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期中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01一、选择题(36分)1.下列物体的长度最接近的是( )A.体温计的长度B.乒乓球的直径C.课桌的高度D.写字台的长度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D.健康成年人的腋窝温度约为3.学校运动会上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4.如图所示,超声波加湿器通过每秒万次的高频振动,在水面上方形成大量的小水滴
2、,这些小水滴弥漫到空中从而增加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这一过程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升华D.凝华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隔墙有耳;掩耳盗铃;低声细语;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 B. C. D.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7.如图所示,一个足球在草地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它通过BC段所用时间是,BC段长度为,则该足球从A经B到
3、C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 B.C. D.8.两辆完全相同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点同时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作出的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B.通过的路程,乙车所用的时间比甲车的长C.第时,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的9.“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图中与“雪”的形成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BCDA.冰冻的衣服变干B.深秋大雾弥漫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D.铁水浇铸成零件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正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
4、乙: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丙: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丁: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1.根据表中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物质熔点沸点酒精水银铅A.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时,应选用水银作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12.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
5、C.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到第,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二、填空题(24分)13.下图中,物体长度是_,温度计示数是_。14.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末速度为,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录,在超越小杰的过程中,以小杰为参照物,小迪是_的,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15.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人水中,会看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不能传声。16.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
6、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第末该物质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17.如图所示,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范围是,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频率超过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图中所列的人或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_;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_,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_。3、 实验探究题(34分)18.(12分)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_和_。实验步骤:A.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小车运行的_,如图所示;B.把
7、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_测出小车到斜面底端金属片的长度,即通过的路程;C.用_测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自由下滑到斜面底端撞击金属片C所用的时间;D.在斜面的中点B装上金属片,让小车从A点自由下滑到B点,测出路程和时间;E.再让小车从B点自由下滑到C点,测出路程和时间,把上述测量数据的数值填入表中;F.根据测出的数据,用公式算出小车通过斜面AC、AB、BC的平均速度。实验次数路径路程时间平均速度1AC1.82.50.722AB0.91.50.63BC0.91.50.6分析结果:第1次实验的平均速度与第2次实验的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是_;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的平均速度相同的原因是_。19.(12分)某
8、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19395979999999999(1)图1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2)图2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选填“小于”或“大于”)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小明和小红分别利用质量相等的水按图2装置同时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3所示的两条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20.(10分)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
9、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的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序号橡皮筋长短橡皮筋粗细振动快慢声音的特点甲相同细快尖锐乙相同粗慢低沉如图所示,两次敲打音叉,观察音叉溅起的水花。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溅起的水花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_有关,即_越大,则_越高。(2)实验主要研究声音的_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即振动的幅度越大,则_越大。4、 计算题(6分)21.(6分)(教材变式题)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问:站名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徐州到站时间发
10、车时间里程/km0(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期中测试卷答案一、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B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C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二、13.【答案】(均可)14.【答案】运动 815.【答案】振动真空16.【答案】晶体 340 固液共存状态17.【答案】海豚和蝙蝠人、狗、猫蚱蜢三、18.【答案】停表刻度尺时间长一些刻度尺停表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都不同,而且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1、小车运行的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也相同19.【答案】(1)乙(2)自下而上(3)99 小于移去酒精灯(4)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20.【答案】(1)频率频率音调(2)响度响度四、21.【答案】解:(1)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间,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2)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运行时间,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02一、选择题(36分)1.对下列物理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B.你的脉搏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C.考试时用的一张答题卡的长度约为D.一张书桌的高度的为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冰化成水B.露的形成C.冰冻的衣服干了D.自然
12、界中雪的形成3.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汽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汽车4.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音色不同C.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闪电比雷声先发生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超声波5.在校国艺术节上,小梦为全校师生演奏了享誉海内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下列有关小梦二胡演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B.二胡声能在真空中
13、传播C.二胡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D.二胡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6.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8.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经过甲、乙相遇,甲
14、、乙的速度分别为、,P、Q间的距离为,则( )A.,B.,C.,D.,9.当实验室内温度为时,某同学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然后他画出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其中正确的是()10.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C.在第5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在第10时物质处于液态1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房屋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地面上的树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1
15、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下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B.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填空题13.在中考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小萌同学以的速度从家里骑车到达中考考点,小萌家距考点_.14.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的;若以岸为参照物,白鹭是_的.(均选填“运动”或“静止”)15.在打扫清洁教室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
16、是水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16.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实验应选用_方案,其优点是_,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是_.17.五一期间,很多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8.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以
17、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距峭壁的位置对着峭壁喊话,则他能否听到回声?_(选填“能”或“不能”);他感觉声音(选填“加强”或“没有加强”).(已知声速约为)三、实验探究题(30分)19.(11分)某同学用5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用嘴分别对着5只瓶子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由此现象,你认为:(1)用嘴对5只瓶子的瓶口吹气,5只瓶子均发出声音的原因是什么?(2)5只瓶子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的原因是什么?(3)应用上述实验结论,说明吹笛子时,用手指堵住音孔(如图乙所示)能产生不同音调的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期中 测试 卷三套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