征。学习时同学们要留意从哪几方面分析和如何进行分析。学习新教材其次节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日本(板书)提问从黑板题目看,说明白日本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位置、领土、人口等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基本状况,也正是从这些最基本的特点起先学习的。一、位置、领土、人口(板书)读图指导学生依据日本地图,说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特点。(地处中纬度地区,东亚的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是由若干个岛屿组成的一个岛国,领土大致沿南北方向延长。)并指导学生利用比例尺,在东亚的政区图上量算北京至东京的直线距离。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
32、的基础上,了解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提问依据世界人口分布图或者东亚四国人口统计表,说明日本人口有什么特点?(人口稠密,平均密度为300人/平方千米,是四国中最高的。)小结导入日本是地处中纬,亚洲东部边缘,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岛国。这种位置特点对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有什么影响呢?读图读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相识日本地形的特点。(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坎坷,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老师讲授日卜厂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殊是活火山,日本事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非常之一。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
33、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圆锥形火山喷发物积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二、自然条件(板书)1多山的地形提问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留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提问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学生可从资源及其利用方面考虑。日本缺少很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贫乏,如煤、石油等。但多硫磺矿,宜林地区广,国士三分之二为森林覆盖,河流短小流
34、急,水力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很多优良港湾。)老师讲授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态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亲密相关。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读图指导学生读东亚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日本在北回来线以北,属于温带,又处于季风区内,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有许多相像的地方。如四季的安排,冬夏季的气温及降水状况,但也有很大差异。)提问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暖和,夏季较为凉快,降水也更为丰富。)老师讲解就日本全国来说,受
35、纬度影响南北气候有肯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困难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2海洋性季风气候(板书)复习巩固提问我们今日从哪几个方面相识日本地理特征的?(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提问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暖和,夏季凉快,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老师归纳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布置作业预习第
36、120124页课文,思索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其次课时复习提问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引入新课老师归纳特点。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学习新教材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老师讲解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许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许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许多日本的产品。提问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读图导入读课本第121页插图。日本的汽车制造著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闻名的。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
37、纺织、化学等工业。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读图表,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自然气等燃料。)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老师总结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峻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快速地提高生产水平。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很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成为
38、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第121页其次段“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提问想一想,当地有输出到日本或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吗?读图从日本地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神户、横滨、大阪等。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老师讲解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技术先进,部门齐全,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提问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旁边地区。)展示景观图简洁介绍四大工业城市,着重介绍日本首都东京。提问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分布?(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缘由:临海可利用海
39、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此外还有社会及其它方面的缘由,以后在中学地理再讲。)日本不仅工业发达,而且农业也特别发达。2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先进,产量高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123页“渔业发达农业单产高”,由学生归纳出日本农业现代化的详细表现。(采纳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进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以及发达的渔业,拥有浩大的船队,占世界第一位的捕鱼量等。)导入那么日本人民是怎样在有限的土地、有限的资源上,建立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呢?可以说日本人民在利用本国资源上水平是相当高的,我们看一下日本农业的分布状况就可略知一二。农业部门的分布读图依据日本工农业分布图说出
40、主要农业部门的分布地区。(水稻平原,林业山区,茶桑及果树丘陵)。提问为什么日本的渔业发达?(以现代化工业做基础,拥有浩大的捕捞船队,日本是个岛国。有广袤的海疆及优良港湾,北海道旁边海疆是世界闻名的渔场。)看图读“日本群岛旁边洋流的分布”图,说说北海道旁边成为闻名渔场的缘由。(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区。)提问为什么日本要以小型农业为主,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呢?(国土狭小,耕地有限,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老师讲解由此可见,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发达的科学技术资源,充分开发了各类土地资源,才在地狭人稠的岛国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小结我们从日本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
41、否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这一点正是我们今日四化建设中所要借鉴的,也是我们学习日本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汲取外来文化。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四、文化特点指导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索: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
42、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全节提问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学习日本地理特征的?(学生回答略)老师归纳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知道相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常常运用。七年级地理教案71.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2.了解澳大利亚地势地形的基本特征,驾驭三大地形的分布;3.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4.了解澳大利亚在二次大战后利用本国矿产、草场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工矿业与农牧业的
43、事实,增加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5.培育学生相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实力和比较法的运用。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经济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挂图,特有动物图片或幻灯片。1课时讲解法、谈话法。教学基本过程(新课引入)老师:在图上指出大洋洲包括的大陆和大陆岛。学生:(讲授新课)老师:本节课学习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其旁边岛屿的澳大利亚国家。师生沟通信息的方式与方法老师指定一个学生在挂图上指出,其他学生留意视察,老师最终给以明确订正。老师指图说明澳大利亚的范围。板书其次节澳大利亚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老师:请同学们阅读地图册中大洋洲图,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学生:老师小结: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是南半球国家,南回来线从大陆中部通过;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老师:大洋洲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老师:大洋洲面积900万平方千米,澳大利亚面积为768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约有人口1600万人,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请计算人口密度。学生:每平方千米2人。老师:澳大利亚是地广人稀的国家。老师:澳大利亚在大洋洲有几个之最?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