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阅读ppt课件.ppt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 1.有些东西,并不是越浓越好,要恰到好处。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2.只要你自己不倒,别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却不能阻止你满面灰尘遍体伤痕地站起来。 3.“感动”最望文生义、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感情动了起来。你的眼睛会蒸腾出温热的霞光,你的听觉会察觉远古的微响,你的内心像有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越过,它纤细而奔跑的影子惊扰了你,思维的树叶久久还在摇曳,你的手会不由自主地出汗,好像无意中捡到了天堂的房卡,你的足弓会轻轻地弹起,似乎想如赤脚的祖先一般奔跑在高原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分类 1.文化 2民俗 3文学 4.艺术鉴赏 5.美学 6.建筑 7.科学
2、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时间分配 1.略读3秒有题目看题目,无题目看首段主题词。(确定文章大体内容) 2.通读3分-运用“划词法”圈画文章要点。(明确出题点,为答题作充分准备) 3精读6分对照选项与原文,借助选项病因的设置特点,找到差别,合理推断。(通过选项与原文的横向对照和选项与选项之间的纵向对照,最终确定答案。)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注意点 1.出题与原文的顺序一致。 2.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态度。 3.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异同。 4.区分选项的常见易错点。 5.答案通常不一致的原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训练步骤 1.先看文章,后看选项-“划词法”。 2.先看选项,后看文章-“选项病因,反推技巧”。 3.文章不看,
3、只看选项-“平时训练使用,锤炼对文章独到敏锐的理解力。”“划词法”都划什么词?标志 1.注意可能“虚拟条件”的词。“一般情况下”“特殊条件下”“基本上”“相对来说”“理论上说”“从这个角度来说”等等。 2.注意可能“极端或绝对”的词。“唯一”“唯有”“根本原因”“直接导致”“肯定”“一定”“绝没有”“绝不可能”“完全”“只要-就”等等。 3.注意可能出现“因果”问题的词。“因为”“源于”“导致”“使得”等等。(1)强加因果 (2)因果倒置“划词法”都划什么词?标志 4.注意表示语气较重的.否定的词:不可能, 避免,否定动词等等。 5.注意表示特殊含义的动词:代替,改变,转折,超越等等。 6.注
4、意表示推测的词:“可见”“可以看出”“由此看来”等等。“划词法”都划什么词?标志 7.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人物,概念的词:“始于汉代”“取自于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梁思成”“中庸是指-”等等。 8.表示可能性,假设性的词:“如果”“大概”“也许”“可能”等等。 9.表示比较含义的词:“比”“对比”“强大反差”“难分伯仲”“更倾向于”“更”等等。“划词法”的强大运用:(一)划原文 (1)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应选项: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
5、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锲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
6、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对应选项:1题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1题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1题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3题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3)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
7、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对应选项2题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3题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4)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
8、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对应选项:2题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2题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
9、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3题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5)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2题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3题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划词法”的强大运用:(二)划选项课程总结 1.明确此题的做题要领-快速,准确,轻松。 2.看好划词法的强大作用-帮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准确率。 3.清晰原文与选项对照的店-关键词而并逐字逐句。 4.把我选项合理的推断与延伸-可能性而并非必然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