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模拟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020 年北京市年北京市海淀海淀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区高三一模地理试卷逐题解析逐题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5 分)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邮票的方寸空间常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等。图 1 为中国邮 政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特种纪念邮票。读图,回答第 1 题。 1图中邮票反映了 A立冬是天文四季中冬季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储存大白菜的习俗 B大雪当日的降雪量为一年中的最大值,适合进行堆雪人
2、的活动 C冬至后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数九”寒天正式开始 D大寒当日长春的白昼时间一年中最短,气温低、风寒效应显著 【知识点】24 节气 【答案】A 【解析】本题以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特种纪念邮票为背景考查 24 节气中不同 时节地理现象的知识。 A 选项,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体现天文意义,按天文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 的四立作为四季的起始点, 立冬是天文四季中冬季的开始, 立冬后, 我国北方地区日照 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降温明显,气候寒冷,有储存大白菜准备过 2 冬的习俗,说法正确,故入选 B 选项,大雪节气,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大雪节气最
3、常见的 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但并不指降雪量为一年中最大,说法错误,故排除; C 选项,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与北京距离逐渐变小, 因此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应逐渐变大,说法错误,故排除; D 选项,大寒节气为 1 月 20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长春昼 短于夜, 但白昼时间并非一年中最短, 应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 长春的白昼时 间达一年中最短,说法错误,故排除。 综上所述,A 选项正确,答案选 A。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某校同学通过测量记录地表温度(表 1),探究不同下 垫面对地面辐射的影响。据此,回答第 2、3 题。 表 1 地表温度记录
4、表 单位: 测量时间 实验地点(下垫面类 型) 13:00 13:20 13:40 14:00 14:20 操场(塑胶地面) 29.0 27.5 27.0 26.8 26.5 池塘(水面) 16.0 16.0 15.8 15.2 灌木土地 23.0 21.0 21.0 20.2 20.0 沙坑(沙地) 25.0 24.4 24.2 24.2 24.0 草坪(草地) 24.0 20.5 20.0 20.0 19.8 2依据表中数据,推测地面辐射从强到弱的排序是 A池塘、灌木土地、沙坑 B操场、草坪、沙坑 C草坪、池塘、灌木土地 D操场、沙坑、池塘 【知识点】地面辐射 3 【答案】D 【解析】 本
5、题以通过测量记录地表温度, 探究不同下垫面对地面辐射的影响为背景考查 地面辐射的知识。 结合材料中描述,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根据表 1 已经测量记录的地表温度 可知,操场、沙坑、池塘这一组温度始终从高到低,因此地面辐射从强到弱,D 选项正 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 D。 3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措施有 A每天测量一种下垫面地表温度,最后比较数据 B测量塑胶操场不同部位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 C同时测量沙坑不同深度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 D尽量选择草地的边缘测量温度,以免破坏草坪 【知识点】地面辐射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实验测量的数据为基础,分析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有效措施。 A 选项,每天测量
6、不同下垫面地表温度,由于时间不稳定,太阳辐射不同导致地面 辐射不同,无法准确反映不同下垫面对定量地面辐射的影响,故排除; B 选项,测量塑胶草场不同部位的温度,计算平均值,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故入 选; C 选项,实验基本目的是不同下垫面对地面辐射的影响,同时测量沙坑不同深度的 温度属于沙坑垂直温度的测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选项,选择草地边缘测量温度,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且测量数据不完整,不 能提高实验准确性,故排除。 综上所述,B 正确。 4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地质年龄超过 10 亿年的巨大变质岩山体,其最高峰 海拔 2572 米,完整保存了亚热带山岳生态系统和显著的生物多
7、样性。图 2 为梵净山标 志景观“蘑菇石”。据此,回答第 4、5 题。 4“蘑菇石”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 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变质作用 【知识点】地貌形成过程 【答案】A 【解析】本题以梵净山为背景考查地貌形成过程。 地貌形成过程:岩石的形成过程;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题目中地质年龄超过 10 亿年且为变质岩,可知岩石形成过程为固结成岩和变质作 用; 海拔高的巨大山体, 内力作用为: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 地壳抬升作用; 再加上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综上所述 A 正确。
8、5 5在同纬度地区中,梵净山生物多样性显著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人类活动干预少 纬度低,水热条件好 山体庞大,高差大 土壤类型多样 A B C D 【知识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梵净山为背景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选项,题目中提问的是“自然原因”,“人类活跃干预少”为人为原因,说法不符合 题意,故排除; 选项,与题目中“在同纬度地区中”的说法不符合,故排除; 选项,梵净山为巨大的变质岩山体,该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选项,该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综上所述,选项正确,答案选 B。 1954 年,川藏(成都拉萨)、青藏(西宁拉萨)两条公路通车,结束了西藏
9、没有公 路的历史。2018 年,川藏铁路开始铺轨,这是继青藏铁路之后的又一条进藏铁路。据 此,回答第 6、7 题。 6与川藏公路沿线相比,青藏公路沿线地区 A跨越我国地势阶梯多 B海拔高差大 C受滑坡、泥石流威胁小 D热量条件好 【知识点】区域地理(中国地理) 【答案】C 【解析】本题以进藏公路为背景考查中国地理环境概况的知识。 A 选项, 青藏公路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内部, 而川藏公路地跨地势第一、 二级阶梯, 跨越阶梯更多,该选项说法错误,故 A 选项排除; 6 B 选项, 青藏公路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内部, 而川藏公路地跨地势第一、 二级阶梯, 海拔高差更大,该选项说法错误,故 B 选项排除
10、; C 选项,青藏公路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内部,高差小、降水少,泥石流、滑坡威胁 小,说法正确,故 C 选项入选; D 选项,青藏公路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内部,海拔高,热量条件差,该选项说法错 误,故 D 选项排除。 综上所述,答案选 C。 7川藏铁路的建设 因沿线自然条件改善,修建难度变小 资金和先进技术是重要保障 利于沿线地区的精准扶贫和经济发展 完善了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网 A B C D 【知识点】交通建设对区域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以川藏铁路线为背景,考查交通线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知识。 选项, 川藏铁路线经过四川盆地、 横断山区、 青藏高原等地形区, 途中跨越第一、 二级阶梯交
11、界处,且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环境脆 弱,修建难度大,故排除; 选项,由推断出,资金和技术是重要的保障,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入选; 选项, 川藏铁路建成后利于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 意,故入选; 选项,川藏铁路位于我国西南,铁路建成后能够完善西南地区交通网络,说法正 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综上所述,选项正确,答案选 D。 7 2020 年初, “共饮最暖云咖啡”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武汉一家咖啡店每天免费为附 近的医护人员送咖啡,众多网友通过网络下单,表达对这份善意和这场战“疫”的支 持。这也体现了服务业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据此,回答第
12、 8、9 题。 8城市中的咖啡店 A均分布于城市中心,为全市居民服务 B分散在城市中,多与其它服务业集聚 C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服务郊区 D为利用便捷网络,集中于中央商务区 【知识点】服务业的选址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武汉咖啡馆为背景,考查服务业的选址相关知识。 材料中提及疫情期间, 咖啡店对附近医院的支持, 可以推断出咖啡店分散在城市中, 与其它服务业集聚,且需靠近消费市场,并非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郊区 等地,故A、C、D选项排除,B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B。 9现代服务业受 A交通的影响逐渐减弱 B市场的影响逐渐减弱 C科技的影响逐渐增强 D距离的影响逐渐增强
13、【知识点】地域联系的方式 【答案】C 【解析】 本题以疫情期间武汉一家咖啡店为医护人员免费送咖啡为背景, 考查地域联系 的方式的知识。 A 选项,结合材料“众多网友通过网络下单”可知,配送员利用城市便捷的交通将 咖啡派送到顾客手中,交通因素的影响增强,该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 B 选项,结合材料没有提及市场因素减弱的信息,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 选项, 结合材料, “众多网友通过网络下单” 体现了 “服务业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D 选项,结合材料该咖啡店的服务范围为附近地区,受距离的影响没有明显变化, 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综上所述,C 选项正确
14、。 口罩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材料生产、制造及销售等环节。读图 3“我国口罩产业链空 间分布示意图”,回答第 10、11 题。 10我国口罩产业链最成熟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京津冀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点】中国地理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口罩产业链为背景考查中国政区读图识图技巧的知识。 结合(a)原材料企业图可知,鲁、苏等地原材料企业数量多,再结合(b)口罩 制造企业中苏、皖、豫等省份数量多;最后结合(c)大型口罩销售企业分布图可知, 京、冀、鲁、沪等省份销售企业数量多;结合三幅图的各省份不同种类的企业数量可排 除A选项东北地区、B京津冀地区以及D珠江三角洲地区,故选
15、择C。 9 综上所述,答案选C。 11豫、皖地区口罩制造企业数量多的主导条件是因为当地 A原材料丰富 B劳动力充足 C技术水平高 D能源充足 【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口罩产业链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的知识。 口罩制造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对技术、原料、和能源需求不 高,而豫、皖两省人口数量较多,劳动力充足,故 B 选项正确。 肯尼亚的鲜花经过 20 小时飞行就能到达中国消费者手中。肯尼亚地处赤道附近的 东非高原,盛产玫瑰、康乃馨、百合等温带花卉。近年来,肯尼亚出口至中国、韩国、 日本等亚洲国家的鲜花量逐年增长。据此,完成第 12、13 题。 12肯尼亚盛产
16、温带花卉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海拔高 B温差大、降水多 C环境好、旱涝少 D土层厚、土壤肥 【知识点】农业区位因素 【答案】A 【解析】本题以肯尼亚鲜花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的知识。 A 选项,材料中,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此地纬度低,但是海拔高,所 以气温较低,热量与同纬度相比较少,适宜种植温带花卉,故 A 选项正确。 B 选项,由材料可知,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故日温差较大,年温差较小,东非 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少,故 B 选项错误。 C 选项,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季,降水季节差异比较大,易发生旱涝灾害,故 C 错 误。 10 D 选项,由材料可知,该题主要考查种植温带花卉的气候条
17、件,与土壤无关,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为 A 选项。 13肯尼亚出口亚洲鲜花量增长,反映出两地地域联系的变化有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商贸信息日益通达 鲜花品质不断提高 耕作灌溉技术进步 A B C D 【知识点】地域联系的变化 【答案】A 【解析】本题以肯尼亚鲜花为背景考查地域联系变化对鲜花出口的影响。 选项,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能促进鲜花出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选项,商贸信息日益通达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入选; 选项,鲜花品质不断提高,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选项,耕作灌溉技术进步,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综上所述,选项正确,答案选 A。 斐济是
18、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之一。读图 4,回答第 14、15 题。 14斐济 A地跨东、西半球,位置优越,便于开展国际交流 B受飓风导致的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需加强监测 11 C降水稀少,淡水资源短缺,需大力发展海水淡化 D珊瑚礁、热带海滩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知识点】世界地理 【答案】D 【解析】本题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考查斐济的知识。 斐济地跨东西经度,东西半球分界线为20W和160E,故A选项排除;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故B选项排除; 斐济为群岛国家,四面环海水汽充足,降水丰富;维提岛内河流较多,能够提供 淡水资源;海水淡化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高,而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北京 海淀区 高考 模拟 地理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