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优质.docx
《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优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初步学会用乘法 口诀求商。2、经验探究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教学重点: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教学难点:培育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实力。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子,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究,探究中提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你还记得吗?我们试一试背出乘法口诀表。(学生背出乘法口诀。)(1)
2、用口诀算出得数。63= 24= 45= 23=(2)填空。3( )=6 3( )=94( )=1 2( )3=12( )4=20 5( )=15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学生自主完成练习。2、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呈现教材第18页例1情境图,讲解并描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提出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学生沟通自的分法及写出的除法算式。老师板书:1232、探讨计算方法。(1)引导:我们可以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假如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计算方法。汇
3、报沟通,依据学生探讨的状况,赐予主动评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可能方法有:把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第一只分3个,剩9个,再分给其次只,剩6个,再分给第三只,剩3个,第四只分3个,正好分完。1只猴子分3个,2只猴子分6个,3只猴子分9个,4只猴子分12个,正好分完,那么,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4只小猴。摆一摆。每只猴对应摆3个,4只猴正好分完12个,12被分成4个3,依据3乘4等于12,三(四)十二,那么12除以3的商是4.这样的方法是干脆用乘法口诀计算,我们在计算123时,想3( )=12,三四十二,就可以干脆得出123=4(2)老师引导:刚才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4、?(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小结:第三种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比较简便,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进行计算。算一算:124=(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出示教材第18页“做一做”的习题,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是几?依据学生的沟通,老师重述如:求126的商,想6和几相乘得12,因为“二六十二”,所以商是2。三、巩固拓展1、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1题。让学生依据画面信息,说说63表示什么?(把6个气球每3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或把6个气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63等于几,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2题。(1)让学生依据画
5、面信息,完成填空。(有12盆黄瓜苗,4个花盆,平均每盆种几棵?)(2)组织学生沟通。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小结:今日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觉,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哪句口诀求商。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不少新学问。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除法计算,老师信任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冀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一、视察物体(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视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是不同的;能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培育学生空间相象实力,发
6、展空间观念。2经验从不同位置视察物体形态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视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分辨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讲故事)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同一头大象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看来我们在视察物体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视察,视察的过程中还要特殊留意细微环节,才能比较精确。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视察物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
7、一样)。(1)视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木头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细致视察,然后把你视察到的图像从这些图片中找出来,放到自己的面前。着重探讨侧面的不同点。先说你坐在几号位,再说说你看到的是木头大象的哪一面,选的是哪张照片?这两张照片都是侧面,这两个侧面有没有什么不同呢?(2)汇报: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汇报。(通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学生通过亲身实地的视察,更加清晰直观学习本课。)(3)探讨:老师这儿还有一张图片(从上面拍的),探讨一下,这是从哪个角度拍的呢?四个同学当中谁站起来看到的和图片上的一样?(4)请小组长把大象和照片收
8、到抽屉里。2活动二:依据照片,推断拍照角度。(1)小兔子和小猴子给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张照片,请大家猜猜这两张照片分别是谁从哪个角度拍摄的?(2)学生汇报沟通。3巩固练习:(1)同学们做的太好了,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放着一个茶杯,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视察这个茶杯,并完成练一练第一题。(2)学生独立完成其次题,小组之间沟通方法。(3)独立完成第三题,老师指名回答。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视察物体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视察,视察的过程中还要特殊留意细微环节,才能比较精确。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视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所看到的形态是不同的;能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
9、态。培育学生空间相象实力,发展空间观念。2经验从不同位置视察物体形态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视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是不同的。教学难点:正确分辨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视察到的物体的形态。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出示饼干盒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下面三幅图是谁看到的?二、探究体验1活动一:视察长方体找图片(体会从不同角度视察物体看到的情景有时不一样)。(1)视察找照片: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摆了长方体,四位同学坐在不同的位置,请从你的位置细致视察,然后把你视察到的用图画出来。(2)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冀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教案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