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docx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原文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生气,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恒久不会回来了!里
2、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即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打算早餐。夜深了,说话的渐渐消逝,隐隐隐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接着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辞。作品简介:这是杜甫闻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剧烈振动。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
3、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斗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接着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作品赏析: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依次,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化,从投宿叙起,以告辞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辞,整个有起先、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奇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凄惨遭受。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
4、白,到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非常清晰。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凹凸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奇而奇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溶化在详细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干脆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
5、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芜等缘由,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忙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示意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旁边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白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供应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
6、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照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抗拒,无法捉到;其次、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攻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加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担心;即使到了深夜,仍旧寝担心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即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
7、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其次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冲突。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剧烈的比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调,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概,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冲突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示意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
8、恭听。事实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务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务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寻,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或许县吏不信任,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境况是够使人怜悯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怜悯,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莫非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
9、?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或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冲突。合理的说明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忧的事情最终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说明: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愿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
10、抓,饿死孙子,只好自告奋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牵强同意,不再怒吼了。最终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全部人物,写出了事务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
11、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潼关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清代谭嗣同潼关译文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奔腾而过的黄河与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注释潼(t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终古:自古以来。簇(c):丛聚。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束:约束。不解平: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赏析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非常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
12、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奇妙结合,含蓄又生动。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呈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其次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加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或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捷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
13、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颖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奇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
14、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勉昂扬的心态的外化。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绽开。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击鼓先秦佚名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译文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跟随孙子仲,平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于是人在哪里?于
15、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找寻它?在山间林下。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会面。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注释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平: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有忡:忡忡。爰(yu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丢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于以:于何。契阔
16、:聚散。契,合;阔,离。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活:借为“佸”,会面。洵:远。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译文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一同生死不分别,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只怕你我此分别,没有缘分会面和。只怕你我此分别,无法坚决守信约。注释镗:鼓声。其镗,即“镗镗”。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
17、国的城市。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平:平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有忡:忡忡,忧虑担心的样子。爰(yun):哪里。丧:丢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于以:在哪里。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成说(yu):约定、成议、盟约。于嗟:叹词。活:借为“佸”,会面。洵:久远。信:守信,守约。鉴赏这是一篇典型的斗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斗争的抵触心情。作品在对人类斗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喊的是对个体生命详细存在的敬重和生活细微环节华蜜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
18、实而朴实的歌颂,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
19、“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其次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动,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第三章写安家失马,好像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微环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说明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说明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
20、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说明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当是: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原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当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当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
21、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当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相互紧扣,一丝不漏。“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斗争的驾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斗争中与己休戚相关的点滴华蜜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华蜜对斗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心情。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敬重,是生活细微环节中的切实华蜜。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
22、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4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非常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慢慢地消逝;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
23、,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终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寂。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眺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驾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模糊了最终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多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密切,那份感伤,就象多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旧围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犹如一阵吹来的东风,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 原文 翻译 赏析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