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自然测量》精编.docx
《幼儿园大班教案《自然测量》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自然测量》精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教案自然测量幼儿园大班教案自然测量1活动目的:1、喜爱参加测量活动,乐意运用自然测量的学问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自主选择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初步相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并且初步学习正确测量的方法。3、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发展幼儿视察、比较和推断的实力。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活动打算:1、长短不一的测量工具、粉笔2、故事图片3、记录纸、笔活动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问题:蓝猫和调皮的争辩如何测量小汽车的车顶长度?幼儿探讨(二
2、)幼儿尝试活动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某一物体引导幼儿比较视察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对比,有什么发觉?(三)探讨1、比较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找寻测量结果与工具的关系2、探讨测量的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首尾相连3、小结:运用测量工具的长短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四)幼儿自主测量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2、幼儿操作。3、探讨与总结:(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五)延长活动1、探讨: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2、
3、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3、幼儿嬉戏:跳远。幼儿园大班教案自然测量2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育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精确性、灵敏性。2、提高逻辑推理实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活动分析自然测量的课例研讨活动主要关注老师采纳怎样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幼儿的主体作用,以及大班幼儿对数学内容的反应和学习爱好。我们知道,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身边常见的自然物,例如曲别针、脚步、粉笔等,作为测量工具进行干脆测量,仅仅是身边常见的工具的测量,而不是如直尺,曲尺等标准工具的测量。它包括对物体长度、高矮、粗细、轻重等的测量。幼儿对数学学问的学习、技能的驾驭,须要反复练习多次操作,才能获
4、得,幼儿对数学活动的爱好,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须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进行培育。我设计的自然测量这一活动(本次活动立足于对物体长度的测量),试图实现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探究出自然测量的方法,以充分体现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在这一活动中担当支持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组织幼儿嬉戏:我的飞机就要飞,熟识全国各地地名(自由站在大的中国地图轮廓线上)。2、结合目测,比比从北京动身到各个城市谁远谁近。(二)、学习自然测量。1、以充当地质勘察员为名,请幼儿利用彩色吸管尝试测量。2、幼儿沟通各自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探讨出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时,测量工具要和起点对齐,在
5、测量工具的另一头用粉笔或手做个记号,其次次测量时,要从记号起先接下去量。3、结合表格1,老师讲解记录的方法。4、幼儿俩俩结伴选择测量线路进行测量,老师视察适时辅导。5、请部分幼儿说一说测量的结果。(三)、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1、老师提问:老师这里还有竹签和积木两种测量工具,你能不能用这两种材料,也来测一测路途?看看你会发觉什么隐私?(同时请幼儿揣测表格2的运用方法)2、幼儿再次操作,并进行表格记录,老师指导。3、幼儿沟通操作结果,并将结果在黑板上呈现。(四)、活动延长:出示毛线,交代假如用毛线测该怎么测?-须要合作、将绳子拉直;出示筷子等其它操作材料(测量时不能刚好测完)-学习
6、新的记录方法。活动反思:1、关注幼儿间的合作。通过幼儿的合作测量,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既满意了教学时间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又保证了幼儿间相互学习的互补性、合作性。2、注意各个领域的整合。能将主题活动我爱祖国的学习与数学活动有机融合,一方面让孩子了解了各个主要地区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另一方面也让孩子通过测量清晰城市间的距离长短(地图的设计基本根据比例完成,选取的城市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幼儿园大班教案自然测量31、学习自然测量,驾驭正确的测量方法。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沟通。4、通
7、过各种感官训练培育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精确性、灵敏性。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爱好。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竞赛。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方法知道呢?(量一量)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很多材料,每组商议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老师视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探讨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其次次测量的起先,依次接着量)。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
8、也请一位幼儿示范,老师加以说明。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其次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索: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8、嬉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依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9、结束小结:今日我们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还知道了测量的结果和量具的大小、长短有关。除了今日用的量具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小挚友回去后找一找、试一试好吗?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
9、量活动是幼儿较感爱好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打算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主动性都很强,探究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很多平常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究活动,已能驾驭比较精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实力也得到了发展,特殊是动手实力及探究实力。相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究性测量,并依据自己的测量阅历进行探讨,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老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不足之处:1、幼儿人数较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测量 幼儿园大班 教案 自然 测量 精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