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汇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洁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2他培育学生的试验实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试验。3、情愿与同学沟通运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讨斜面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打算:简洁机械试验盒、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2课时一、导入谈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既简洁又省力的方法,是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洁的机械斜面。(板书课题:斜坡
2、的科学)二、探讨斜面的作用1、探讨: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2、感受:把一个物体提高到肯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由什么不同。3、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1)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2)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3)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我们小组的猜想是 。4、设计试验方案,分小组开展试验。把木块立在桌上,将木板(光滑面朝上)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每组滚轮用测力计把它提起,视察用多少力?把滚动的圆木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对上滚动,速
3、度要慢、匀,视察用多少力?刚好记录好有关数据。5、分析整理。6、汇报沟通试验结果。其次课时三、把斜面“卷”起来1、照图做一做,看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2、探讨沟通:(1)分析两图中蚂蚁爬行的路途由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卷起来的斜面由什么优点?3、画出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4、沟通本组的发觉。四、斜面的应用1、多媒体课件出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分析。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实例?板书设计:4、斜坡的科学斜面能省力斜面不省距离斜面越长越省力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很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若冰缩的性质,
4、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有些固体和液体在肯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过程与方法:1、设计简洁操作的试验活动,有效地视察金属固体体积改变的现象。2、正确运用酒精灯给物体快速加热。情感、看法、价值观:1、对探究各种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表现出更浓的爱好。教学重点设计试验视察金属固体体积改变的现象。教学难点设计试验视察金属固体体积改变的现象。教学打算为每组打算:酒精灯、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垫圈(钢丝条)、 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等;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视察铜球的热胀冷缩现象1、我们知道了液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你还想知道什么?究竟固体会不会热胀冷缩,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试验来验证一下。2、老师
5、出示试验材料:这里有一个铜球,这里还有一个金属环,铜球刚好能通过金属环。我们就用这个装置来做试验。3、你们认为这个试验应当怎样做?依据什么现象知道固体的金属球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小结:通过试验我们发觉铜球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预设:通过分析材料,引导学生思索试验的方法,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试验,但要给学生打算棉质的手套、大量冷水等,在这个活动中还要特殊强调运用酒精灯和不行干脆触摸加热后的铜球等平安问题。)二、视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现象、小结:我们发觉金属垫片和钢丝条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视察铜球的探讨和实践,让学生尝试去视察其他金属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让他们依据视察材料思索、探讨、设计
6、试验方法,老师只要稍作提示,学生们可以想出各种有效的视察方法来)三、金属热胀冷缩吗1、师:铜球和钢条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是不是全部的金属都会热胀冷缩呢?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对之前所视察到的一个个单个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相识做个提升,须要组织学生加顾一系列视察试验的现象 ,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板书设计金属热胀冷缩吗铜、钢. 大多数金属 热胀冷缩(锑 、铋 - 热缩冷胀)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3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觉自行车的传动方式。2、能够通过视察和试验发觉一些传动装置
7、的结构和作用。3、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4、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学问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2、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3、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4、相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探讨活动。2、能够留心视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教学打算: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2、沟通。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4、重点视察现代自行车。5、让学生沟通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6、老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二、探究和调查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
8、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2、展示、沟通示意图。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4、展示制作的模型。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6、让学生说明,链条传动须要哪些基本构件。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8、假如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洁机械吗?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分。12、视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分)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三、回顾和说明1、探讨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4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须要水和
9、相宜的温度。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情感、看法、价值观:相识到对比试验、严格限制试验、重复试验的重要性。通过试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须要水和相宜的温度。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一、沟通试验中的发觉: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试验信息:1、老师分发试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试验小组的试验信息。2、分析试验信息:(1)试验组和比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试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试验结论和我们试验前的揣测一样吗?三、沟通试验信息:1、仔细听取其他不同试验小组介绍他们的试验方法和获得的
10、信息。2、和其他的小组沟通,了解他们在试验中有什么发觉,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说明试验结果的。3、汇合全班同学的试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须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四、种植绿豆芽: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3、预料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视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水分。一般需汲取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
11、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足够的氧气。3、视察绿豆芽的生长科学概念:植物的生长须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变更的时候,植物具有肯定的适应环境的实力。过程与方法:设计绿豆芽生长须要阳光的试验,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视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情感、看法、价值观:意思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设计对比试验。在设计对比试验中严格限制变量,并留意收集试验数据用事实说话。一、沟通试验中的发觉: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探讨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老师随机板书。二、试验一:绿豆芽生长须要阳光吗
12、?1、探讨: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须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须要阳光吗?2、该怎样来设计对比试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变更哪些条件?不变更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须要一样多吗?(3)变更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试验方案,沟通。4、供应试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视察记录。(采纳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试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试验,让学生进行视察。老师介绍试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潮湿。2、探讨: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
13、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想?细致视察还有什么发觉?3、概括:植物的生长须要肯定的环境,当环境变更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改变。四、视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常还望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4、蚯蚓的选择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须要肯定的环境条件。过程与方法:驾驭对比试验的方法。情感、看法、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设计对比试验。在设计对比试验中严格限制变量,并留意收集试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
14、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一、谈话导入: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爱怎样的环境?2、学生自由发表。二、试验一:蚯蚓喜爱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探讨蚯蚓喜爱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试验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试验,并留意限制条件。3、出示试验器材,探讨试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爱护蚯蚓,便利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视察和记录。(5)再做2次。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试验材料,
15、学生试验,老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沟通,概括:蚯蚓喜爱黑暗的环境。三、试验二:蚯蚓喜爱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1、过渡:那么,蚯蚓喜爱干燥还是潮湿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试验。2、学生设计试验,自由发表。3、老师随机出示材料,在沟通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试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潮湿。(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视察,记录。(4)再做2次。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试验材料,学生试验,老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沟通,概括:蚯蚓喜爱潮湿的环境。四、动物对环境的须要和适应: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
16、怎样的生活环境?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爱生活在肯定的环境里。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5教学内容:古诗西湖二首教学目标:流畅地朗读背诵古诗,了解大明湖景观。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实力和搜集、处理资料的实力。教才学情分析:该诗对学生有肯定的吸引力,该湖也很美诱引学生一睹为快,利于学生细细学习。教学难点重点: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教学方法:观赏学习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光盘、资料卡、投影仪教学过程:1、教学“诗画览胜”部分,师
17、生共同学习西湖二首古诗的诗意,领会古诗语言的魅力。重点讲解“蓬瀛、桴、槎、旷荡”等词语。2、学生自学“温馨点击”部分,。(1)学生自读,借助工具书学习。(2)老师帮助学生对景色特点产生一些理性的相识。3、学习“活动广角”部分(1)教流学生对景点的相识,激发他们酷爱大自然的情感。(2)搜集有关济南大明湖的资料,比一比,谁搜集的最多最丰富。4、总结评价阶段(1)生自我总结,谈自己的真实感受。(2)师表扬主动发言的优秀学生。板书设计:大明湖湖面平随苇岸长,碧天埀影入晴光。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影燕坐。沧海桴浮成旷荡,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6教学目标:过程与
18、方法1.能够通过视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2.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3.会做轮轴省力的试验。学问与技能1.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2.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试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2.留心视察和探讨身边的简洁机械。教学重难点:能够就轮轴的作用提出疑问;会做轮轴省力的试验。教学打算:演示器材:汽车资料课件、汽车模型、扳手、螺丝刀、打蛋器、钥匙、辘轳、游船图片及简洁运动示意图。分组试验器材:简洁机械试验盒、弹簧秤、钩码、细圆木棒、大小不同的塑料饮料瓶、螺丝钉、木块、扳手、试验记录表等。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引入
19、课题1、操作竞赛:选择合适的工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可以又轻松又快速地把螺丝钉拧进木头里。2、沟通:获奖小组沟通操作方法并试着说明其中的道理。自己是怎么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二、视察实物,相识轮轴1、谈话:谁对汽车方向盘比较熟识,请给大家介绍一下。2、出示汽车方向盘的图片,视察分析:汽车方向盘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是怎么连接的?3、观看录像:驾驶员是如何操纵方向盘变更运动方向的?4、沟通视察收获。5、小结:汽车方向盘分为两部分,一个大轮子和一根长轴;轮固定在长轴的一端;当我们转动轮时,长轴也跟着转动,并将运动传递给其他机械。6、讲解: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轮轴。
20、三、制作轮轴,探讨作用1、学习运用简易材料制作一个轮轴。方法1:利用工具箱供应的材料,由大滑轮 盘、小滑轮 盘组装而成。方法2:依据教材供应的方法。2、演示各组制作的轮轴并设疑:运用轮轴能够省力吗?3、提出假设,设计试验。4、分组试验,探讨轮轴的作用。将轮轴悬挂在铁架台上,将细绳穿过轮和轴;用弹簧秤在轮轴上提起两个钩码,视察读数;换更大的轮 盘,重新测量所须要的力;换钩码数量,测须要的力。5、老师巡察指导,督促学生作好试验记录。6、汇报试验现象,沟通试验收获。7、小结:轮轴能省力。省力的多少,和轮与轴的大小比例有关。8、探讨探讨:为什么运用轮轴能够省力?假如把轮轴比作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哪里?
21、动力点在哪里?阻力点在哪里?依据杠杆原理,说明一下运用轮轴为什么能够省力。9、小结: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点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是动力,动力作用的点在轮的边缘上,叫动力点;作用在轴上的力是阻力,阻力作用的点在轴的圆盘边缘上,叫阻力点。因为轮的半径总是大于轴的半径,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总是小于轴所负荷的力,所以运用轮轴能够省力。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10、说明:为什么再大的汽车,只要驾驶员轻轻地转动方向盘就能变更它的方向?四、实践操作,迁移扩展(视察课P9插图,小组探讨,大组汇报)这个器械的轮是什么?轴是什么?这个器械如何运用更省力?板书:拧螺丝钉的学问轮轴的作用:1、省
22、力。2、轮与轴的半径大小比例越大,就越省力。课后小节: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7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驾驭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形地貌。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 做河流试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视察河流试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说明。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相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改变着的;培育对土壤的感情,相识爱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做河流试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学难点:视察河流试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试验结果,并对试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说明。教学打算:
23、潮湿、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1你知道有哪些大的河流?家乡有哪些河流?这些河流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学生探讨沟通.2老师小结后讲解:河流一般是由冰雪溶化形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合而成的。当流水漫过地表时,会形成细小的水流和沟壑,这些细小的水流会渐渐形成溪流并汇成河流,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3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那么河流对土地又会有什么影响呢?4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24、。板书课题)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影响1河流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2假如河流从坎坷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携带的泥沙会怎样呢?回忆沉积试验,观看课本60页插图。3学生做试验。打算试验装置:留意空出盒的1/3不要装土。视察无河水流过的“河道”,在记录纸上画出河道的形态,把它的宽度、深度标记在图上,并用不同、 的符号分别标记水流速度、水流速度慢有土沉积的地方。推想:当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流速大,什么地方流速小,什么地方会发生侵蚀,什么地方会发生沉积?在河道上登记自己的推想,用虚线标出。学生动手试验。留意:在向“河流”注水时,肯定要检查出水口是否正对“河道”,试一试,流出的水是不是正好流入“河
25、道”中。确保无误后,才能正式向“河道” 注水。注水一起先,要保持杯子中的水始终是满的。在试验盒的出水口,肯定要用较大的容器接住流下来的水。为了让效果明显,视察得更清晰,可以让试验视察的时间长一些,也就是说在一瓶水流完后,再接着倒一瓶水。视察河水流淌速度的改变,留意河水的什么地方被侵蚀了?什么地方会有土沉积下来?4小组沟通、探讨。5全班沟通、汇报结果。6老师小结。三、侵蚀和沉积形成的地形地貌1思索:为什么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学生探讨回答。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老师出示相关图片或课件。四、课外拓展活动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气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请课后阅
26、读单元资料库,了解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8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过程与方法: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改变。2、设计试验,视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改变。情感、看法、价值观:乐于发觉新的问题,情愿主动探究。教学重点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改变;2、设计试验,视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改变教学难点探讨水受热上浮的缘由教学打算为每组打算: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2、师生沟通。(
27、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探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细致视察冷水袋的改变。2、依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说明。3、小组探讨,谁的说明更有劝服力。(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说明或推想。)4、全班沟通。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说明?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缘由做出自己的推想。(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索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缘由,最终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状况下体积的改变引起了水袋的沉浮。)三、探讨水受热
28、上浮的缘由1、探讨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改变。2、探讨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改变。3、分析整理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我们视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给冷水加热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9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改变叫做热胀冷缩。过程与方法:1、改进试验以达到更好的试验效果。2、用科学学问说明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教学重点经验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试验装置,使之能供应明显可见的试验现象。通过试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打算 为每组打算
29、: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为全班打算: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改变的视察视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改变老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通过试验学生不能清晰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晰地视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改变)探讨:清晰地视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改变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推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供应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试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改变吗?等会请小组探讨一下,并思索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
30、供应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探讨、完善试验方案。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师:我们通过试验发觉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改变,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试验时我们视察什么?(学生简洁说明)5、学生试验。6、小组汇报试验状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活动二:视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供应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爱好的一种来试验。用同样的方法来试验,视察和水的试验现象有
31、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学生选择液体来试验。4、小组汇报试验状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试验?试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有了水热胀冷缩试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试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试验视察点,理清试验的思路。)5、归纳总结: 通过试验,我们发觉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选择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觉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缘由呢?(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相识。)板书设计液体
32、的热胀冷缩水醋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果汁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牛奶液体 热胀冷缩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10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多种方法视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2、用文字或图画进行描述和沟通。3、尝试用“模型”说明现象。情感、看法、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更浓的探究爱好。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视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教学难点视察空气体积改变的方法设计、用“模型”说明热胀冷缩现象教学打算为每组打算:烧瓶、L型玻璃管;热水、常温水、冰水;锥形瓶,气球、红墨水。教学过程一、视察空气是否热胀冷缩1、引入水和很多液体都
33、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是否也会热胀冷缩呢?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空气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会怎样改变?(学生探讨推想)2、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改变探讨师:空气是流淌的,又是看不见的,我们如何试验才能清晰地看到空气受热受冷后体积的改变呢?(1)学生分组探讨,设计试验方案(2)沟通试验方案,确定方法。(3)分组试验,老师巡察指导。(4)沟通、探讨。(5)小结:通过试验我们发觉: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预设: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特别明显,同时也能比较出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区分)二、怎么说明热胀冷缩现象1、 师:温度变了,水和空气的体积都会发生改变,这是怎么回事?当我们紧挨着站在教室中
34、间,和每个人都起劲地在教室里跳动时,哪种状况下占据的空间大?2、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嬉戏。3、沟通:从嬉戏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预设:这个嬉戏指向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本质说明,学生只有实践、体验过了,才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所在。)板书设计空气的热胀冷缩受热 体积胀大空气 热胀冷缩受冷 体积缩小。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11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搜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事例说明杠杆的作用。2、会做杠杆原理的探究试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说明。学问与技能:1、知道杠杆是可以围绕固定点转动并提升重物的撬棒。2、知道运用杠杆时的三种状况:省力、便利、平衡。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喜爱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35、,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2、留心四周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运用和探讨。教学重难点:做杠杆原理的探究试验,并依据数据对杠杆原理进行说明。教学打算1、老师打算:演示试验器材:果糖罐头、螺丝刀、一根比较牢固且长的木棍、支撑用的木墩;分组试验器材:简洁机械试验盒、杠杆尺、铁架台、钩码、弹簧秤等。2、学生打算:铅笔、硬币、尺子,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剪刀、钳子、镊子、开瓶器等)。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探讨主题1、谈话:老师须要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现在我打不开罐头。你们谁能帮助我?起先不供应任何工具,让学生干脆用手开;假如打不开,再问学生是否须要什么工具来帮忙。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
36、验。3、提问:假如现在要你移动的不是罐头的盖子而是一块你根本搬不动的大石头,你怎么办?(学生探讨并发表看法)4、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运用的最为简洁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立了金字塔。5、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二、相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功能1、谈话: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所以要构成一个杠杆,必需有哪些材料?(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硬棒。)2、老师画杠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示意图分析,相识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
37、等。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视察发觉了什么。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视察结果。预料:假如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做测试,并记录结果。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旧保持平衡,试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找寻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4、分析探讨试验数据。通过试验你有什么收获?5、探讨:杠杆是否都省力?杠杆在什么状况下省力?在什么状况下费劲?在什么状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劲?(作简洁示意图表示。)三、巩固应用、拓展延长1、认一认大家带来的工具,你
38、知道是怎么运用的吗?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手推车、夹壳器、园艺剪刀等。)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劲的杠杆?为什么费劲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运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便利。)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劲?(天平、跷跷板)3、视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劲的?4、探讨: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四、课后小结: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12一、教学目标1、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试验探讨。2、能从探讨结果中发觉新的探讨问
39、题。3、能通过探讨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4、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二、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试验方案。难点:同重点。三、课前打算豆种、布、等配套试验材料。四、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活动起先到撰写试验方案部分。其次课时,完成沟通及总结部分。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二)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1、让学生绽开探讨。2、学生汇报探讨的结果。3、学生分小组视察老师事先打算好的种子。4、学生进行猜想。5、学生设计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1) 学生制订试验方案。(2) 学生沟通各自的试验方案。(3) 学生对试验现象进行说明。(4) 归纳小结。6、让学生提出还想探讨的问题。7、让学生阅读 “科学在线”的内容。(三)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六、板书设计1、小苗的诞生适当的水分适当的气温阳光2、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一、 教学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2、能正确运用试验法探讨三种土壤的渗水实力,从而推想出三种土壤的保水实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