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范文.docx
《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范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1一、说教材及学情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中,分数的意义非常重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决的基础。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相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很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学问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状况,我确立该课
2、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学问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2、实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育学生的实践、视察及创新实力和口头表达实力。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二、说教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验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验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驾驭基本的数学学问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因此,在教
3、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协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视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加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视察、操作、口头表达等实力得以培育,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加。在教学中主要采纳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加相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建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三、说
4、教学流程:(一)嬉戏导入,激发爱好做“说一不二”嬉戏(1)2块橡皮泥:1+1=? 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2)5块糖:你猜2+3=?2+3怎么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3)50+50=?反应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通过嬉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习分数的爱好,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阅历,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二)动手操作,创建分数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 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
5、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建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建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建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沟通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建的分数。(课件)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纳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老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
6、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建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建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肯定会创建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其次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老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索,在学生辩解、沟通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化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在上一环节胜利教学之后老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
7、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终借助一组练习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4、奇妙练习,强化意义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老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
8、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肯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建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索,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化思想与现代教化技术的有机融合。(四)反馈练习
9、,拓展创新这一环节,老师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刚好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驾驭学问,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对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胜利,我设计下列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3、嬉戏“夺红旗”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
10、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育了学生思维的广袤性、敏捷性。(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相识,关于分数还有许多许多的学问哪!同学们课下接着去学习、去探究吧!”老师将学生的学习爱好延长到了下节课。小学数学一等奖说课稿2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圆的相识”是九年义务教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圆”中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圆的相识”是在学生直观相识圆和已经较系统地相识了平面上直线
11、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习曲线图形的起先。它与“圆的周长和面积”、“轴对称图形”的学习关系非常亲密。所以正确树立圆的表象,驾驭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首要任务。(三)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相识特点、年龄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相识圆,驾驭圆的特征;理解和驾驭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使学生通过视察、猜想、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相识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究实力。(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驾驭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因为这是今后系统地学习“圆”的学问的重要基础。二、说教法、学法依据教学内容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
12、认知规律,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1、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相识水平和认知规律,这节课采纳演示、操作等直观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老师的教具演示和学生的画、折、量等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足够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叙述操作过程,把感知经过思维转化为表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抽象概括出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思索问题,驾驭学问。相识圆的特征,探究求证圆的特征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会学习。(一)激趣:生活导入(西瓜、奥运五环)引出圆是平面图形。用圆的缘由是比球更直观,例举生活中的圆。(二)初步感知:
13、1、设疑引起思维冲突:直尺画圆(圆的特征)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2、通过看古人画圆、多媒体画圆、尝试画圆,师板演,二次画圆,总结圆规画圆(画圆步骤:定点、定长、旋转圆规)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变更。(三)相识半径老师想把刚才画圆的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画出来,应当从哪一点画到哪一点,用手指,可一画几条,多数。区分圆上、圆内、圆外。(四)相识直径让学生上来用直尺摆,还可以怎么摆,多数条,关键是什么。(五)相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让学生在自己的圆里,一条半径,再画一条、再画一条,通过量一量,得出半径有多数条,长度都相等,强调在同一个圆内,全部的半径相等。再通过量一量或折一折,半径、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
14、系,得出:D=2RR=D/2为什么有些圆大有些圆小,是不是你们的圆规质量有问题?定长确定大小,定点确定位置(六)巩固:找一找,哪些是直径,哪些是半径?注意对学生思维的培育,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七)拓展:生活中的圆的作用,车轮,把对圆的相识延长到点的轨迹,为后续学习作铺垫。这一练习的设计,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部就班的原则,意在学生对圆有了肯定的相识之后,就让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学问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时,出示多媒体课件,加以验证。学生主动思索、热忱高涨,学习爱好极大地被调动起来。这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励学生对新学问的探究,让学生在胜利中享受喜悦,增加信念,实现以学生发展为
15、本的目的。学生不仅相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画圆、而且驾驭了圆的特征,半径直径之间的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使学生从学问的积累和实力的发展走向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来思索问题,创建性思维得到了培育和发展。三、教学反思:我能按新课标的精神采纳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方式,并运用多媒体协助教学,创设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探究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我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热忱,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思索,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感受。充分发挥学生
16、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已有的学问阅历动身,以独立思索、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新知,同时在活动中培育学生互助、合作沟通的意识,老师仅仅作为一名“参加者、合作者”参加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每个教学环节紧凑,教学导语清楚、连贯能吸引学生。圆的相识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直线平面图形相识的扩展,是对曲线图形的初步相识本课的教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学习内容,加强操作实践,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注意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热忱,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发学习思索,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感受。简要归纳
17、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感爱好的车轮为什么做成圆,车轴放在轮的中心,让学生带着生活中问题学习数学学问,让学生视察图片、视察实物,最终引导学生概括圆的概念。整堂课始终处于现实背景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老师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原有相识,构建数学模型,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2、重视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让学生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学问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对圆的各部分相识中,还是对圆的特征的探究,老师都让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去进行自主探究发觉,获得圆的有关学问,驾驭圆的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一等奖 说课稿 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