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教学反思精品.docx
《加速度教学反思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速度教学反思精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加速度教学反思加速度教学反思1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本节课的重点是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难点是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分。加速度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教材从加速度的定义动身,提出了改变率的概念,正确理解改变率的含义,对学习和正确理解其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速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课本中除了从很多实践事例的比较中引入加速度的要脸概念外,还通过表格介绍了汽车、电车、飞机、跳伞者着陆等生活中熟识的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际值,并在练习中渗透关于反映汽车加速性能的试验数据。本节课尽可能从学生熟识的现象动身,师生互动,热 烈探讨,探讨、深化本节
2、学问点,以促进学生实践实力的培育。合理、奇妙地设计生动的课堂教学以捕获、带动感染每一个学生,尽最大限度的完成新课改目标,去完备的体现新课改精神。下面我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建立谈谈:一、教学模式合作、问题教学模式创设问题-学生已有的认知-学生在已有的学问水平上对问题进行加工处理重新组织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整合、强化形成新的概念。二、过程设计1、依据学生已的认知分层创设问题速度改变量的问题;如物体在平直的平面上运动速度从5M/S增加18M/S。在坐标轴设置速度变更量的问题。2、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后理清:物体运动快慢、物体速度改变快慢、速度变更量(大小、方向)的关系。3、组织强化形成新概论。三、教学中
3、应注意简浅动身,步步攀升的原则。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习迁移以调动学生枳极性。关于加速度的方向,有采纳在变速运动局限在直线运动范围内,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式,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加速运动时未速度大于初速度,按公式计算出的加速度为正值,从而得出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同;减速运动亦同。这一方法比较适合我们的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驾驭。对于v-t图象放给学生从直线运动的倾斜程度动身进行探讨,然后引导同学得出正确的结论。加速度教学反思2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中学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状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
4、很少遇到速度改变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实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改变、速度的改变率的区分很难分清;最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假如这样,学生的思维实力将得不到培育。另,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它讲清讲透是不行能的事,使学生心理上自动接受并运用,这是按部就班的过程。因此,老师上课时要充分挖掘书本的素材,如图像、表格、数据;尽最大努力搜集与速度改变快慢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重视加速度的概念;采纳演示、类比、
5、比方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意义;调动学生参加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调动学习物理的爱好。加速度教学反思3加速度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首先要留意加速度的引入。可以通过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或卡车与小汽车)启动,速度从零加速到5m/s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改变有快慢问题。也可演示物体从不同倾角的斜面滑下,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大致相同,比较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的速度改变的不同点是什么?从而提出速度改变有快慢之分。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加速度不是表示速度的增加,也不是速度的改变,而是速度改变的快慢。其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干脆关系,高速马路上高速
6、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课堂探讨的方式进行。短暂回避几个问题: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推断方向的问题应短暂回避,待引出牛顿其次定律再探讨;其次,不宜提“速度改变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第三,不宜提平均加速度与即时加速度。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举些例子,会有利于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这样的例子:一辆汽车用10s的时间从0km/h增高到108km/h(也就是平常说的30m/s)的速度,假如是匀加速,那么加速度就是3m/s2,这辆汽车遇到特别状况时,从108km/s起先刹车,4s停下来,那么此时的加速就是7.5m/s2。上面这辆
7、汽车在加速阶段,加速度是3m/s2,那么第一秒末是3m/s,其次秒末是6m/s,第三秒末是9m/s第十秒末就是30m/s,就是108km/h。在刹车阶段,加速度是7.5m/s2,从30m/s起先刹车,刹车第一秒达到22.5m/s,其次秒末达到15m/s,第三秒末达到7.5m/s,第四秒末达到0,停下来。例子要浅显易懂,然后可以多举几个,假如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互举例子,效果是最好的。加速度教学反思4龙宗焕 对于刚刚升学到高一的学生来说,许多同学在心理上都还处于初中甚至假期的状态。而高一物理的第一章又是以基础概念为主。因此有很多同学在持续初中的思维习惯的基础上很难快速的进入中学物理的学习状态,不能很
8、好的理解新接触的概念。首先让学生感到迷惑和模糊的概念便是在第一章第三节中速度的概念。中学的速度概念以位移为中心,考虑位移与时间的比值(v?x)。这样就会与他们在初中所学习的“速度”?t概念相冲突。因此,从这里起先在物理概念上就出现了理解上的难度。而对于紧接下来要学习的“加速度”来说就更加难以理解。 加速度用于衡量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用a?v来表示。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t对速度以及速度的改变量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课程支配肯定不能过快,有必要给学生一个理解的缓冲。我们留意到教材中,在速度与加速度之间支配了一个“打点计时器的运用试验”。这个试验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了同学们对速度的理解,也为速度的改变
9、(?v)提前打下了感性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定位的重点与难点应当在“什么是加速度”这个问题上。在讲课之前,我们应当多做一些引入,从学生生活中可以感性相识到的角度动身,渐渐引入到某些问题,比如:在马路上同时起跑的一辆摩托车和一辆公交车,经验肯定的时间后,它们都能达到40km/h,但是依据我们平常的视察,我们知道在起先的时候摩托车会走在公交车的前面,也就是说摩托车“起步”较快。这是很明显的不同的运动过程,但是依据我们以前所学到的内容,速度,时间,位移等等,都无法精确的描述出这个过程。因此,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于是我们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教学反思5加速度的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速度 教学 反思 精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