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最新.docx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最新.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目标:1、依据方向标记和序数找到对应的物品,或给指定物品标出方向,用正确的序数表示其位置。2、建立初步的双向排序的概念。3、体验嬉戏的乐趣。4、喜爱数学活动,乐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打算:1、幼儿已对左、右方位比较熟识。2、110的数字卡,PPT,方向标记,操作单,笔。过程:一、复习110的顺逆唱数1、出示110的数字卡,复习顺数与逆数。2、演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视察,在圆圈内填上合适的数字(如图一)。一年级小挚友刚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一年级,对任何事物都充溢着新奇心,但是
2、又不能管住自己,好动,爱讲话。刚起先接受正规的体育课,许多学生是不能适应的,现在天气还是很热的,有些女生就受不了,喊热,还有同学不想上课假装生病,体质特别差,还有小挚友的习惯没有养成好,下课的时候就想着去玩,去疯逗打闹,上课的时候就要去上厕所,喝水等等这些问题。所以,这些问题都须要改进。下面就我上的向左向右转做一个教学反思。首先这节课的优点,小孩子那副渴望学习的眼神和对老师教的新学问的新奇,我心里感到很兴奋,许多同学能仔细听讲并能够跟着老师仿照,之后再自己练习,立刻就学到了老师教的动作,大胆的举手要在老师面前展示。我看到学生能够立刻学到新东西,我的劳动成果得到了汇报,心里很兴奋和感动。也有许多
3、同学刚起先分不清左右,老师下口令之后同学不知道怎么转,之后老师提示说,拿铅笔的手或者吃饭的手是右手,来,小挚友,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全班现在都基本知道了左右手,很好,听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仿照大部分同学能够听到老师的口令,立刻反应做出正确的动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2一、活动目标: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二、活动打算:PPT,钥匙题卡,门三。活动过程:(一)玩一玩嬉戏,复习10的组成。(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最终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
4、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动身吧!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1)师:你们看前面有群小鸡,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只小鸡在小桥上,还剩下9只小鸡在草地上)。(2)师:谁能依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减法算式题?(101=9)(3)师:10表示什么?(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表示什么?(1只小鸡在桥上)9表示什么?(9只小鸡在草地上)(4)师:谁还能依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9=1)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5)师:这两道题中有什么隐私呢?
5、小结:原来这两道算式都有数字10、1、9,最大数排在最前面,等号前后的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算式仍旧成立。2、学习其次组算式102=8和108=2。(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鸭子,有2只蓝色的鸭子,还剩下8只黄色的鸭子)(2)师:谁能依据鸭子颜色的不同列出一道减法算式?(102=8)。(3)师:谁能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8=2)。(4)小结: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两道不一样的减法算式题。3、学习第三组算式103=7和107=3。(1)师:走的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吧!看,好多鸟呀!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
6、的意思?(2)师: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103=7)。(3)师:看到10、3、7这三个数字,谁能列出另一道的减法算式题?(107=3)。4、学习第四组减法算式104=6和106=4。(1)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2)师:用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4=6)。(3)师:看到10、4、6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谁来试一试?(106=4)。5、学习第五组算式:105=5。(1)师:羊村到了,谁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草地上一共有10只懒羊羊,5只在吃东西,5只不在吃东西)。(2)师: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5=5
7、)。(3)师:10,5,5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前面一个5和后面一个5分别表示什么)。(4)师:这个算式等号前后的数字一样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那它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三、嬉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2)师:你们情愿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四、玩一玩嬉戏,复习10以内加减。活动反思:在学习完10以内的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学问呈现方式越来越熟识,越来越喜爱了。我深深相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爱好,扩展思维的空间。大班
8、数学公开课教案3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索、解答。其次,支配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其次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嬉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订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肯定成正比。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肯定成正比。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
9、系。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嬉戏的乐趣。1、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肯定成正比。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分类探讨分类嬉戏排序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阅历。(1)在数学区中供应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2、通过探讨确定区分轻重的方法。(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探讨用手掂量和用天平
10、哪种方法更好。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索,解答其中的缘由。4、通过嬉戏理解大的东西不肯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肯定是轻的。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4活动目标:1、相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2、尝试用自
11、己的语言讲解并描述三幅图的意思。3、用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5、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活动打算:阅历打算: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物质打算: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活动过程:1、小螃蟹吐泡泡。老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视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激励幼儿讲解并描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启发幼儿思索: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
12、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老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泡泡变变变。老师请幼儿视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老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激励幼儿将事情讲解并描述清晰。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3、小组操作活动。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细致视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
13、理解加法的意义。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细致视察三幅图,理解其次幅图的改变。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4、看图说算式。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解并描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当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化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和视野。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观看时钟的整点与半点,并尝摸索索出其规律。2、培育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
14、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3、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相识实力。4、引发幼儿学习的爱好。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嬉戏的乐趣。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相识整点与半点,并驾驭其规律。难点:能够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学会珍惜时间。活动打算:1、物质打算:ppt;幼儿一日生活照片;自制时钟卡片。2、阅历打算:幼儿对时针、分针有肯定的了解。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音乐导入:时间像小马车请幼儿入场。2、小挚友们,大家好!今日,王老师给小挚友们带来了一个好挚友。这个好挚友信任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是谁呢?(二)图文共读1、激励幼儿视察时钟钟面,大胆说出时钟钟面的特点。师:“小挚友们细致视察,你发觉时钟的钟
15、面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发觉时钟上一共有12个数字;时针、分针、秒针以及其特点。)2、帮助幼儿回忆时针、分针的不同点。师:“小挚友们都发觉了时钟上有分针和时针,那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呢?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引导幼儿说出长短、粗细的不同特征)(三)相识整点1、通过展示部分幼儿一日生活照片感受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幼儿探究的愿望。2、相识整点(1)老师通过ppt引导幼儿学会相识整点。(2)老师通过各种时钟激励幼儿尝摸索索出整点时间的规律。规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3、请你试一试(1)老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整点,请幼儿主动参加,说出时间。(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整点,小组竞
16、赛看谁先说出时间。(四)相识半点1、老师引导幼儿视察半点的时钟与整点时钟的不同,激励幼儿尝摸索索出半点时间的规律。师:“刚才我们相识了整点,小挚友们细致看这个时钟的分针和刚才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6)2、帮助幼儿梳理清晰:半点的时候,时针指向两数字中间时,算数字小的时间。规律: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半。3、请你试一试(1)老师利用实物钟表出示各种半点,请幼儿主动参加,说出时间。(2)请幼儿当小老师随意拨出半点,小组竞赛看谁先说出时间。(五)回顾梳理小组合作嬉戏:请你来帮忙师:“这些时间,小挚友都在做什么事情呢?王老师有点儿糊涂了。请你赶快帮帮我吧!”1、老师分别出示时
17、间,小组进行探讨。(时间5分钟)2、小组共享结果。激励幼儿大胆表现,激励幼儿运用数学阅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老师总结,并帮助幼儿体会时钟的重要性;培育幼儿学会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活动反思: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当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化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阅历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好玩。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6活动目标:1、发觉递增递减排序规律,会接
18、着往下排,并说出理由。2、发觉生活中序列的规律美。活动打算:1、阅历打算:已经学过其它排序规律(如:ABAB、ABBABB)2、物质打算:(1)老师材料:运动场图;序列图一(递增)、序列图二(递减);规律图谱(2)幼儿分组操作材料:排序底卡、菠萝、桃子、橘子、等各种水果图片;制作奖品用的材料、规律提示卡活动过程: 一、观看运动场的布置,感受规律美,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引:果园里实行水果娃娃运动会了,我们去看看运动场的布置吧!1、视察红绿旗、大小气球的排列依次,幼儿找出规律。2、师:这种按物体的不同的特征有规律的排列,真美!二、幼儿操作,初步学习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引:运动会快起先了,水果娃娃
19、打算入场了,你们瞧(一)探究递增规律排列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ABBABBB2、请幼儿依据图一的依次,接着往下排。3、共享沟通:你是按什么依次排的?4、师: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增加的叫递增。(二)探究递减规律排列1、出示图二,引导幼儿找出规律:ABBBBBABBBBABBB2、请幼儿依据图二的依次,用新材料让幼儿按递减规律排列。3、共享沟通:你是按什么依次排的?4、师:两个物体,其中一个物体的数量不变,另一个物体后面的比前面都多一个,这样逐一逐一削减的叫递减。三、发觉运动场环境创设的规律美,引:小挚友,运动员要经过三条小路
20、,才能到达竞赛地点,我们去看看。1、出示三条路的图片,幼儿视察推断。问题:哪一条路是递增规律排列的,哪一条是按递减规律排列的?2、另一条特殊的路(有递增又有递减,如:ABBBBBAABBBBAAABBBAAAABBAAAAAB)师:按规律排序的方法真多呀,小挚友只要仔细视察、比较,在我们生活中就会发觉许多各种各样的规律美,让我们以后渐渐去找寻吧。四、分组操作活动,接着学习根据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引:立刻要给运动远颁奖了,可是马虎的果园老板还没打算好呢?小挚友一起来制作奖品吧!(一)介绍分组材料以及操作要求1组:用两种颜色的纸条做彩链。2组:用两种长短不同的吸管制作手链3组:两种形态的木珠制作项
21、链操作要求:请小挚友选择一种材料,可以根据这种逐一逐一增加的递增方法,或者逐一逐一削减的递减方法,也可以同时有递增又有递减的方法,制作漂亮的奖品,好吗?(二)幼儿自选一组材料,老师重点视察幼儿是否根据递增递减规律来排列的。结束语:让我们把作品拿到区域里,在分区时,再和同伴一起来共享观赏,好吗?五、延长活动区域活动:将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到数学区,让幼儿接着练习按递增递减的规律排序。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视察家里或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活动目标:1.学习将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2.初步理解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3.增加幼儿操作活动的爱好,发展幼儿的思维、
22、视察、比较的推断实力。4.培育幼儿对数字的相识实力。5.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活动重点:理解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活动打算:1.课件。2.种子排队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3.海洋球和乒乓球若干个。活动过程:一、相识种子。(2分钟)(一)出示状元豆、黄豆、红豆图片,引导幼儿视察。师:今日,熊博士带来了一些豆子,请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这些豆子叫什么名字?它们的大小,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二)激励幼儿自由视察,主动与同伴沟通自己的看法。(三)小结:状元豆是多色的,最大;黄豆是黄色的,比较大;红豆是红色的,最小。二、种子排队。(一)第一次探究活动:感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数学 公开 教案 最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