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2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摘 要12第一章。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14第一节。汽车零部件与整车企业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14第二节。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15一通用化15二模块化16三产品电子化智能化17四产品环保化18五轻量化18六开发数字化全球化19七信息交换网络化19第三节汽车零部件产品价值结构发展趋势20第四节。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21第五节。国际整零关系及其借鉴22一。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兴衰22二影响自制或外购决策的主要因素22三。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的传统模式24四以合作为基础的转包模式26五两种模式的融合28六从存在形式上
2、分析28七从技术交流关系上分析29八从以整车为核心的整零关系框架分析29第二章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宏观环境分析31第一节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历程55第二节中国汽车零部件宏观经济环境分析57第三节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环境分析57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五规划”回顾57二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出口专题规划68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方案导读83第四节中国汽车零部件发展86一市场潜力86二产业链的形成87三我国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与销售渠道87第三章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88第一节我国汽车零部件与国外车零部件行业的差距88一数量上的差距88二产品技术水平上的差距89三研制开发能力上的差距8
3、9四生产供应方式方面的差距90五配套关系上的差距90第二节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91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新趋势91二零部件供应的新“瓶颈”93三中外零部件联合开发新趋势95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突围”98五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现状的分析与建议100六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中高端发展趋势102七中国汽车与汽车零部件的“整零关系”105第三节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现状分析107一零部件的供应链管理优化107二汽车零部件销售渠道的多种模式109三零部件企业: CRM管理客户111四汽车零部件企业价格策略的制定113五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141. 市场过度竞争1142.分散弱小发展慢1
4、153.企业自身困难多整体竞争能力低115第四节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分析116第五节零部件其他重要发展趋势118一本土化趋势1211交运进口关税争端升级 汽车零部件本土化或受冲击1212高端缺失 零部件须加速“本土化”1243跨国车企本土化酝酿质变1282零部件巨头德尔福进一步加强在华本土化建设130二供应链发展趋势1351零部件供应链危机乍现1352基于供应链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策略分析136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对策142三物流发展趋势1521物流压力使我国汽车供应链无法“增值”1522. 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分析1533大力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物流市场161第四章中国汽车零部
5、件行业竞争现状分析163第一节中国汽车零部件主要生产基地分布163一苏浙沪汽车零部件独领我国半壁江山163二广州白云崛起汽车零部件研发高地163三十堰是我国首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164四武汉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情况165五东北地区汽车零部件市场基本情况167六山东汽车零件市场情况168七天津汽车零部件市场情况174第二节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需求分析及预测175一、整车行业繁荣刺激零部件需求175二、汽车后市场需求猛增176(一)车载导航分外抢眼177(二)车载影音流行整合177(三)汽车美容备受瞩目178(四)改装车市场活力四射179三、汽车零部件海外需求强烈179四、中国汽车零部件需求预测
6、181第三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供给分析及预测182一、零部件行业供给状况分析182(一)产业规模结构分析182(二)产业布局结构分析182(三)产业经济结构分析183二、零部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84三、零部件行业发展态势判断185(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185(二)零部件产业亟需升级186第四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187一、汽车零部件进口分析及预测187(一)20XX年进口总体分析187(二)20XX年进口结构分析188(三)汽车零部件进口预测192二、汽车零部件出口分析及预测192(一)20XX出口总体分析192(二)20XX年出口结构分析193(三)汽车零部件出口预测198第五
7、节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199一、供应商分析及预测200二、购买者分析及预测200三、替代品分析及预测201四、潜在竞争者分析及预测202五、产业内竞争者分析及预测203第六节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203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范畴及模型204二、汽车零部件工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205第七节努力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竞争力209一、国际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与企业联合重组加剧209二、国际汽车生产与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210三、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状态和发展趋势2121、当前我国汽车整车与零部件行业的发展2122、区域集群战略代表着当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
8、趋势214四、认清问题与不足,大力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竞争力2151、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152、抓住机遇,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竞争力217五、打造强势自主品牌,快速拓展国内国际两大市场219第八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资产重组分析及预测221一、汽车零部件行业兼并重组背景分析221二、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兼并重组分析222三、汽车零部件行业兼并重组预测225第五章中国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运营分析226第一节 万向集团分析226一、行业地位分析226二、企业治理结构227三、企业研发水平228四、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29五、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230第二节 北京现代摩比斯汽
9、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分析231一、行业地位分析231二、企业研发水平231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31四、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233第三节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分析234一、行业地位分析234二、企业研发水平234三、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35四、公司发展规划及发展前景预测236第六章中国汽车零部件相关行业发展形势分析237第一节中国汽车零部件相关行业发展形势分析-钢铁业237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37二.钢铁行业由供大于求趋向供求平衡分析237三.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37第二节中国汽车零部件相关行业发展形势分析橡胶业237一.中国橡胶行业发展概况分析237二.中国橡胶业在国际
10、上的地位分析237三.20XX年中国橡胶产业存在的威胁和问题分析237四.20XX年中国橡胶产业的应对措施分析237第七章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分析237第一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37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状况分析及预测239一、行业投资总体状况分析239(一)行业投资规模快速扩张239(二)行业投资力度有待提高240(三)行业投资领域状况241(四)国外资本大举进入中国市场241二、行业投资资金结构分析246三、投资企业性质结构分析246四、行业投资建设项目分析246(一)博世在华追加投资6.2亿欧元246(二)康明斯牵手北汽福田247(三)广州昭和汽车零部件公司武汉分公
11、司开建247(四)四维尔丸井(广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奠基248(五)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248五、行业投资走向预测249附表:25020XX年XX月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情况汇总表(进出口数据表,以归类整理,不全部贴起来了)250未来10年我国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预测281各类汽车的需求构成比例预测282货车及客车需求比例预测282中外汽车零部件公司销售额比较282制造客车零部件前16家企业283制造轿车零部件前9家企业283我国汽车零部件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284摘 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产逐年上升,占整个汽车工业总资产的比例也有20XX年的5左右跃升至20XX年的3
12、5左右。当前,汽车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而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整个汽车工业中上游产业,它在整个汽车工业链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XX年,随着全国汽车行业开始走出04年下半年以来的低速徘徊状态,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开始整体转暖,需求得到了刺激,市场保持较好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完成工业总产值5397.0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34.35%;汽车零部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272.35亿元,同比增长34.71%。全年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为124.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8;出口金额为210.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8.21%。另一方面,中国巨
13、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且其中大多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开始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工厂,市场竞争愈演愈烈。随着整车企业竞争压力的加剧,竞争的压力也随着传递到零部件企业,要想治理好零部件行业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使零部件企业降低成本、做大规模则必须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应。所以未来将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将是在宏观政策引导下,实行同行业联合重组或者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并购,尽可能地实现市场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从而达到作大规模、与外资企业抗衡的目的。在
14、零部件细分行业中,发动机、底盘、轮胎、汽车电子等行业都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从对零部件产品的投资方向来看,投资的资金总体流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类零部件系统化产品上:一是发动机类零部件。以发动机总成、活塞及活塞环销类、散热器类企业为主导,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总成及电喷系统类产品。二是底盘类零部件。以变速箱及齿轮、制动系统类和减振器类企业为主,其中底盘总成的资金流向相对较高。三是橡胶、轮胎和塑料等非金属件及铸锻件类零部件。四是车身内饰件类零部件。其中,空调装置及暖风机类、座椅及调角器类企业的投资规模相对较高。五是汽车电器类零部件。产业布局方面,目前我国零部件工业在地域分布上已经形成了环渤海地
15、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湖北地区、中西部地区五大板块,截至到20XX年底我国共有614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基本上集中在这几个地区,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浙江省共有1279家零部件企业,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0.82;企业数量前六位省市分别是浙江、江苏、山东、湖北、上海和广东,这六个地区企业数量共占全国企业数量的57.96。虽然我国零部件工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全球市场看,我国零部件行业散乱,产业集中度不高,绝大多数的小规模企业既没有充足的运作资金,也缺乏研发能力,根本无法研制出先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诸如低效率的结构性等问题不但妨碍了中国的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整车制造行业
16、产生了相当的牵制。总体来说,我国零部件制造技术目前仍然是属于中低技术水平,一些高新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例如减振器、动力转向、安全气囊、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甚至有一些是属于起步阶段。第一章。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由于世界汽车市场对汽车安全、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法规标准日益严格,汽车产品日益个性化、多样化,新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大、推出的速度加快,致使汽车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加剧。随之,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年来,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了适应整车厂的新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第一节。汽车零部件与整车企业
17、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整车企业面对市场要求和产品研发生产上的诸多新问题,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所需的零部件按性能、质量、价格、供货条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择优采购,改变了只局限于采用公司内部零部件产品的做法。而零部件企业也将其产品面向全球销售,不再局限于仅仅供给公司内部的整车企业。全球采购导致零部件制造从汽车企业中剥离出来,独立面对市场。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剥离、相互独立,提高了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前者致力于整车开发、装配技术、动力总成的开发和生产;后者接替了整车企业剥离出来的生产和研发任务,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实现大规模生产,满足全球同类企业的需要。同时,也使两者的关
18、系更加紧密,即零部件企业在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深地介入。在整车厂商开发深度和生产深度逐步降低的同时,零部件厂更多地介入于整车的开发过程中,同整车企业进行同步开发甚至超前开发,从而使其生产深度不断提高,逐步达到实现零部件系统模块化系统供货。然而,剥离和独立的趋势也还不是普遍存在。日本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尚未相互分离和独立,整车企业也没有实行零部件全球采购。欧洲的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也不是全部分离和独立。虽然目前世界汽车零部件业不是全部与整车厂分离,但是剥离和独立是一种趋势。现在世界经济已发展到以知识经济为特征,尤为重要的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被广泛采用。由于信息能够快速而低费用地共享,所以,
19、决策和管理的集权化价值下降了,内部化的边际费用不断呈上升趋势,也促使了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剥离,相互独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整车厂从采购单个零部件到采购整个系统。系统配套不仅能使整车厂将新产品开发设计费用部分地转嫁到零部件供应商,而且简化厂配套工作,便于对零部件厂进行管理,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而零部件供应商要想获得更多的订单,就必须有更强的技术开发实力,能够为整车厂提供更多的系统产品和系统技术。汽车零部件系统供货厂家由于越来越多地参与整车厂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其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也在日益强大。第二节。汽车零部件技术发展趋势一通用化标准化、通用化的零部件生产是工业生产的基础。目前国外汽
20、车工业已经广泛采用平台化战略。平台化战略实际上是将汽车从单车型的开发转向系列化、多样化、共用化。平台战略的核心是提高零部件的通用化,尽最大可能实现零部件共享,即可以实现通用零部件更大规模的生产,以减少不断增多的车型数量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而导致的高昂开发成本。为了满足市场对汽车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汽车行业不断缩短新产品开发的周期,加快推出新产品的步伐。但是新技术研发的速度,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高投入,多品种生产制造的管理复杂化,又使汽车企业不堪重负。为了找寻规模经济与多样化、个性化的平衡点,汽车行业纷纷推出了平台战略。在平台上可以匹配各种可变的总成和零部件,实现在一个基本型上组合成不同款
21、式、性能各异的车型。“平台”具有精确的数据,相同的长度、宽度、以及相同的悬架,是汽车里面“看不见的部分”。同一平台,从一种车型到另一种车型只需扣一个不同的外壳即可。例如,雪铁龙的单厢多功能轿车毕加索和三厢轿车萨拉尽管外形大相径庭,却属同一平台;一汽大众的宝来、德国大众的新甲壳虫、奥迪TT、捷克斯柯达的欧雅和西班牙西亚特的莱昂都同属大众集团的A平台。平台战略的目的:一是降低开发费用,缩短产品开发、更新周期;二是借助通用零部件更大规模的生产,更好地发挥了规模经济效应;三是有利于零部件模块化、系统化。平台战略能够使降低成本与产品多样性取得很好的统一,通过实施平台战略既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又可达到理
22、想的规模效应批量、降低单件成本。目前大众、福特、丰田、雷诺日产、PSA等各大汽车厂商普遍采用平台削减战略。在产量达百万辆的平台上所生产的汽车,已占全球汽车产量的14%以上。从其发展趋势看,世界汽车工业正致力于建立全球共用平台,未来的一年中,所有汽车制造厂商的平台中将有33%是全球共用平台。二模块化模块化就是将零件和总成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贯穿在汽车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和制造等环节的全过程之中。从设计上看,模块化把整车分成几十个大的模块,要求零部件企业在整车开发的早期就参与到开发设计之中,完成一部分原来由整车厂承担的产品开发、模块组装
23、工作。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汽车技术创新的重心在零部件供应商方面,零部件设计者要在早期就参与整车企业的产品设计。从制造上看,大规模生产方式下,汽车制造厂从零件开始组装整车;而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下,汽车被分解成1020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实际上是若干个零件的集成,由模块、系统供应商组装供应,汽车厂只需要把这些模块组装起来就成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模块化把整车制造商的分装车间转移到了零部件供应商那里。通过模块化,大大减少了供应商的数量,简化了整车厂的生产过程,提高了整车厂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管理费用,并使得适时供货(JIT)更容易实现,从而降低库存。从采购内容看,整车厂逐步从采购单个零件到采购整个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汽车零部件 行业 发展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