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精选.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精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1一、细心选一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65B、50,80C、65,65或50,80D、50,503.下列命题:(1)肯定值最小的的实数不存在;(2)无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不存在;(3)与本身的平方根相等的实数存在;(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5)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等于的点之间有多数多个点表示无理数,其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A、2B、3C、4D、54.对于随意的整数n,能整除代数式(n+3)(n-3)-(n+2)(n-2)的
2、整数是()A.4B.3C.5D.25.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12x+2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不能比较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2=2x4B.a2a3=a5C.(-2x2)4=16x6D.(x+3y)(x-3y)=x2-3y27.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B.折叠后ABE和CBD肯定相等C.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D.EBA和EDC肯定是全等三角形8.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
3、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A.10cmB.12cmC.15cmD.17cm9计算的结果是A.a5B.a6C.a8D.3a210.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则这个图像必经过点()A.(1,2)B.(-1,-2)C.(2,-1)D.(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3的相反数是A.3B.-3C.D.-2.等于A.2B.C.2-D.-23.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A.(0,2)B.(0,1)C.(2,0)D.(1,0)4.下列四个图形中,全等的图形是A.和B.和C.和D.和5.已知地球上七大洲
4、的总面积约为150000000km2,则数字15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A.1.5106B.1.5107C.1.5108D.1.51096.若点P(m,1-2m)在函数y=-x的图象上,则点P肯定在A.第一象限B.其次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7.已知汽车油箱内有油40L,每行驶100km耗油10L,则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剩余的油量Q(L)与行驶路程s(km)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A.Q=40-B.Q=40+C.Q=40-D.Q=40+8.如图,在ABC中,ADBC,垂足为D,若AD=3,B=45,ABC的面积为6,则AC边的长是A.B.2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D
5、平分OAB,DBAB,BC/OA,点D的坐标为D(0,),点B的横坐标为1,则点C的坐标是A.(0,2)B.(0,+)C.(0,)D.(0,5)10.已知A、B两地相距900m,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动身,以相同速度匀速步行,20min后到达B地,甲随后立刻沿原路按原速返回,回到A地后在原地等候乙回来;乙则在B地停留10min后也沿原路以原速返回A地,则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s(m)与步行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为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1.若x2+k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12.点M(-2,k)在直线y=2x+1上,则点M到x轴的距离
6、是.1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2),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解析式1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7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15.在ABC中,B=70,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且BAD:BAC=1:3,则C=.16.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一腰的中线分周长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比另一部分长2,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为.17.某市为激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收费方法调整为:若每户/月不超过12吨则每吨收取a元;若每户/月超过12吨,超出部分按每吨2a元收取.若小亮家5月份缴纳水费20a元,则小亮家这个月
7、实际用水18.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ABC和正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AD=BE;PQAE;AP=BQ;DE=DP;AOB=60.肯定成立的结论有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9.对于数a,b,c,d,规定一种运算=ad-bc,如=1(-2)-02=-2,那么当=27时,则x=20.已知则=三.专心做一做21.计算(6分,每小题3分)(1)分解因式6xy2-9x2y-y3(2)22.(8分)如图,(1)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请计算ABC的面积(3)干脆写出
8、ABC关于X轴对称的三角形A2B2C2的各点坐标。23/(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24.(8分)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相同路途由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依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谁先动身?先动身多少时间?谁先到达终点?先到多少时间?(2)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行驶速度;(3)在什么时间段内,两人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依据下列情形,分别列出关于行驶时间x的方程或不等式(不化简,也不求解):甲在乙的前面;甲与乙相遇;甲在乙后面.25.(6分)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O点,1=2,3=4.求证:(1)AB
9、CADC;(2)BO=DO。26.(8分)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垂足为E,若A=30,CD=2.(1)求BDC的度数;(2)求BD的长.27.(10分)甲、乙两重灾区急需一批大型挖掘机,甲地需25台,乙地需23台;A、B两省获知状况后慷慨相助,分别捐赠挖掘机26台和22台并将其全部调往灾区.若从A省调运一台挖掘机到甲地要耗资0.4万元,到乙地要耗资0.3万元;从B省调运一台挖掘机到甲地要耗资0.5万元,到乙地要耗资0.2万元.设从A省调往甲地台,A、B两省将捐赠的挖掘机全部调往灾区共耗资y万元.(1)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若要
10、使总耗资不超过15万元,有哪几种调运方案?(3)怎样设计调运方案能使总耗资最少?最少耗资是多少万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C,5.A,6.B,7.B,8.C,9.B10.D二、填空题11.6,12.3,13.y=-x+1,14.3cm,15.40,16.22/3cm或6cm,17.16吨,18.,19.22,20.19三、解答题21.-y(3x-y)2-2ab22.略sABC=A2(-3,-2),B2(-4,3),C2(-1,1)23解:原式=当x=-2时,原式=-524、解:(1)甲先动身,先动身10分钟。乙先到达终点,先到达5分钟。2分(2)甲的速度为:V甲=千米/
11、小时)3分乙的速度为:V乙=24(千米/时)4分(3)当10(30,6)所以6=30k,故k=.S甲=x.设S乙=k1x+b,因为S乙=k1x+b经过(10,0),(25,6)所以0=10k1+bk1=6=25k1+bb=-4所以S乙=x-4当S甲>S乙时,即x>x-4时甲在乙的前面。当S甲=S乙时,即x=x-4时甲与乙相遇。当S甲25.证明:(1)在ABC和ADC中ABCADC.(2)ABCADCAB=AD又1=2BO=DO26.BDC=60BD=427.y=0.4X+0.3(26-X)+0.5(25-X)+0.223-(26-X)=19.7-0.2X(1X25)19.7-0.2
12、X15解得:X23.51X2524X25即有2种方案,方案如下:方案1:A省调运24台到甲灾区,调运2台到乙灾区,B省调运1台到甲灾区,调运21台到乙灾区;方案2:A省调运25台到甲灾区,调运1台到乙灾区,B省调运0台到甲灾区,调运22台到乙灾区;y=19.7-0.2X,y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要使耗资最少,则x取最大值25。即:y最小=19.7-0.225=14.7(万元)初二数学上册练习题2初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初中,各位学生肯定要放松心情。1.下列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B.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C.一元二次方程 有实数根;D
13、.一元二次方程x2+4x+5=a(a1)有实数根.D2.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满意的条件是A. =0 B. 0C. 0 D. 0B3.(2010四川眉山)已知方程 的两个解分别为 、 ,则 的值为A. B. C.7 D.3D4.(2010浙江杭州)方程 x2 + x 1 = 0的一个根是A. 1 B. C. 1+ D.D5.(2010年上海)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x2 + x 1 = 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该方程无实数根 D.该方程根的状况不确定B6.(2010湖北武汉)若 是方程 =4的两根,则 的值是( )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数学 上册 练习题 精选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