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分苹果分香蕉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详细情境与阅历,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驾驭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相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说明平均的详细过程。教学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在详细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教学打算:主题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爱吃什么吗?出示才智老人画面以及挂图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2.板书二、问题探究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同
2、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假如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三、体验感悟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四、实践应用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集体订正五、小结这节课你们学的快乐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爱
3、好,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加自信念。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已经驾驭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日我们就用所学学问接着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板书:派车二、探究新知1、先让学生视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2、再让学生独立思索:(1)可以怎样派车?(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3、在学生独立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全班集体沟通时,老师要激励
4、学生特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1)派4辆面包车;(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5)派9辆小汽车。 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三、巩固练习第9页“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3学生已经学会干脆比较长短与高矮,对线段有了初步的相识,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用(文具盒、铅笔等)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阅历。而数学中的标准长度单位,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计量单位,也是最基本的,因此,本课作为计量单位的起始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发觉学生在尺子上或测量物体时,都有接触过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也知道用尺可以测量物体,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并不清楚。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有长度单位,不知道怎么用长度单位,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尺来测量那么本课怎样让学生对以上这些理解清楚,体现其“起始课”的特质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索:一方面,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厘米”这个单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怎样相识厘米,又怎样将
6、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米、分米、毫米、千米等)其他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去。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依据对以上的理解与思索,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通过视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明白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详细情境中体会“厘米”的重要性,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学会用刻度尺对物体进行测量,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与看法目标:培育学生初步的实践实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点: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的落实课程标准
7、:1.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从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动身,实行了如下教法与学法:教法:直观演示、设疑诱导、活动探究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说教学流程为了更好的发挥本节起始课的作用,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其次环节:课中敏学,驾驭新知。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第一环节:课前敏悟,引入新知(敏悟单见附件2)比较一:小红小丽 小红比小丽多2个引出“单位”,小强 体会单位的重小明 小强比小明少3颗要性。比较二:小挚友的身高差,该
8、用什么单位表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并揭示课题。其次环节:课中敏学,驾驭新知这个环节我分四个层次进行绽开。1.相识尺子尺子是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重要工具。首先我出示一把特别的尺子(尺子上什么都没有),让学生视察自己的尺子,看老师出示的尺子缺了什么,通过复原尺子,使学生更好的找出尺子的组成部分:刻度线,数和单位厘米(cm),使学生对尺的相识更深刻。2.相识1厘米相识1厘米是本节课最为核心的内容,教学时首先明确告知学生,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那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觉每相邻两个数(长刻度线)之间
9、的距离都是长1厘米,这样学生对1厘米的长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通过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在刻度尺上(直尺、三角尺等)比划1厘米,有一个形象的直观感受,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再渐渐抽出;干脆比划1厘米的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厘米的物体。四个环节的操作,让学生的体验活动走向深刻,积累1厘米长度的量感阅历,对1厘米的实际长度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学到这儿,我让学生回顾相识1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并尝试小结。这个环节层层递进,既突出了重点,又逐步分散了难点,为其过程与方法迁移、渗透到后续学习中做好铺垫。3.相识几厘米通过刚才的学习,学生已经相识1
10、厘米。那么刻度0刻度2是几厘米呢?引导学生相识到2个“1厘米”就是2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找出其他的2厘米吗?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找一找4厘米、5厘米。并反问刻度6到刻度10是几厘米?为什么?在层层追问中明白“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同时实现了学问的变迁,渗透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4.测量实物(1)量一量首先学生自主视察书本小刀图,推断其长度,并在小组内沟通,由组长组织,归纳总结出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即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或线段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主要是想抓住课堂的生成,刚好发觉一些错误的量法,让学生在冲突冲突中刚好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这比老
11、师的干脆讲授要更有价值。接着,让学生应用探究出的测量方法,独立测量书本中出示的线段,和身边的任一物体,进一步加深正确测量方法的印象。(2)画一画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自主阅读书本第51页画一画内容,明确画特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即一般从0画起,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和刚才测量的方法基本一样)。并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进行巩固。老师要信任学生的学习实力,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第三环节:课后应用,巩固新知为了使学生更坚固的驾驭学问,形成技能技巧,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基础练习。完成“想想做做”2、3两题。通过量、看、填写的练习,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学问的驾驭状况,并初步渗透估测意识。其次
12、层次:提高练习。1.估测:(1)开展“火眼金睛”活动,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自己手掌的宽度,食指的长度,培育学生的估测实力,并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子。(2)利用身上的尺先估计自己中指的长、数学书封面短边的长,文具盒的长,再用尺子量一量,进一步巩固验证估测的实力。这个环节,学生在反复的估测、实测中,逐步修正他们的估测策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长度观念。2. 回顾学生比高矮的情形,用厘米表示他们相差的高度。前后呼应,体现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3.断尺量小刀结合书本内容,我设计了一道思索题:像这样一把断尺能测量小刀的长度吗?引导学生思索,这其实是测量方法的一个升华,虽然没有了0刻度,但我们通过“
13、认几厘米的方法”也可以推断出小刀的长度。设计本题旨在在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敏捷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问题。第三层次:拓展练习。厘米可以测量较短的物体或线段长度,假如测量学校操场的长,你觉得用厘米做单位合适吗?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第四环节:总结课堂,评价学生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让学生回顾厘米的相识过程,并告知学生,以后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接着相识其他的长度单位。这样就凸显了起始课的内在意义。说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简洁明白,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刚好回忆、总结本课学问,并进行自我评价。相识厘米单位长度单位 1厘米整节课我以学生的生活阅
14、历为基础,加强直观操作,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在量一量、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让相识厘米的过程与方法在后续学习中得到迁移生长,使数学学习变得更简约有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欢乐。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19页。内容分析:买鲜花是二年级下册其次单元其次节的内容,本节课是通过创设 “买鲜花”的问题情境,通过“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这个问题,列出含有除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并通过详细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既有除法又有加法的算式中,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解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这
15、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让学生通过沟通发觉在既有除法又有减法时,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娴熟驾驭了表内乘除法,也能娴熟地进行加减运算,上节课又刚刚学习了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利用学问的迁移来学习,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学生的学问底缊不同,理解实力也不一样,因此,应针对个别学生采纳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计算依次的理解。教学目标: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除法,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亲密联系。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计算有关除加、除减的两步式题。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
16、程中探究除加、除减的运算依次。教学打算:教学课件、做奖品用的各式花朵。教学方法:用引导法、沟通法、视察法。利用课件、图片,创建设了4个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视察,分析,学会用精确的语言描述除加、除减的运算依次。用激励的语言、刚好的评价,使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开心的心情参加到整个课堂的学习,课后练习分层进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驾驭本节课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师:同学们,三八妇女节,快到了,你打算给妈妈送点什么礼物?(学生说一说)小红打算买一束花送给妈妈,那么,现在我们陪她一起去花店看看吧!1、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在花店里,你看到什么?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图片信息。
17、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和口头表达实力,培育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实力。3、看到那么美丽的鲜花,小红真想能把它们全部买回家送给她敬爱的妈妈,可是,她口袋里的钱特别有限,只够买两种鲜花,而且每样只能买一枝。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你准备怎么买呢?4、小组内沟通。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买1枝康乃馨和1枝百合花,买1枝菊花和1枝玫瑰二、探究发觉、建立模型(一)探究除加混合运算依次师:小红听到同学们那么热忱地帮她,内心特别地兴奋,她还让我替她感谢你们呢。而且啊,她还说,她最喜爱就是-同学所想的配法,也就是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那么,你们能否动动小脑筋帮帮小红算算,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须要多少元?引导学生思
18、索:(1)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价钱)(2)1枝菊花多少钱?(不知道)1枝百合花多少钱?(4元)(3)先求什么?(1枝菊花的价钱)(4)再求什么?(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多少元?)(5)好,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尝试列式解答。(6)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并说说理由。84=2(元) 2+4=6(元)(7)上节课,我们学过,像这样有联系的两个算式,我们可以写成一个综合算式,谁会?(84+4)那么,这条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法,我们计算时,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设计意图:难点就在于此,通过小组的合作,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答案,培育学生的合意识。(引导学生
19、说出:1枝菊花的价钱不知道,所以必需先算1枝菊花的价钱,也就是先算除法,再来算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的总价钱,所以最终算加法。)(8)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加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加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加法。(9)介绍综合算式的计算格式和书写方法(边讲解示范,边板书)84+4=2+4=6(元)(二)探究除减混合运算依次师:谁来帮老师想一想: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1)题目里的“便宜”是什么意思?(2)同学们,刚才小红的问题,我们一下子就把它解决了,老师信任,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好,现在让同学们先自己独立思索一下,并尝试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3)嗯,大部分同
20、学已想好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说说吧。(4)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248=3(元) 5-3=2(元)(5)为什么要这样列式?(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算,然后就可以和1枝玫瑰的价钱比较谁便宜了。)(6)还可以怎么列算式?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5-248(7)能说说你的想法吗?(8)你的发言太精彩了,那么,我们在计算时是先算减法呢?还是先算除法?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1枝康乃馨的价钱不知道,须要先算出来,所以先算除法)(9)小结:像这样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算式,我们叫它除减混合算式。那么在除减混合算式中,我们应先算除法,再算减法。(10)5-248=5-3=2(元)(
21、11)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大家的合作下,这个问题最终解决了,老师真替你们兴奋!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1、谈话:花店老板知道,同学们都想送礼物给妈妈,他很受感动,所以特意抱出来一大束鲜花,说:“只要你能算出花朵的算式,鲜花就送给你了。”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才智给妈妈献上一份的礼物呀?出示花朵计算卡(P19试一试)(同学们,可选择自己喜爱的花朵来计算,只要你计算对了,花店老板就会把那朵花送给你的,想不想要?加油!)强调:计算时,先想清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才动笔计算,而且要留意综合算式的书写格式。设计意图:持续新课中的情境,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巩固所学的新知,也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细
22、致视察我们刚算过的这6个算式,都出现过什么运算?(有加减法还有乘除法)归纳小结: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我要先计算(乘除法),后计算(加减法)。师:恭喜这些同学得到了这么多漂亮的礼物,这是他们用才智得到的,妈妈肯定会很快乐的。2、老师想知道大家对刚才总结的规律驾驭的好不好,要再考考你们,敢不敢?(P20第4小题)3、森林医生。(P20第3小题)大树爷爷生病了,而且病得很重,让我们帮助大树爷爷把病治好,使它们健康地笑起来,好吗?(先引导学生找现病因,再重新更正)四、总结归纳、提升阅历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欢乐的40分钟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你有什么收获,快和同伴说说吧。(学生畅所欲言)2、好,
23、我们明天接着相约欢乐40分,同学们再见!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形成一个总体印象。五、板书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理解运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2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验测量的过程,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情感看法价值观:培育动手实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学重点: 驾驭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具: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学具: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
24、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教学过程: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2提出测量中的冲突问题(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沟通的不便利,那么我们须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视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视察这把直
25、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2)今日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3)板书课题。二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3视察自己的刻度尺: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
26、有多长吗?小组探讨、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2统一测量的方法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1)测量同桌打算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四巩固反馈五发展练习1假如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2探讨沟通,想方法。可以有许多方法。六全课小结今日学了什么?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敏捷运用所学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
27、进一步培育“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敏捷运用所学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打算:课件、方案表格。教学过程:一、春游导入,激发爱好(师生观赏本校上届春游的活动图片,激发爱好)1.师:同学们,春游好不好玩呀?你们想去吗?告知你们一个好消息,学校正打算组织同学去春游 呢!瞧,二(1)班已经起先报名啦!(出示主题图)他们也像你们那样,可想去春游呢!你在这里能找 到哪些信息呢?(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各种条件)2.揭示课题 师:假如让你来选择的话,你准备怎样帮他们班派车呢?(出示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初步完成“25人派车方案” 独立思索,然后想出一种
28、到两种方案写在表格里,看谁想的方案多。2.小组沟通想法。 (1)组长分工,各施其职。 (2)组织探讨,沟通组员各自的想法。(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小组汇报,全班完成“25人派车方案” 有哪个组的同学情愿将自己的方案和大家一起共享一下?(依据学生的汇报,老师补充完善板书)4.两人探讨:你认为哪一种派车比较合理?为什么?师:这么多种派车的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派车比较合理?和同学说说缘由。(尽量让学生多选择自己的 观点,并说明缘由) 老师小结:同学们能利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派车这一问题,而且还知道座位空得越少越合理,真 是了不得!看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节约的意识!三、巩固与实践1.可以怎
29、样租船? 师:同学你们知道吗?这次春游大队部为我们打算的节目可丰富啦!想看看都有哪些吗?(出示划船、 碰碰车、小火车等项目)瞧,多好玩呀!假如二(1)班有29人要参与划船活动,他们可以怎样租船呢? 出示:二(1)班有29人要参与划船活动,大船每艘限乘6人,小船每艘限乘4人,他们可以怎样租船? 你认为怎样租船比较合理呢?(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沟通,最终投 影反馈)2.可以怎样坐小火车? 师:同学真能干,瞧,二(3)班的同学也请我们帮忙来啦! 出示:我们班有31名同学要坐小火车,大车厢每节限乘4,小车厢每节限乘2人,可以怎么坐小火车?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沟通,最终投影反馈)3.可以怎样坐碰碰车? 师:我们班的男同学可喜爱玩碰碰车啦!瞧,已经有19名同学在排队等候呢!大碰碰车每辆限乘2个,小 碰碰车每辆限乘1人,我们可以怎样坐碰碰车呢? (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辅导或允许在小组内沟通,最终投影反馈)四、生活中的数学(课外延长)师:同学用有余数的除法一下子就解决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得!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很多多这样的生活问题,你能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吗?比一比谁找的问题最多!五、全课小结师:同学们,今日你学会了什么?能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共享吗?(先和同桌说,然后指名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