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精选.docx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和原子说课稿精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子和原子说课稿分子和原子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其次节。2、教材的地位和和作用: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行缺乏的理论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相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接着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学问。并且对培育学生抽象思维实力,辩证思维实力有重要作用。3、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使学生相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2)相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某些常见的现象
2、。(2)实力目标:1)培育学生科学探究实力和合作意识。2)培育学生抽象思维实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实力。(3)情感目标:1)对学生进行科学看法教化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化。2)增加酷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3、重点与难点相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以及会用微粒的观点说明一些常见的现象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及分子概子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难点。二、学情分析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肯定的动手实力,视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要充分利用试验、多媒体
3、等手段,帮学生完成对分子特征的相识三、教法分析在教学中,努力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讨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学问,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为此主要采纳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协助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现代教化新理念。四、说教学过程从创设情境,孕育新知起先;经验探究新知,归纳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总结新知,随堂检测;布置作业,梯度提高等过程来完成教学。(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事先在讲台上放一杯高粮酒,让学生闻到酒味。(2)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试验(用热水,试验时间较短)还有:(多媒体)(生
4、活中的阅历)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渐渐变少,温度高时削减得快。问题:为什么酒是在讲台上的杯子里,大家却可以闻到酒味,为什么把品红滴到水中,整杯水都变红了?为什么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会渐渐变少,温度高时削减得快?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爱好,他们提出: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二)讲授新课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的确是由一些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干脆视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多媒体显示:苯分子的图象多媒体显示:移走硅晶体中的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通过这些不仅可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忱,还可说明分子
5、、原子等粒子很小。老师设问:分子、原子是很小的微粒,小到什么程度呢?(出示一组数据给学生看)多媒体:1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kg,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假如10亿人来数这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日夜不停,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借此详细的数字,让学生感性相识到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设问:分子除了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外,还有没有其它特点呢?学生探究:构成物质的的分子会不会运动?学生按要求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我对这个探究做个改进:许多学生会折纸鹤,我就引导学生把A,B两烧杯改成用虑纸折成的纸鹤,一只贴在大烧杯内壁,一只在外壁。如图:试验前用酚酞把纸鹤喷湿,在试验过程中烧
6、杯内的白鹤会变成红鹤,这样会缩短试验时间,并增加了试验的趣味性,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学生完成试验后,老师适时引导学生探讨:“试验1”里,把氨水滴到酚酞里,由于酚酞接触到氨水变红了,而“试验2”里,我们事先并没有让氨水与酚酞接触,酚酞怎么也变红了呢?学生探讨后,很自然得出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学以致用:让学生说明,课前的(1)(2)两个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学生探究二:在两个一样大的烧杯里,一个加热水,一个加冷水(水量一样多),然后分别滴加两滴品红,视察哪个扩散快。由学生自主探究出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学以致用:让学生说明前面第三个问题。至此学生对分子
7、是在不停运动的微观表象已能基本形成。多媒体展示:说明:由于物质的三态及其体积改变状况在初二物理中已有介绍,所以这里就只展示上面的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分子间有间隔,且气、液、固三种状态分子间隔不一样。而支配学生课后去完成P53的家庭小试验,使课堂得到延长,并培育学生自觉探究的习惯。展示: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模型,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放映:水蒸发和水分解的动画学生观看后探讨:(1)从分子的角度上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培育学生分析问题的实力和合作与沟通意识。受热(水分子)(水分子)水水蒸气物理改变:状态变更,分子本身没变(2)水分解等化学改变中,分子和原子的改变状况,推论在化学改
8、变中,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并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分子原子的概念,然后再播放HgO分解的动画,让学生再次直观地感受到化学改变中,发生改变的是分子,而原子没有改变。加深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通电(氧分子)(氢分子)(水分子)水氢气+氧气化学改变:分子本身发生变更利用水和氧化汞分解的动画,能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化学改变中,分子化分为原子,而原子没有再化分为更小的微粒,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帮助学生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较好的突破难点。五、巩固练习,实践新知(1)人们为什么总是把湿衣服放在太阳晒得着的地方?(2)通常状况下,气体比液体和固体易被压缩,这是为什么?六、本节小结想一想,并竞答,看谁
9、答得好(加强对分子原子的理解和驾驭)(多媒体)分子和原子有什么相像点和区分:分子原子区分相像点七、板书设计:课件中体现八、作业布置2、P53的家庭小试验选作题: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在化学改变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行分,所以原子肯定比分子小(2)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九、教学设计说明1、创高情景:通过试验和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又能体现学问源于现实的道理。2、活动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觉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视察、分析探讨、合作与沟通,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育学生科学探究实力和
10、合作学习意识。3、多媒体: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把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形象的呈现给学生,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4、运用新知:通过分子、原子能的观点来说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加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分子和原子说课稿2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教法,说过程四个角度向大家阐述我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1、本课的地位、作用: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改变、物理改变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11、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行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相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接着学习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学问。并且对培育学生抽象思维实力,辩证思维实力有重要作用。2、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学问与技能:相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改变中的特点;相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视察身边物质、试验现象等方法获得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
12、,对有怀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试验中留意视察与思索结合,对试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沟通;相识科学探讨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欢乐。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加对化学现象的新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爱好;培育勤于思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3、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相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改变;对自然、试验现象的揣测、视察、分析、沟通、表达、总结等实力。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相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改变。二、说学情1、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改变、物质的性质、化学
13、试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改变、热胀冷缩等相关学问,这为学习新学问做了学问的铺垫。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肯定的视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对探究物质有着剧烈的新奇心和求知欲。3、学生学习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别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
14、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三、说学法、教法1、说学法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特性地学习,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究和探讨的学习方式。注意学习过程,在欢乐的学习中,实现学习目标。主要采纳的学习方法为:(1)试验探究法:(2)合作学习法(3)对比归纳法2、说教法在教学中,努力提倡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讨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学问,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沟通与合作的实力,为此主要采纳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协助教学等方法。采纳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试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四、说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
15、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谋而合的选择闻气味。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生:引发思索,充溢了新奇心和探究欲。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二)演示试验、相识分子的存在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试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试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三)科学手段、证明存在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
16、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试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改变,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视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白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四)思索沟通、引出特征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假如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须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五)演示试验、引导
17、探究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方案一学问铺垫:视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视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试验。演示探究试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旧变红呢?方案二 演示试验-学生视察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试验进行探究(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实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总结出分子的其次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六)试验探究、合作学习投影活动与探究A组试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视察液体体积改变状况。B组试验肯定体积水中
18、加入糖块,视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改变状况。C组试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渐渐推入,视察现象。 D组试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渐渐推入,视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仔细视察、记录探讨。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探讨、沟通。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总结:一般状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说明下列现象:1、物质的三态改变。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3、糖块放在水中,会渐渐消逝,水有了甜味。(八)应用
19、模型,相识微观世界活动打算: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依据内附说明书相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相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相识化学改变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洁的化学改变: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索: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改变状况。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相识到化学改变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
20、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改变,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改变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改变的最小粒子。(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十)练习巩固、提高实力投影做一做分子和原子说课稿3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日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起先我的说课。一、说教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识的典型生活阅历动身,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说明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
21、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说学情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阅历已经相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异改变,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改变”“物质究竟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特别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当留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三、说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据、音像资
22、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异的化学世界的探究爱好,相识到化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四、说教学重难点分子的性质。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五、说教学方法试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六、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绽开我的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虽然试验是在试验台上完成的,但是许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许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环节二:新课讲授1、物质由微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 原子 说课稿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