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浣溪沙》教学设计范本.docx
《李璟《浣溪沙》教学设计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璟《浣溪沙》教学设计范本.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李璟浣溪沙教学设计李璟浣溪沙教学设计11、作者作品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时期闻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 ( 今江西临川 ) 人。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 ( 宰相 ) 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见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晏殊是一位闻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 长短句 ) ,尤擅小令。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2、归来”历来为喜闻乐见的名句。晏殊曾多次担当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晏殊常常在家中款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然情致2、诗词大意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识的亭台楼阁。(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5)似曾相识:意思是似乎曾经相识。
3、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诗意比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季节的天气、旧亭台依旧存在。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3、诗词赏析赏析上片: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
4、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会出,词人面对现境时,起先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好像一切照旧。李璟浣溪沙教学设计21、了解词的风格、作品及词人生平经验;学习词的基本学问;驾驭吟诵观赏词的技巧与方法。2、反复诵读,驾驭适当的停顿、节奏与语气;充分发挥想象在阅读诗词的作用;结合词的背景来阅读理解词的内容;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的意境。3、体会词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思想;相识古人面对自然、生活与自身改变所持的看法与观念;
5、在感悟中多一份情感的经验。一、学生打算,老师引导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嘉奖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袤,清爽豪健,善用夸张比方,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2、创作背景:这
6、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峻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3、作品导读: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写作者在乡间的所遇所感,上片写初夏的田园风光,下片写主子公的感受和行踪。全词有景有人,有形绘声绘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子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作品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
7、逼真画面,又登记了作者路途的经验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拓了新天地。二、学生吟诵,老师引导。浣溪沙 苏东坡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三、学生体验,指导赏析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须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状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
8、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识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夫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
9、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夫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好像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夫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深厚得多了。这首词注意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
10、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活而贴切。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峻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切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稍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实。“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仔细,多么细心,多么
11、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好像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调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呈现出农村一派蒸蒸而上的景象。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非常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忧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浣溪沙 李璟 教学 设计 范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