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课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复习课教案范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学复习课教案数学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的: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娴熟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教学打算:口诀卡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日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的学问。板书课题:复习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复习乘法的意义。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口诀。 一共是( )个( )相加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2、 有( )个,有( )个( )个。的个数是的( )倍。3、完成期末复习11。沉重独立完成,集体沟通。老师小结:444只表示3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可以写成34或43,求5的2倍也就是求25相加是多少,写成乘法算
2、式52。三、复习乘法口诀。1、请学生齐背16的乘法口诀。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3、完成期末复习12。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依据口诀对口令的嬉戏,然后依据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4、完成期末复习13。(1)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孔雀羽毛的外端圈里,集体校对。(2)然后指导学生拐弯读乘法口诀。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二五一十、二六十二,再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五六三十。(3)2和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有什么特点?5各一个数相乘呢?(4)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们有0、2、4、6、8。5和一个数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是5或0。5、完
3、成期末复习14。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完成,督促学生写好后要检查,养成良好的习惯,集体校对。6、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在16的乘法口诀中哪两句乘法口诀的得数是一样的?(一四得四、二二得四) (一六得六、二三得六)(三四十二、二六十二)四、复习总结。今日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五、作业布置。数学复习课教案2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6题。教学目的:使学生驾驭所学的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分。学会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打算: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模型各一个。教学过程
4、:一、复习整理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立体图形?它们的名称是什么?学生:我们学习过五种立体图形(假如没有选学球就说四种立体图形)。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老师出示画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立体图形的投影片,让学生视察。老师:这些立体图形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一说每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分别说出每一种图形的组成部分及名称,如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几个底面、底面的形态、高、曲面等。老师:我们还学习了求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谁能说一说每一种图形的表面积和它的体积有什么区分?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说明:什
5、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老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表面积的方法。老师: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指名让几个学生分别说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方法和公式。老师:大家说得很好,学习得很扎实。这些立体图形除了各自的特点以外,有的图形还有与其他图形共同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动动脑筋,给它们分分类,把有共同特点的图形分成一类。先自己试着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依据什么分类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试着分,然后让学生发言说自己的分法、分类的理由。通过老师与学生的探讨,可以有几种分法。如:长方体和
6、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没有曲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圆柱、圆锥和球都有曲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是上下一样大。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都是底面积高。老师:很好2我们不但驾驭了这个单元学习的新学问,还会把新学习的学问与以前学习的学问结合起来理解,这使我们驾驭的学问更丰富、运用起来也更敏捷。二、课堂练习老师:现在我们还要练习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知道所学的学问有什么用处。还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1做练习十三的第4题。读题后,让学生探讨这道题的题意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解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直径是2米、高是3米的圆柱
7、的侧面积,加上这个圆柱的底面面积。)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老师行间巡察,做完以后集体订正。2做练习十三的第5题。请学生读题后,老师提问: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依据高与半径的比,求出高的长度。)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老师行间巡察,提示学生第(1)小题的得数须要取近似值,留意取近似值的方法。做完以后集体订正。3做练习十三的第6题。请学生读题后,老师提问让学生思索:这道题先要求什么:(先要求这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米、高是1。2米的圆锥的体积:)再求什么?(再求已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又知道它的宽是10米、高是2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长。)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老师行间巡察,做完以后集体订正。数学复习课教案
8、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相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2、使学生通过操作、视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具打算: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学具打算: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
9、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兴奋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用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用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方法,哥俩抓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实。”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兴奋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喧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
10、最坚实的新居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很多好吃的,确定是热忱好客的小兔款待小猪的。(一)教学“同样多”小挚友们,今日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老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渗透德育:教化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关切、相互帮助、热忱好客。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
11、同样多。)学生仿照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老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终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三)教学“多些、少些”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12、)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终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学生沟通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仿照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二、运用新知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开学生产生思维定势)2、第2题:学生视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
13、但疏密不同,进而推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3、第3题:学生在视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其次排。其次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三、小结:今日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肯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数学复习课教案4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相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
14、=1000千克2使学生驾驭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相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老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 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老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
15、名回答后,老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接着,老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依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老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老师
16、依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老师留意引导学生按依次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终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分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老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随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老师巡察,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赐予表扬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老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老师留意订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老师可以依据班里的状况,让学生打算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先让
17、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察;留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赐予激励数学复习课教案5教学目的: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熟识的驾驭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索,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教学打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口算1小黑板出示14+5954-23165230416883020xx1050802完成复习的第1题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二、估算在黑板上写上算式。2358师:假如要估算这个
18、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完成复习的第3题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三、笔算小黑板出示:4321252356786380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集体反馈时,要留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殊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要留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四、填表找规律完成复习的第3题集体探讨,你从中发觉了什么?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五、解决问题。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六、课堂作业。复习第2、4题。数学复习课教案6教学目标:1
19、、让学生通过活动,经验分类的过程,学会按肯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3、老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化。教学重点: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教学难点:学会按肯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便利。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那么今日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二、授新课1、活动一:整理房间(1)有个叫亮亮的小挚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
20、房间整理好。(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你们情愿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沟通,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课件演示整理过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日学到的学问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2、活动二:到动物园(1)导入。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特别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出示课件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这些小动物可以分为两类,会飞的。分为一类,另一类是不会飞的。请大家给会飞的动物穿上美
21、丽的衣裳。看哪位同学涂得又快又好,老师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展示学生作品问:他涂的对吗?你有没有不同看法?你知道会飞的小动物还有哪些?3、活动三:到农贸市场(1)导入:参观完动物园,亮亮哏妈妈来到农贸市场,课件出示,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亮亮的.妈妈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2)学生独立思索完成,指名汇报。问:谁能用一句话说说水果有哪些?你平常还喜爱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还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特别有养分,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4、活动四:百货商店(1)导入:最近亮亮的妈妈开了一家商店,让我们去看看她进了哪些货?课件出示(2)这些货物就这样摆放好吗?你们能帮阿姨整理一
22、下吗?怎么整理?指名汇报(3)假如把这些货按玩具、文具、服装鞋帽三类来分,该怎么分?(同桌探讨)指名汇报,课件演示分的过程。5、活动五:把同学分类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真好,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吧!音乐伴奏,学生表演:有的看书、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下面的同学留意视察,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用本节课学习的学问把同学进行分类。三、全课总结同学们今日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请你说说今日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类的?(如我校的垃圾分类、书店的书等)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要分类,请大家回家后说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登记来,明天交给老师。数学复习课教案7教学内容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
23、法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的第13题。教学目标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驾驭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分数乘法的娴熟程度和敏捷计算的实力。3、进一步培育学生仔细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重点难点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敏捷计算的实力。教具学具口算卡,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指名学生回答)提问: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二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看教材第17页的第3题,指名读题目要求。提问:为了计算
24、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当先做什么?(指名回答)(先约分,再做乘法)提问:这道题中,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留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请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各题。三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剑简便计算提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全班同学完成教材第17页的第2题,老师检查巡察。课上练习,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四的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一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四课堂作业新设计干脆写出得数。五思维训练教材习题整理和复习数学复习课教案8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学问与实力:1、结合参照物,感知东、南、西
25、、北四个方位。2、在活动过程中培育初步的推断实力和方位意识。3、相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过程与方法:结合已有生活阅历,感知方位,建立方向感;结合操作活动,体验平面图形的特征。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经验探究辨别方位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在图形拼摆和观赏活动中,感受图形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相识常见平面图形。难点:在活动过程中培育初步的推断实力和方位意识教学打算情境图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问与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学生沟通,老师有重点的板书:方位:东西南北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二、视
26、察情境图1、学生视察这幅图上都有什么?2、依据要求涂颜色3、涂完颜色后,数一数,每种图形给有多少个。师:重点指导房子的侧面,在实际生活中,房子的侧面是长方形的,而在图中,房子的侧面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引导学生学会视察、辨别。4、集体沟通,引导学生说一说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形拼成的。三、本单元的收获学生自评自己在本单元中的收获,再在小组中相互评一评。数学复习课教案9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等。(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练习二十五的第8、9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正确地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常用的面权单位。2、能理解,驾驭长方形、正方
27、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娴熟地进行运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学问梳理老师:同学们。你们在面积这一单元中都学到了哪些学问?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学到了什么,自己驾驭了哪些学问,老师结合学生发言,进行引导、归纳。板书:面积与面积单位、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三、要点复习1、面积与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或你所知道的面积是什么样的?)学生结合详细事物(如:书面、桌面等)说明什么是面坝,然后老师出示面积概念。幻灯出示: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物体表面学生可以理解,对于”封闭图形老师可画出一些图形让学生推断。如:哪些图形可以表示面积。通过
28、练习,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面积与周长的比较。老师取一个长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边长。问:要求这一周的长度,是计算面积吗?为什么?使学生明确“封闭图形”的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2、简洁换算。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地积单位进率:l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3、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面积计算。出示图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校对。完成后,让学生再算一算它们的
29、周长。然后提出问题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先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由老师进行分析、总结。四、课堂活动课本第114页的第7、8题。请学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结果填在表中,然后再进行测量和笔算。最终将测量并计算的结果与估算进行比较,看看误差多少。五、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五第8、9题。数学复习课教案10教学内容: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娴熟地进行笔算。2、运用所学学问正确、娴熟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正确、娴熟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娴熟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教学过程:
30、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420=答案1710=答案1330=答案2130=答案4320=答案3240=答案5170=答案6330=答案7210=答案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答案3213=答案4211=答案2123=答案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3、老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其次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二、巩固练习1、笔算。1244=答案3213=答案4211=答
31、案2123=答案2332=答案4121=答案2223=答案3412=答案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2、3911=答案3131=答案2333=答案2224=答案1241=答案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察,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激励和表扬。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仔细视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列竖式计算。3421=答案3113=答案1212=答案2
32、211=答案1125=答案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四、思维训练1、连一连。1810 8603112 60520xx 1805511 372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娴熟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
33、习中,学生能正确、娴熟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实力。数学复习课教案11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2、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老师板书:3782 6531 5964 3943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老师在这个
34、过程中要巡察指导,让学生留意计算的精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2、老师总结:今日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留意书写要规范、仔细。二、巩固练习1、笔算。7618453689463821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相互讲解并描述计算过程,相互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老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当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
35、找到要采蜜的花。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激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快”。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第8题)(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3)通过集体订正,刚好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让学生看第50页的第4题。(1)读题,并说明题意。(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课堂作业新
36、设计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63568531824487924282、一种邮票每套14张,售价38元,今日上午卖出20套,下午卖出15套,这一天共卖了多少元?四、思维训练1、说一说,下面各题错在哪里,把错误的改正过来。8 6 2 3 1 87 8 1 7 2 56 4 8 1 6 1 9 06 0 2 2 3 2 66 6 6 8 1 8 4 3 52、菜园收了36筐白菜,连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这些筐有多重吗?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和练习,学生学会利用估算、只计算个位的乘积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计算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所学学问的价值,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所学的计算学问解决问
37、题的实力。数学复习课教案12一、课题 复习(1)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本章的学问结构,并通过本章的学问结构驾驭本章的全部学问;2对线段、射线、直线、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进一步的相识;3驾驭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4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5了解本章的题目类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本章的学问结构,驾驭本章的全部定理和公理;难点是理解本章的数学思想方法四、教学手段引导活动探讨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六、教学过程(一)、本章的学问结构(二)、本章中的概念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2线段的中点定义3角的两个定义4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5互余与互补的角(三)、本章中的公理和定理1直线
38、的公理;线段的公理2补角和余角的性质定理(四)、本章中的主要习题类型1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的理解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解:c因为射线和直线是可以向一方或两方无限延长的,所以任何延长射线或直线的说法都是错误的而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向两方延长例2 如图1-57中的线段共有多少条?解:15条,它们是:线段ab,ad,af,ac,ae,ag,bd,bf,df,ce,cg,eg,bc,de,fg2线段的和、差、倍、分例3 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ac=2bc,反向延长ab解:b如图1-58,因为ad是bc的二分之一,bc又是a
39、c的二分之一,所以ad是ac的四分之一例4 如图1-59,b为线段ac上的一点,ab=4cm,bc=3cm,m,n分别为ab,bc的中点,求mn的长解:因为ab=4,m是ab的中点,所以mb=2,又因为n是bc的中点,所以bn=1.5则mn=2+1.5=3.53角的概念性质及角平分线例5 如图1-60,已知aoc是一条直线,od是aob的平分线,oe是boc的平分线,求eod的度数所以boe+bod=(aob+boc)2=90则eod=90例6 如图1-61,已知aob=cod=90,又aod=150,那么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多少?解:因为aob=90,又aod=150,所以bod=60
40、又 cod=90,所以cob=30则 aoc=60,(同角的余角相等)aoc与cob的度数的比是21数学复习课教案13教科书第100页。1.经验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相识和理解,增加对有余数除法的相识,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学问的方法和策略。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需小于除数。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相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学生经过回忆答出:(1)整十
41、、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2)加、减法的估算。(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4)有余数的除法。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1.复习口算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复习估算出示教科书131页第2题。375+287526-339老师:假如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方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老师:假如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老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挚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留意什么?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沟通。这时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倾听别人的看法。经过探讨,小组统一相识,然后进行全班沟通,估计会有以下说法:(1)首先要书写仔细,相同数位对齐。(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探讨沟通,全班统一相识。4.巩固练习老师:小挚友们已经知道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