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质.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优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须要心中有教材,更须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相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爱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看法,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二、教学方
2、法:做到:“朴实有效”分数的初步相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许多的珍贵看法。在相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特别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老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肯定高效。三、老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老师在课堂中不再是肯定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
3、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老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老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阅历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老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须要老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艳丽的“花朵”。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启发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周长的含义,自己去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寻求策略、尝试计算、沟通、探讨,自己找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沟通各自的算法,老师允许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较好地培育了学生的视察、比
4、较和分析推理实力。每个环节都是学生个体自主参加、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合作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发展。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索时间,对问题进行探究、尝试、探讨、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更详细的感受,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发觉者、探讨者、探究者,品尝到胜利的喜悦。课伊始,让学生带着做花边至少须要多少边框料这个问题,绽开求周长策略的探究,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法,老师没有简洁地加以确定或否定,而是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其可行性加以思索、比较和取舍。在策略的比较中,促进了学生认知实力的发展。接着,学生自主量一量,算一算,在沟通算法时,充分
5、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相互补充,使思维得到共同提高。到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的思维迸出了火花,培育了学生的迁移类推实力。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老师应依据学生的详细状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建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为了给学生供应充分自由的思索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育创建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建性地支配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激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打算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
6、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精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相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觉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加测量活动的热忱特殊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化地思索问题。通过今日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加活动的“热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验、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学问的学习重要得多,“学问易忘,实力永存”;“学生”应当在
7、老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爱好、学习实力的培育,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一天的时间就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和教学的。1、重情境创设:创设情境,质疑引入:出示12时的钟面,让学生猜一猜12时老师在做什么?为什么都是12时,老师做的事却不同?从而明确一天有两个12时,一个是中午12时,一个是晚上12时,也就是一天的时间,时针要在钟面上走2圈,也就是24时。2、重难点突破把握关键:教学新课时,让学生视察课件演示一天的改变,并说出几个时刻,这个时刻你在做什么?让学生初步
8、感受一天的改变。 让学生明白晚上12时就是0时,它是一天的起点,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的全过程,知道了24时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起先,24时就是0时,再通过教具演示,建立一般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再让学生运用学具钟面,在钟面上标出24时计时法,使学生对24时有了深刻的体验。再引导学生视察、比较24时记时法和一般时记时法的区分。引导学生把一般记时法转化成24时记时法,把24记时法转化成一般记时法的方法。通过视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究出了24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觉了一般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分。3、重生活与数学相结合:设计练习,让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在
9、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巩固了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转换。在教学中,我还重视培育学生完整的表述和学会运用数学语言。学生会依据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在表述时间时会产生不规范现象。如:把7时说成7点,8时半说成8点半。我立即给学生以引导,“在数学上,我们要说成“7时或者8时半。”学生的规范的数学用语得到了强化。不足之处:在教学24时是一天的结束,也是新的一天的起先,没有结合当天来说一说:20号晚上的12时,也就是24时,是20号的结束,也是21号的起先,21号的0时。假如强指出学生会更加明确。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计算教学是很枯燥的教学内容,但又是在教学中必不行少的一个内容。计算能帮助人们解决
10、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需驾驭的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详细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计算的作用。如何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忱,又如何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沟通已有学问和新学问之间的联系呢?执教了口算乘法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熬炼学生、激励学生,让它们在课堂上主动参加,充分思索,激发思维,欢乐收获。一、 在生活情景中发觉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复习之后,去游乐园玩是孩子们熟识和喜爱的生活情景,所以我设计了带孩子去游乐园玩的环节。不过我在出示主题图后干脆给学生抛出例1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爱好,继而学习新知。二、给学生供应充分的思维空间,发
11、挥空间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课堂上,我尽量把同学们思维之花都引发出来,让他们大胆地想,尽量地说,让学生自己主动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结果,在课堂上,我给了学生很宽松的思索环境和空间,激励他们多想,多说,对说得好,想得透的同学赐予了充分的确定与表扬三、信任学生的实力,依据学生已有学问阅历,充溢课堂学习内容由于学生有了肯定的学问基础和阅历,口算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洁,因此本节课学习了口算之后,我又加上了例2估算的学问,是课堂内容更加充溢,提高教学效率。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完全有实力完成学习任务四、给学生一个跳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驾驭学习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
12、后的学习中去。本节课的学问很简单弄懂,但是如何体现新理念,如何让学生真正驾驭有用的学问,培育学生的学习实力呢?可以让学生学会口算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索得出同类推的方法进行口算,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迁移方法。在最终的拓展练习中我提出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算式有哪些?你可以写出几个?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学生只要能运用今日新学的学问列出算式就是一种进步,而优生不仅是要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还要运用一些简洁的概率,就是让学生思索:怎样才能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且还要满意题目中的全部条件。五、值得留意的问题1、课堂上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是犯了错。在
13、教学时,激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不要担忧学生出错。许多时候学生出错也是一个教学契机。如在练习时出现5006=300.正可以利用这个题提示学生计算时也会计算出0,所以这个题应当等于3000。2、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维,尽管是善意的点拨。在学习估算的时候,出示298,问要想知道够不够,怎么办?、298我们没有学过呀等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想到用估算的方法。在教学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用30去乘8等于240,其实这是特别好的一个教学契机,但是我还是过于拘泥于教案的设计,非要让学生说出估算两个字,有点儿限制了孩子的思维。这时可以在学生说完后问其他学生他怎么用30去乘呢?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从而引出把29估成30
14、这一学问点。3、加强估算方法的训练,理解算法从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习惯把三位数估成几百几十的数,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还没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进位乘法,导致错题许多,所以我们现在先把三位数估成整百数。虽然课堂上让学生练习把一个数估成整百数,但仍有学生不娴熟,因此在教学与联系时应接着提示学生。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注意加强学生的体验,强调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即分一分的实践活动),经验从“随意分” 到“平均分”的
15、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依据要求把一些详细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份是多少。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有以下收获与不足。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对学问的渴求,使他们享受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喜悦。这节课一起先,我以故事引出问题:猴妈妈要把8个桃子全部分给他的两个猴宝宝,有几种分法?请大家用圆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学生很情愿动手分),通过全班沟通,列出各种分法。接着问:你认为哪种分法能让两个猴宝宝都满足?说出你的想法。(每个猴宝宝分到的桃子一样多)2、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体验平均分的意义。教化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相识既不发生于主体,也不发生于客体,而发生于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活动之中。“
16、平均分”的相识,是小学生学习除法的起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我引导学生参加到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当中,谆谆教导,从一个总数分成2份到多份,从“随意分”到“分到同样多。” 在参加这些操作活动的过程中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好,还帮助学生体验理解了数学学问,即“平均分”的相识。3.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与沟通,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在“小猫分鱼”的活动中,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帮助小猫解决“12条鱼,4只小猫想分到同样多的鱼,每只小猫分到几条呢?”小组4位同学分别扮演4只小猫、用12根小棒代替鱼,动手分一分,分好后,派代表汇报是怎么分的,(即沟通分的过程,说出不同的想法)
17、,得到什么结果。感受分法的多样化与答案的统一性 。这既敬重了学生生活阅历、认知特点等的差异,又为学生展示特性供应了较为广袤的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然后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分鱼的过程和结果。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为成为优秀的数学老师而努力。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第一节课是毫米,分米的相识,我们几个商议试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教学。说实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对我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我必需对这种模式有新的相识和重视。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须要我们更
18、加下功夫才能不断探究,不断探讨,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创建性地发展它,成为自己的、新的教学方法。刚起先我们得一步一步的来,我们要先来细心设置预习作业,指导学生怎样去看书,怎样思索问题。“先学”不是让学生自由、随意、单纯地看书,而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学。老师首先了解学习目标,而后老师依据学习目标提出一些问题,刚起先让学生有一个扶手,必要时还要进行学前指导,布置给学生自学相关的内容。课堂上的“后教”,是学生在充分自学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通过老师巡问,驾驭学生的自学状况,在学生自学以后,老师能够发觉学生通过小组探讨,质疑问难,相互沟通等
19、方式自己处理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之间相互的合作,相互帮助,达到了共同提高。往往有一些问题是说起来简洁做起来难,在采纳“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学时,有时感觉手忙脚乱,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解决。说明自己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熟,须要接着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把它溶化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8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纳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集中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驾驭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独立思索探讨沟通等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学 反思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