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测试卷02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测试卷02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测试卷02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卷02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使用空调时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你认为对室内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A.夏季不低于,冬季不高于B.夏季不高于,冬季不高于C.夏季不低于,冬季不低于D.夏季不高于,冬季不低于2.某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D.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3.自然杂志刊登过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A.汽化B.凝固C.熔化D.液化4.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如图所示。由图
2、可知( )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5.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固,后蒸发D.先凝华,后升华6.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
3、,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8.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在时,该物质处于液态B.在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7分)9.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
4、样会使水的沸点_;实验时不小心被沸水烫伤水蒸气烫伤,_(选填“”或“”)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10.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_。1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_经过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选填“会吸热”“会放热
5、”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选填“内侧”“外侧”或“两侧”)。三、实验探究题(第12题16分,第13题17分,共33分)1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的温度上升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除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填字母)。A.水蒸气B.小水珠(4)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第三 测试 02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