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年度总结优质.docx
《扶贫年度总结优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年度总结优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扶贫年度总结扶贫年度总结 篇1今年,我办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扶贫办的关切指导下,始终以“一体两翼”为重点,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以贫困户为对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重点村为主战场,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加的原则,坚持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各方力气,形成扶贫攻坚合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广阔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在全省的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我县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县,并嘉奖资金3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现就一年来的扶贫开发工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抓争资争项,在注意壮大资金总量中加快扶贫开发进程我办始终把向上争
2、资争项工作当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仔细做好项目包装,主动与省、市扶贫办及其有关处(科)室领导常常保持联系,想方设法驾驭省、市各项资金的安排动向,做好争资争项工作。至12月底,已向上争取资金比20xx年净增 180万元,为历年来争取资金最多的一年,较好地保障了扶贫重点乡(镇)村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同时,争取将县就业培训中心列为市级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大大地便利了我县贫困劳动力参与劳动力培训转移,有力地加快了扶贫开发进程。二、抓管理,在注意规范中确保扶贫资金平安和效益今年以来,我办始终把规范资金管理和规范项目管理作为保证资金平安,发挥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的重
3、要环节来抓。一方面,规范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平安。针对扶贫资金管理中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根据国家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方法(试行)通知要求,于3月刚好出台了会昌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方法,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管理跟着资金走”的原则,突出把好资金审批关、资金拨付关和资金运用关,保证扶贫资金支配落实到项目上,确保发挥效益。另一方面,规范项目管理,提高扶贫资金效益。实施好项目是扶贫开发的立足点和根本,项目实施的好坏是扶贫资金效益的详细体现,是扶贫开发成效的总开关。为此,我办在项目管理中着力把好三关,即项目申报关、项目实施关和项目竣工验收关,确保项目申报精
4、确、项目实施质量合格,实现资金效益的最优、最大化。三、抓落实,在注意实效中实现新突破我办始终把抓落实作为工作的根本所在,坚持开拓创新抓落实、持之以恒抓落实、讲求效率抓落实,确保省、市布置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项工作有新的起色,实现新的突破。1、整村推动有新进展。一是仔细抓好20xx年扶贫重点村项目工程建设的收尾工作,对20xx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已顺当通过省、市的检查验收,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二是依托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并捆绑以工代赈、新村办、交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资金结合新农村建设,仔细抓好31个重点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和21个重点村项目建设工作。至目前,共支配村庄整
5、治、产业发展项目239个,新修和改造乡村马路79条136.8公里,其中硬化水泥马路46条77.5公里;1021户农户安装了自来水;620户农户改建了卫生厕所,新建公厕6处;建科技培训中心23处5344平方米;新建或修理水陂、水渠等水利设施6处(座);新修果业马路5公里;新(改、扩)建村小学校3所483平方米;架设输电线路2800米。较好地解决了重点村群众行路难、子女上学难、科技培训难、水利浇灌难、村民议事难等问题,村容村貌面貌一新,农夫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移民扶贫有新提高。我办通过一加强、两坚持、三到位、四注意、四结合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着力提高移民扶贫工作水平。今年省
6、、市支配的移民搬迁安排20xx年节慰问,全县党员干部共帮扶1550户贫困户资金16.9万元,有力地缓解了贫困户的贫困状况。5、贴息贷款有新进步。今年2月,我办牵头,联合县财政局、农信社下发了关于做好20xx年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的通知,抓好抓实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工作。目前,已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1862.5万元,贴息资金61.5万元,扶持了1589户农户发展脐橙、烤烟、生猪等种养产业。同时,还争取扶贫项目贷款681万元,贴息资金2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7,扶持九州种业、云顺木业和云顺实业3家公司发展壮大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优质稻制种和竹木等产业,实现农业可持性发展。6、产业扶贫有新突破。我办
7、利用扶贫到户贴息贷款主动扶持可干脆增收的种养产业,目前以脐橙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县新发展脐橙3100亩、烟叶3500亩、杂交稻制种3000亩、优质稻5000亩、生猪养殖2.1万头、无公害商品蔬菜1800亩、毛竹油茶各4000亩,初步形成了以脐橙、烟叶、优质稻、生猪等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和以蔬菜、毛竹、油茶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人均增收320元以上。四、抓作风,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塑造扶贫部门形象“打铁必需自身硬”,做好扶贫工作,关键在干部,重点在作风。为此,我办从制度入手,以强化考核为手段,先后出台了会议、学习、财务管理等九项工作制度和干职工岗位目标管理及干职工挂
8、片联系工作制度,要求干职工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要求干职工要深化基层、深化工作一线,深化到项目中去调查探讨,驾驭第一手资料,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目前,干职工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责任感得到加强,社会各界对扶贫办干职工评价进一步好转。今年,我办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与县委、县政府和市扶贫办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移民安置用地落实难。由于土地政策调整,给移民安置用地的落实增加了困难,特殊是集中安置点的用地更难;二是贴息到户贷款落实难。由于信贷责任终身追究制,使得真正的贫困户不符合金融部门的放贷条件而无法得到贷款
9、;三是劳动力转移培训落实难。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农村在家的剩余劳动力少,而培训基地又在县城,使劳动力培训增加了难度,质量难以提高。扶贫年度总结 篇220xx年以来,我镇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来抓,坚持“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百亿乳都和全域旅游两大战略重点,依托特色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为贫困户脱贫和贫困村退出供应了有力支撑。现将我镇20xx年度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任务完成状况(一)深化“菜单式”脱贫,强化产业支撑20xx年全镇1017户贫困户进行了点菜,分三批完成报账共计286.6626万元。其中,实施
10、特色种养业项目贫困户是268户,占全镇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40%;从事种植业发展548户,占全镇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81%;从事电商、其他产业的9户,占全镇20x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中的1%。共计发展烤烟 169 亩,核桃551.05亩,养猪256头,鸡2910只,羊3234只、牛357头、马137匹,蔬菜200亩,向日葵80亩、苹果25亩、油菜200亩、药材19亩、苗木1亩、葡萄31.2亩、秋杂粮40亩、蜂716箱等,经营小吃1户 ,电商1户,木器加工1户、自主创业7户。户均受益2641.71元,比上年增加237.6元。20xx年脱贫户发展产业361户;20xx年脱贫户发
11、展产业251户。通过菜单式脱贫,每户都有了一项中长期增收产业项目,为实现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实施产业项目,巩固发展基础。全镇围绕奶山羊养殖、食用菌、中蜂等产业,主动申报实施产业项目,共计实施产业项目16个,总投资2307.4万元,其中财政投资1037.6万元,实现了集体资金增值,为相关村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支持铁塬村、八龙潭村中蜂养殖产业、八龙潭村和王家庄村食用菌产业向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方向发展,张家山建立了2个标准化奶水羊养殖场,推出了一批农特产品,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2221户。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立了坚固的基础,为下一步产业全面发展供应有力的支撑平台。铁塬村中蜂养殖合作社收入达
12、到29.25万元,195户贫困户分红户均1500元;张家山村陇玉养殖专业合作社20xx分红12.25万元,每户获得分红500元;XX镇王马咀村种植高粱100亩,10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350元,供应就业岗位20个。(三)“双百基地”带动,扩大增收渠道。我镇现已建成“双百基地”8个,其中养殖基地2个,烤烟基地1个,旅游基地3个,种植基地2个,8个“双百”基地共流转土地500余亩、干脆带动贫困户1540户,778户贫困户入股、参加基地务工人数762人,8个基地分红金额达到40万元,贫困户人均分红达到300元。基本实现“双百基地”镇域范围全覆盖。特殊是关山旅游公司双百基地带动成效明显,实行旅游经营、债
13、券分红、基地带动、入股分红、就业务工等5种方式,干脆间接带动贫困户600多户,带动户均增收20xx元左右。20xx年八龙潭村,范家台村,店子村120户贫困户入股关山旅游公司,每户分红700元,干脆兑付到户;陇县鹏程专业合作社分红1.8万元,每户获得分红180元。新天地奶山羊养殖项目收入达到30万元,149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户350元。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产业项目实施,增加基地带动实力,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优化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四)推动产权改革,壮大集体经济。6月份以来,我镇10个行政村统一根据“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扬动员培训、清理核查资产、评估资产价值、明
14、晰产权归属、编制清产核资报告、公示公开结果、审查上报数据、健全管理制度、验收清查结果”等十一个程序步骤,对清产核资工作进行查遗补漏,开展“回头望”,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清查,根据时序进度推动每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共计清查资源性资产土地60033.85亩、林地8296.02亩,经营性资产427.44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32.54万元。目前,正在完善档案,进行系统录入。根据“折股到人,量化到户、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求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股份重新量化,根据1人1股设定了人口股,根据1户1股设定了扶贫优先股,全镇共计设置人口股13133股,扶贫优先股1289股。结合今年行政村撤并工作,对上寨子、王家庄、
15、韦家庄、关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按程序进行了合并,刚好更换了登记证书、印章和银行账户等。组织各村按要求悬挂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吊牌和相关制度牌,明确了特地办公场地和人员,确保机构正常运转。5个贫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引导资金257.4814万元,以资金入股形式投入运营,并完成分红17.336万元。(五)打造特色亮点,创新新型模式。以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总结,打造出了旅游、中蜂、奶山羊三种载体和模式。一是“全域旅游+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关山草原旅游公司,实施五种带贫机制。旅游经营。实施核心景区经营脱贫项目,动员6户贫困户经营蒙古包、农家乐,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引导39户贫困户规范经营马匹,带动户均增收2
16、0xx余元。债券分红。县财政局以投放扶贫债券的形式向关山旅游公司注入1千多万元,签订扶贫资金三方协议书,6村526户贫困户连续3年享受景区分红,每年600元。基地带动。在秋菊山庄段,流转土地158亩,打造百亩菊花种植基地,赐予25户贫困群众7.8万余元土地流转费/每年,并供应就业岗位,作为基地日常管护人员,获得土地租金和花卉务工两份收入。入股分红。3村120户贫困户以每户5000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关山古帐营,每年分红700元,连续分红5年。就业务工。吸纳200余名贫困群众从事景点管理、卫生保洁、餐饮服务、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人均年收入2.5万元。二是张家山村奶山羊发展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
17、+贫困户”的模式。贫困户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务工收入,共有长期务工、短期雇工、项目用工3种方式。饲草种植收入,带动全村74户贫困户种植苜蓿、玉米520亩,每亩增收900元。分户扩群收入,合作社将主动推广“赊羔还羊”模式,引导激励贫困户分户扩群。入股分红。合作社吸纳150户贫困户入股75万元,至少按保底7%进行分红。资产收益,2个养殖场220万元资产全部已量化到户,可为每户增加资产6600元。三是铁塬村中蜂养殖产业实行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贫脱贫效果明显。为全村形成了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预料将来可带动100多户群众参加中蜂养殖;培训68户贫困户驾驭养殖技术,干脆带动33户贫困户个人养殖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扶贫 年度 总结 优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