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曲线计算公式ppt课件.ppt
《竖曲线计算公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竖曲线计算公式ppt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竖曲线的作用及线形竖曲线的作用及线形 2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3 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4 逐桩设计高程计算逐桩设计高程计算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第1111讲)讲)重点解决的问题:重点解决的问题:n 1. 竖曲线线形有何特点?竖曲线线形有何特点?n 2怎样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怎样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n 3. 怎样计算任意点设计高程?怎样计算任意点设计高程? 4.3.1 4.3.1 竖曲线的作用及线形竖曲线的作用及线形12i1i2i3竖曲线竖曲线: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
2、了便于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称为竖曲线。变坡点变坡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相邻两条坡度线的交点。变坡角变坡角: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角差,通常用坡度值之差代替,用:相邻两条坡度线的坡角差,通常用坡度值之差代替,用表示表示 =2-1tg2 - tg1=i2 - i1 0:凹型竖曲线:凹型竖曲线凹型竖曲线凹型竖曲线 00凸型竖曲线凸型竖曲线 00竖曲线的竖曲线的作用作用n(1 1)缓冲作用:以平缓曲线取代折线可消除汽车在变坡点的冲击。)缓冲作用:以平缓曲线取代折线可消除汽车在变坡点的冲击。n(2 2)保证公路纵向的行车视距:)保证公路纵向的行车视距: 凸形:纵坡变化大时,盲区较大。凸形
3、:纵坡变化大时,盲区较大。 凹形:下穿式立体交叉的下线。凹形:下穿式立体交叉的下线。n(3 3)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的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的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线诱导和舒适感。n 凸形竖曲线主要控制因素:凸形竖曲线主要控制因素:行车视距。行车视距。n 凹形竖曲线的主要控制因素凹形竖曲线的主要控制因素:缓和冲击力。缓和冲击力。n 竖竖曲线的线形:可采用圆曲线或二次抛物线。曲线的线形:可采用圆曲线或二次抛物线。规范规范规定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的线形。规定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的线形。特点:特点:抛物线的纵轴保持直立,且与两相邻
4、纵坡线相切。抛物线的纵轴保持直立,且与两相邻纵坡线相切。 竖曲线在变坡点两侧一般是竖曲线在变坡点两侧一般是不对称不对称的,但两切线保持的,但两切线保持相等。相等。4.3.2 4.3.2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n1 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n(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包含抛物线底(顶)部;221xRy n式中:式中:R R抛物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抛物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ABABxixRy1221式中:式中:R R抛物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抛物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 ; i1 1竖曲线顶(底)点处切线竖曲线顶(底)点处切线 的坡度。的坡度。4.3.2 4.3.2 竖曲线
5、要素的计算公式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n1 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n(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包含抛物线底(顶)部;n(2)不含抛物线底(顶)部)不含抛物线底(顶)部。221xRy xn切线纵坡:切线纵坡:竖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竖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1 1)竖曲线长度)竖曲线长度L L L = xB xA = Ri2-Ri1 =R(i2-i1)=R(2 2)竖曲线切线长)竖曲线切线长T T: T T = = T T1 1 = = T T2 2 Rxdxdyi(3)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RxiA1RxRxxhAP22)(22n下半支曲线的竖距下半
6、支曲线的竖距h: 若设计算点离开竖曲线终点的距离为若设计算点离开竖曲线终点的距离为 x,则,则 x= L x Rxh22221xRy 22RLT)(22)(22212PAAAPAPQPxxRxRxRxxiyRxyyPQhRxLh2)(22 2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hxxixRy1221(4)竖曲线外距竖曲线外距E:n上半支曲线上半支曲线x = T1时时:RTE2211RTE2222故故 T1 = T2 = T488222TLRERTE或E1 = E2 = En 下半支曲线下半支曲线x = T2时时:xhx(3)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RxRxxhAP22)(
7、22 S1121122RhdRdh,则2222222RhdRdh,则)hh(RddS2121222122)hh(SRLmin)hh(SR2122n 依据:依据: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应以满足视距要求为主。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应以满足视距要求为主。n(1)当)当LS时:时:视距长度视距长度 S=d1+d2 1. 1.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n(2)当)当LS时:时:视距长度视距长度 S=t1+L+t2 211121211222tRhdRtRdh,则222222222222tRhdRtRdh,则ltRhldt211112,22111tRhlt211llRht)(2)(2
8、2222lLtRhlLdt222lLlLRhtRd221AB S有极小值)视距长度:(22121lLRhLlRhtLtS令令 , 0dldS211hhhl解此得21221222(hh )RLLS(hh )L22122)hh(SLmin4121222221).()hh(2221)( 22hhSLRminminn最小半径:最小半径:l当采用停车视距,当采用停车视距, 42minTSLl当采用会车视距时,当采用会车视距时, 6 . 92minHSL6 . 9)2 . 12 . 1(2)(22221hhl当采用超车视距时,当采用超车视距时, 6 . 92minCSL)(22121有极小值视距长度:lL
9、RhLlRhtLtS0)(2221lLRhlRhdlds(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 :n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3秒行程秒行程 。l设置凹竖曲线的主要设置凹竖曲线的主要目的目的:缓和行车时的离心力引起的冲击力。:缓和行车时的离心力引起的冲击力。l确定凹竖曲线半径的确定凹竖曲线半径的依据:依据:以离心加速度为控制指标以离心加速度为控制指标 。 另一种算法:另一种算法:RVgRva13226 . 36 . 3132min22VLVaVR或离心加速度:离心加速度:n根据根据试验,认为离心加速度应限制在试验,认为离心加速度应
10、限制在0.50.7m/s2比较合适。但考虑到不因冲击比较合适。但考虑到不因冲击而造成的不舒适感,以及视觉平顺等的要求,我国而造成的不舒适感,以及视觉平顺等的要求,我国标准标准规定采用规定采用a=0.278 m/s2 )/(127127222GFVRRGVgRGvF,n 根据试验结果,将根据试验结果,将F/G控制在控制在0.025之内就可以满足行车安全和舒适的要求。之内就可以满足行车安全和舒适的要求。2 . 32 . 32min2VLVR或n标准标准按按离心加速度离心加速度a=0.278 m/s2 制定了凹竖曲线最小半径指标(制定了凹竖曲线最小半径指标(F/G=0.0284)。)。(1)凹竖曲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线 计算 公式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