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优质.docx
《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优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中小学老师管理制度1为了更好的管理我校老师,树立良好的形象,努力造就一支素养优良、结构合理的老师队伍,不断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提高老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全面提高教化教学质量,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老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执行者。用现代科学文化学问武装学生,努力把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素养全面、适应将来社会须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工作勤奋、实力突出、作风扎实、品德高尚的合格老师。在工作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八大原则:整体性原则,教化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慢慢进原则,巩固
2、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四老师的教学工作分为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核学生五个环节。对老师在各个环节内的基本要求是:一、备课1.开学前组织老师学习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理念,明确课程要求,拟订学期教学安排。2.通读全册教材,熟识内容体系,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本册教材的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明确教材各单元学问的联系与连接。3.老师备超周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后补备。中青年老师备详案,老年老师写详简案。4.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他人阅历。一是要先“钻”后“参”,不能以“参”代“钻”;二是对他人阅历(或优秀教案)应联系实际,分析探讨,消化汲取,不能照搬照抄。5.备课时老师心中要有学生,要把“假如我
3、是学生”作为座右铭。既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学最佳时间的教学密度,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从学生的实际动身选择教法与学法。6.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同年级同学科老师,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每次时间不少于1.5小时,做到“三定”(定时、定课题、定主备中心发言人)仔细研讨集思广益,并做好集体备课记录。二、授课1.老师根据课表上课,做好课前打算。2.发挥课堂最大教学效益,进教室上课要关闭通讯工具,无特别状况不会客,不走出课堂,准时上下课,保证学生课间活动时间。3.上课时老师要做到精神饱满,不带个人心情,站立讲课。用一般话,语言要精确、精炼、生动,教态要端庄、亲切、自然。4.严格要求学生,使他们聚精会神
4、,精神饱满。课堂秩序应始终良好,教学气氛应活泼而不乱,严而不死板,老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5.课后仔细撰写“课后反思”。三、作业与辅导1.作业应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富有针对性,有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2.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限制家庭作业量。语文、数学、外语以外的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可布置适当的其它形式的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可留书面家庭作业。一、二年级一般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限制在一小时以内。3.老师要仔细批改作业。课堂作业和练习册要全批改,批改作业所
5、运用的符号应当规范统一,批注提倡短语加等级,适当做好记录。不得叫学生批改作业。4.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以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四、评价与考核1.评价学生要以纲要和教化部关于主动推动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以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看法、爱好、习惯、方法、学问与技能、实践实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实力发呈现状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2.重视过程性评价,实行阶段性(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每学期、学年结束时,老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评价
6、和老师的评语评价。要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五、教学探讨1.完善教研机构,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整合学校教育处、教研组(室)、备课组和课题组等力气,建立干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老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小时,做到“三定”:定时、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仔细研讨,并做好记录。2.老师要主动参加课题探讨,教研组(备课组)应依据本年段的特点,担当课题探讨的一部分任务,刚好整理探讨阅历,一学年结束要进行阶段性结题。3.每位老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要做好记录和简评,并主动参与评课活动。4.老
7、师对于“有效教学”、“自育自学”课题探讨取得的成果,要刚好形成文字材料,在并主动投稿,对发表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学校赐予嘉奖。中小学老师管理制度2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为更好地开展基础教化课程改革,推动素养教化,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化质量,结合我区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教学常规。一、备课集体备课1.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持人、定主备人。并做到“三有”:有记录、有检查、有反馈。每两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2.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
8、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学问建构、实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化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个人备课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2.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看法、爱好、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学问阅历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状况,敬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要详细到每一节课。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
9、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案编写要注意实效,从教不满五年的老师要写规范教案,其他老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4.教务处要严把备课关,备课簿有教研组长或教育主任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教育处每学期对老师的教案检查至少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以上,并签名或盖章,注明日期,教育处要将检查的状况用书面形式刚好向全体老师反馈,反馈材料要备案。二、上课1.仔细做好课前打算。熟识教案、了解学情,如要求学生预习的,要对学生的预习状况进行检查。留意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强化课堂秩序管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状况,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教学中老师不
10、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3.老师讲授新课不得超过全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不得超过15分钟);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堂提问要照看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下课后10分钟,和学生一起活动,听取学生看法,刚好反馈;每节课后,在教案上总结一句话(胜利或成败之处)。4.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中层领导、教研(备课)组长听课20节以上,老师听课15节以上,并有听课、评课记录。学校教育处或教研室每学期要对老师听课、评课状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做好记录并刚好反馈。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针对学生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增加学生
11、的负担,杜绝惩处性作业(力求作业的最佳值)。2.合理限制作业总量。每天的作业时间要严格限制在国家教化部的有关规定内,即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初中各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测定)。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初中每学期作文不少于7篇。要有写周记、日记或小作文的要求。各学科作业量要相互协调,不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3.作业批改、反馈要刚好。作业批改的形式应以老师批改为主,学生的互批互改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批改格式、书写要规范,提倡精批精改、对有困难学生的可面
12、批面改。除作文外,作业应在该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活动类作业应得到辅导老师的刚好检查和点评。4.教育处每学期对作业要全面仔细检查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形式可多样)以上,并向全体老师书面反馈检查状况,书面材料要备案。四、课外辅导1.课外辅导主要包括学业类辅导、爱好特长类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学业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忱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产生学习困难的缘由,帮助他们树立信念。爱好特长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发展特性特长,力争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果。心理健康类辅导要重视心理疏导,刚好缓解学习压力,注意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教师 管理制度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