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经典论语名句赏析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经典论语名句赏析最新.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儒学经典论语名句赏析论语名句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学而第一)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开心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兴奋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愤怒,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孔子的这几句话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意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见。这些主见在论语中多处可见。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离开家要敬重师长、兄弟;言行要谨慎、诚恳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2、。这样躬行实践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学问。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七十为所欲为,不违规。4、子曰:君子不器。(为政其次)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的用途)。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志向的人格的人,而非凡夫俗子。君子应当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对内可以妥当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它可以统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
3、者。这种思想在今日仍有可取之处。5、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里仁篇第四)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假如你选择的住处没有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定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挚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重视的问题。古人云: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德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在一起,耳闻目睹都会受到仁德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人的情操。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在这里没有详细指懂得什么
4、,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人说的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和心理学中讲的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孔子在这里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样层层推动,使说理更加清楚,更加令人信服。这里还运用了一种特别的.修辞手法顶真。这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古诗文中常常见到。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7、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行以语上也。 (雍也第六)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行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至今仍在沿用,而且恒
5、久也不会过时。这是孔子对后人教化上的最大贡献。孔子一向认为,人的智力从诞生就又聪慧和愚钝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使他教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依据学生智力水平的凹凸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化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主动贡献。8、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化,不分族类。孔子的教化对象、教学内容和培育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化,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变更。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接受教化外,其他各阶级阶层的人都有了受教化的可能性。他广招门徒,不论什么种族、氏族,都可到他的门下受教化。打破了等级制,强调了教化的社会化、大众化。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宏大的教化家,他开创了中国古代似学的先例,为中国传统教化的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有教无类是影响了中国近千年的教化思想。指出了每个人都有受教化的权力,它与身份地位无关。只有民众的整体素养提高了,一个国家的国力才会增加。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只有通过教化,文化才会得到传播和普及。所以说,每个人都应当接受教化。孔子的宏大之处就在于他心系国家,高瞻远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