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本.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说课稿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先说教材:1、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本册教材最大的改变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加,条形统计图的每格表示 2 个单位。这一部分内容,是一年级下学期所学的统计学问的接着, 同时又是为下学期学习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每格表示 5 个单位)进行学问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过渡连接的作用。2、在内容的选择上,教材留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在内容的编排上,教材留意让学生经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洁的统计学问,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相识统计的意义。
2、3、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制订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初步相识条形统计图(1 个代表 2 个单位)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好玩事例的调查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实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指导学生相识用 1 格表示 2 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学生状况:接下来,是对二年级学生状况的分析。 在学习运用本册教材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学问基础,他们早在一年级下册的教材中, 已经学习了一些简洁的统计图表学问,初步体验
3、了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初步具备了运用简洁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正字记录方式,初步相识了条形统计图(1 个表示 1 个单位)和简洁的统计表,并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洁的问题。 另一方面,除了这些必要的学问基础以外,与一年级学生相比,二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能够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同时,二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肯定的小组合作的阅历,合作学习活动中不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合作意识已经初步形成。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学生在相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4、。“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合“花园”的详细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操作活动,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二、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意义。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 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三、教学重点: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意义。四、教学教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依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纳了“情境教学法”和 “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识的、感爱好的生活情
5、境引入,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到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剧烈的探讨爱好,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视察、思索、沟通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洁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沟通、学问才智共享的园地。五、教学学法: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觉以及探究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学问与技能、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依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
6、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索、探讨沟通,经验学问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学问。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爱好与热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六、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1、(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很多小动物都兴奋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二)探究新知,构建“倍”的概念。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猴子和小鸭子的只数关系。比较两个数除了“求和”、“比多少”的关系,还
7、有另外一种关系叫做“倍”。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相识”2、构建“倍”的概念。体会“倍”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个教学层次,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体会“倍”意,信任学生肯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1)第一层教学:初步体会“倍”含义。同学们!刚才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猴子有几只?鸭子有几只?假如我们用圆片代替猴子数和鸭子数,猴子摆几个圆片,鸭子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摆。(分2行,第一行摆猴子,其次行摆鸭子)假如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师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圆片画一圈),鸭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分一分)接着要求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鸭子摆一摆、分
8、一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假如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有这样的2份,算式是: 632,老师引导学生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我给学生设疑:鸭子数是小猴子数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再什么有这样的几份?目的让学生明确假如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也就是说把谁看作“一份”,再看与它比较的量有多少个这样的一份。(2)其次层教学:加深对“倍”的相识。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觉“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呢?”(老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说出理由。先要求学生画小圆圈表
9、示小鸡数和松鼠数,圈一圈、填一填,数形结合体会“小鸡数是小松鼠数的几倍”,然后小组沟通,全班沟通。(3)第三层教学:放手让学生找寻倍数关系的问题。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干脆找寻用除法解决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相识,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假如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下面请同学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说一说(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让学生初步体会应用“倍”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升解决问题的敏捷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问应用实力。(三)运用“倍”的学问解决
10、简洁的数学问题。依据课本的练习编排,我设计了闯三关练习,让学生带着爱好,玩中学,学生在轻松而又带有竟争性中解决有关倍的数学问题。1、第一关“比速度”。2、其次关“比高矮”。3、第三关比记忆。同学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看图理解,寻求要解决的问题。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数据的过程,所以本环节试图培育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而且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四)全课总结。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老师归纳: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假如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通过探讨沟通后,学生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的,培育了学
11、生的归纳、总结的实力。同时,也让学生回忆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探讨的成果,这样做更体现了“过程”。整堂课的设计,由生活情境导入,在详细情境中相识“倍”,再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倍”,解决有关“倍”的学问,最终到生活中找寻倍,层层递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探讨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得学问、应用学问、解决问题。(五)教学效果预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在详细的状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究新知。
12、在操作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个层次。(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依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猴子来摆一摆。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当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义时,就须要老师来帮一帮。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假如把代表猴子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数是猴子的2倍。(二)协助学生加深对“倍”的相识。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松鼠数和小鸡数,然后圈一圈,与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
13、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三)放手让学生找寻倍数关系的问题。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干脆找寻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纳层层递进的方法后,信任学生肯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教材分析:乘法竖式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简洁的乘法竖式是在学生已有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以后学生进一步学生多位数的乘法竖式做充分的打算。在计算时吗,学生往往忽视了竖式的摆放格式及积的位置,从而造成今后学习稍困难的乘法竖式时的困扰。
14、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极为重要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驾驭乘法的竖式写法,知道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2、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在探究中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养成仔细书写的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驾驭乘法的竖式写法,知道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实力,在探究中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养成仔细书写的习惯。对象分析: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具有肯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但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教法学法:依据以上的这些状况,本节课,我采纳电教手段,利用flash软件,设计了多个动画画面来进行协助教学。
15、大大的便利了学生主动的去视察,去发觉,去探究。主动去想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我首先出示这个画面,并说:秋天来了,天高气爽,请看,小天使来我们班做客了,她还带来两道题想考考大家呢。这么设计,目的在于点燃学生的新奇心,并把学生带入本课的学习意境中来。在学生进行计算时引导学生回忆做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时要留意相同数位对齐。从而为这节课的乘法竖式计算埋下伏笔。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又出示这张画面,小天使见大家那么聪慧,她又带来了一个问题,视察画面,一共有几个小挚友,怎么列式?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可能列出4+4=8、4*2=8、2*4=8三
16、种算式,我选择4*2=8这个算式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初步尝试之后,我请做出来的同学上台展示,并让她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我则结合学生的方法边板书整理边强调:当积是8时,8的位置应在哪?让学生明确:积的位置要跟其次个乘数2对齐。接着让学生相识乘法竖式中各部分名称。这样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熬炼他们探究新知的实力。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在学生初步驾驭乘法竖式计算后,我趁热打铁,又出示这样的画面说:你看,小天使难不倒你们,她走了,可小猴又来了。他在问我们呢:我一共有几个桃果?怎么列式计算?我想学生会有以下两种算法: 5*7或7*5,我则强调其次种方法的算理:有5个
17、盘,每盘7个,就是5个7,在学生理解算理后让学生依据算式列竖式计算并汇报计算状况。在学生汇报时我追问:这个算式的积是35,是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放的?这个环节正是本课的难点。我预想到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让学生推断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通过让学生进行推断,使学生再次明确当积是两位数时,积的各位要和乘数的各位对齐。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真正的驾驭了乘法的竖式计算。三、练习反馈,巩固提升。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学问,我又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第一题我以填空的形式来让学生留意积的摆放位置。 其次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以此检验学生是否真正驾驭本节课所学学问。 第三个练习是多项填空题,这样的设计既
18、开放了学生的思维,又巩固算法与算理。激起了全班学生深厚的学习爱好。四、回顾总结,点拨学法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想今日的课大家也肯定有不少的收获,能跟大家谈谈吗?(这样设计,让学生能总结出列竖式计算时要留意积的各位要和乘数的各位对齐,让学生在总结学问的同时,将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也表达出来,从而使课堂体验更丰富,让学生更加喜爱充溢才智与感情的数学课堂)。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4一、 说教材。我授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相识厘米。“相识厘米”是“空间与图形”学问板块中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注意所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使学生在视察,
19、操作等活动中发觉学问,形成技能。“相识厘米”是长度单位教学的起先。教材首先让学生经验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索,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指出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猜、量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并为以后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毫米”以及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打下基础。依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情感与看法目标:培育学生初
20、步的实践实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视察、分析、探讨、培育学生视察实力,自主学习实力,估测实力,以及创建性思维的品质。教学重点: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依据是课标对低段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板块的详细目标以及本课在长度单位教学中的地位。)(体现在:相识1厘米和量手掌与数学课本的宽度、一柞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依据是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在:找1厘米长的物体。)二、说学法1、学情分析:长度单位学生是第一次进行接触,这部分内容是教学上比较难的,也是生活中常常要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学生一般都有一
21、把直尺,从自己的尺上可以看出1厘米。2、学法指导:在教学用厘米量的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求他们独立思索、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使他们在发觉学问,形成技能的同时还获得了创建性解决问题的胜利体验。三、说教法依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驾驭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创设情景。课标强调所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所以在教学初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蚂蚁带入课堂,依据它在桌子上究竟爬了多远,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干脆阅历,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
22、的欲望与探究的爱好。分页标题#e#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子。七、八岁的儿童新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留意力不能长久。依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子翁的位置。四、说教具学具依据学生相识特点,本节课采纳实物学具米尺、20厘米长的直尺、图钉、小正方体等,引导学生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五、说教学过程依据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协助教学,让学生运用视察、操作、探讨等多种方法学习新知,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详细的教学程序支配如
23、下:一、创设情景,诱发爱好。(用时3分钟)首先电脑显示。老师激趣:“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它也特别爱学习,有一天,它就沿着我们的一条课桌边爬了一次。”课件出示小蚂蚁在课桌上爬行,并替小蚂蚁提问:“小蚂蚁给同学们留下两个问题:它爬的是哪条课桌边?它爬的这条课桌边实际有多长?你有没有方法给它量一量?”调动学生学习爱好,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量,但答案不一。学生感到怀疑之时,引出“课题:相识厘米”。新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这样设计能抓住学生的新奇心,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悬念,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及”的最佳心理状态,并以昂扬的心情投入学习。二、自主参加,探究新知。(用时1 6分钟)新课教学,我分
24、两大块进行。第一块:感知1厘米。分4部教学。(1)相识尺子。多媒体显示一把放大的直尺,引导学生视察比较尺子的共同点,相识长短不同的竖线-刻度线,以及不同的数,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相识更深刻。(2)相识1厘米。让学生了解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接着让学生视察自己尺上的1厘米长度。然后我组织学生探讨,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厘米?学生回答时电脑显示这些线段。(3)建立1厘米的表象。先让学生用手比画1厘米,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1厘米长的物体。在我出示几样1厘米的物体给学生看的基础上,学生列举。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4)相识几厘米让
25、学生知道2厘米、4厘米有多长呢?学生拿尺介绍两者的长度,同时介绍认的方法。渗透量长度的方法。其次块:学习测量方法。分3部教学。分页标题#e#(1)量小棒长度,驾驭测量方法。我让学生独立测量,再全班探讨,相互启发,尝试得出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然后用多媒体验证量的过程。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在让学生当小评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加,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培育了学生的协作精神。(2)矫正测量方法。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当小评委:小蚂蚁看到同学们用尺子精确地量出了小棒长度,深深感到尺子的作用,于是,他组织几只小蚂蚁开展了测量活动,请小挚友们当评委。进一步加深
26、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三、巩固应用,理解驾驭。(20分钟)应用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学问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学问的重要方式,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操作性练习。完成练习2,3。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学问的驾驭状况,并刚好巩固所学学问,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达到练习的目的。其次层次:开放性练习。1、估测:开展“火眼金睛”活动,测量自己,自己中手掌的宽度,一扎的长度,培育学生的估测实力了解身上的尺子。2、断尺量小刀。第三层次:发展性练习。电脑显示课始图,让学生回答:“现在能知道长多少了吗?”学生测量出课桌的长度,让学生进一步
27、了解数学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这一层次的练习,培育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意识。四、总结课堂,评价学生。(1分钟)刚好总结本课学问,评价学生: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厘米,还有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今后还会学习他们。五、说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简洁明白,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本节的学问重点,便与学生记忆学问,提高学习效率。本节课板书设计如下:相识厘米测量工具-尺子长度单位:厘米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0-22页 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
28、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加减法,也为今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当然本节课的学习也是为了后面进一步学习乘法做铺垫 教学目标:1. 在相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 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视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3. 培育学生的视察推理实力和学习数学的爱好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相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打算:打算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卡片、实物等,生打算20根小棒。二、说教法与学法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里、认知规律特点,我采纳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同时注意运用视
29、察法和探讨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上打算采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日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快乐牧场好吗?出示例1图片,提问:(1)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2+2+2=6(只)(2)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是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
30、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出示例1图提问:大家看一看横放的小棒是一组一组放的,大家看看每组有几根?一共多少组?求一共有多少根?怎样算? 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沟通。 3、教学 “试一试”出示例2图(1)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2)老师说明: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
31、分都是出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答老师板书:2 + 2 + 2 + 2 = 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 2 = 8 (乘数)(乘数)(积)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老师小结: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4.教学“试一试”出示例3图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2)提问:
32、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 (4)探讨;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5.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3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沟通。(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3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沟通。 四.小结、布置作业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6一、教材分析今日我所要讲的这部分教材是小学教材人教版二级上册乘法口诀部分的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是在
33、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接着,也是今后学习7、8、9乘法口诀的基础。教学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与4的乘法口诀基本相同,例7中,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没有给出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诀,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探究的实力。二、教学目标从学问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1.让学生经验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驾驭6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2.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发觉一些简洁的规律,培育视察、分析、推理的实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
34、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合作参加的意识,感受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驾驭6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难点:探究发觉口诀的内在规律三、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肯定的视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爱好深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念和剧烈的表现欲望。四、教学方法:依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纳操作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二年级学生主要依靠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索问题。英国教化家皮斯博说:如过你想让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索,并且有想象的实力,你
35、就应当实行加强这些才智品质的方法。要把学生培育成富有创建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学方法上应实行启发式。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打算,揭示课题让全班同学依据25的乘法口诀进行快速的口算,目的是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同时,促进新旧学问的迁移,为探究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三块教学活动。1、编口诀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视察图画,探究、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依据教材的主题画,我逐一出示小鱼(1条小鱼由6个全等三角形组成,一共出示6条)。学生视察图画,思索并完成下面的问题:填表。依据表格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依据乘法算式编制出6
36、的乘法口诀。2、依据出示的金鱼图,说出每个图表示的含义。3、视察比较,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4、采纳形式多样的方法记口诀。(三)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练习形式多样,既巩固本节课的学问,又增加了乐趣,特殊是培育学生养成了独立思索的习惯。(四)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学问,请把你的收获告知大家好吗?在学生汇报中,使本节课的学问点得以巩固。六、板书设计:板书要一目了然,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课主要体现学生得出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设计如下:6的乘法口诀一个6相加61=6一六得六2个6相加62=12二六十二3个6相加63=18三六十八4个6相加64=24四六二十四5个6相加65=
37、30五六三十6个6相加66=36六六三十六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7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16页须要几个轮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借助摆三角形的活动编出3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学了5和2的乘法口诀,已经驾驭了一些编口诀的诀窍,所以3的口诀可以由学生自己整理。较多的时间应用在娴熟口诀和算式上。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结合“须要几个轮子”的详细情境,经验3的乘法口决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决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能够发觉乘法口决的排列规律。2、实力目标: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和学问迁移的实力,发展学生自主学
38、习的实力。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编制和驾驭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娴熟运用。教具打算:小棒、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乘法转盘。学具打算:小棒,乘法转盘。教法学法:教法:本节是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通过实际的摆一摆、数一数,自己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纳启发式教学,直观性教学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实行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学情:我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许多孩子都没有乘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对于这一特点,要多组织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学
39、法: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动笔完成表格,动脑编制并且记忆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同桌练习乘法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的过程,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图片儿童三轮车)同学们,谁小时候骑过儿童三轮车?1辆三轮车须要3个轮子,2辆三轮车须要6个轮子,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须要几个轮子?(板书:须要几个轮子)二、实践操作,编写3的乘法口诀。1、填一填(课件出示表格)说清晰表格的意思。每个数字代表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用三根小棒来代替三个轮子。三根小棒就组成了三角形。那么有几辆车就要
40、摆几个三角形。接下去,学生拿出打算好的小棒,一边摆三角形,一边完成表格。全班反馈。2、说一说,写一写依据表格,一辆车有3个轮子,让学生说是1个3。并且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先让学生说一说编制乘法口诀留意的方面再编制乘法口诀。2辆车须要6个轮子,也就是几个3?学生列2个乘法算式并编制乘法口诀。说一说口诀的意思。接下去,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全班反馈。(师板书3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3、集体沟通并记忆。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3的乘法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发觉什么规律了?同桌沟通,全班反馈。提出问题:假如你记住了三五十五,不知道三四多少
41、怎么办?用你喜爱的方式记一记口诀。4、巩固练习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活动(1)师生对口练一个“小”字有3笔,一三得三,两个“小”字有6笔,二三得六。学生接着自己往下编。(2)乘法转盘师转动转盘,生说口诀。也可以掺杂2和5的乘法口诀。(3)同桌练习一生说口诀,同桌说两个乘法算式。看谁说得好。练习2-3组。三、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记住口诀而不会计算或者会计算,没记住口诀。老师刚好的给以补充和总结。板书设计:须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13=3 一三得三23=6 二三得六33=9 三三得九43=12 三四十二53=15 三五十五63=18 三六十八73=21 三七二十一83=2
42、4 三八二十四93=27 三九二十七二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8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三册教材其次单元的第一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旧教材在学习口诀的编排上以2的乘法口诀为开端,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以本课即“5的乘法口诀”为切入点来学习的,这样的支配使教材更加的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自觉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更便于学生运用方法的迁移来学习其他口诀,因为5的乘法口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学习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指及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来理解口诀。(一)、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驾驭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依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
43、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学问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肯定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相识,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二)、教学目标:1.经验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使他们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驾驭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3.驾驭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4.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和分析实力。5.有机地重组教材,以“五环旗”为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验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教学难点:记忆
44、5的乘法口诀(四)、教学设想:教材主要包括“数松果”、“算一算”、“练一练”三大块,依据教材内容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性学习”、“嬉戏”、“应用”四大部分。重点从导入的处理、探究性学习过程的支配、乘法口诀学习方法的驾驭三个方面来说一说。1、重设情境,激情导入。新课程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注意培育学生的学问技能,而且特别关注他们在情感、看法、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强调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于是,我变更教材中“数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奥运开幕式及运动员夺冠的片段为情境导入,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实行北京奥运会时人们各种兴奋欢呼的场面,在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和欢呼声中,学生酷爱祖国
45、、酷爱奥运的激情在不自觉中已被胜利激起。然后出示奥运五环旗,由学生说说对它的相识,老师再进行简洁介绍。2、重组教材,自主探究。“五环旗”及“算一算”两部分的整合。在新课探究这一环节中,原本教材分“数松果”和“算一算”这两大部分,潜意识已经把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割裂为先用最基础的数数的方法来解决,而后才是采纳依据图意列乘法算式的方法。学生对于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有了充分的学问打算,依据学生这一实际状况,我将教材中的“数松果”这部分换成“五环旗”的内容,并与“算一算”这部分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导入部分教学完后干脆出示9面五环旗,让学生视察并提出问题,在学生自主提问以后,便将“一共有多少个环?”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应于自己学问基础的方法进行解决,而且将这一环节支配小组活动,这样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有自己的方法,还能够获得别人的好方法。这样将教材的有效整合,给学生供应了更大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空间,而且更能够适用于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口诀的学习。在学习口诀这部分内容中,设计时力求将情境图、算式、口诀三部分联系起来,整段教学流程突出“简化”二字。让学生从理解图意动身,依据图意将详细的图抽象“简化”成用乘法算式表示,再依据有关5的乘法算式的规律,将5的乘法算式“简化”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