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无线及核心网部分ppt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LTE无线及核心网部分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无线及核心网部分ppt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TELTE网络概述及原理网络概述及原理 2课程内容nLTE网络基础网络基础nLTE网络架构 lLTE网络结构及网元功能lLTE系统接口和协议 n空口协议栈结构nLTE关键技术VBOX onLine3移动通信从2G、3G到4G发展过程,是从低速语音业务到高速多媒体业务发展的过程。1G:模拟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具代表性的有70年代的美国AMPS系统,实现了国内范围的语音通信。2G:第二代数字蜂窝通信系统,80年代末开发,全数字化系统实现了通话质量和系统容量的提升,开启了全球化的移动通信时代,其主要代表系统有GSM系统和CDMA系统。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多媒体蜂窝通讯技术,实现无线通信和
2、国际互联网融合,提供语音、图像、音乐、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数据业务,要求提供2Mbps标准用户速率(室内)或144Kbps速率(高速移动)。目前3G标准有4个:WCDMA、CDMA2000、TD-SCDMA(由中国制定的3G标准),以及WiMAX(802.16系列标准)4G: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宽带大容量的高速蜂窝系统,支持100Mbps150Mbps下行网络带宽,提供交互多媒体业务,高质量影像,3D动画和宽带互联网接入等业务,用户体验最大能达到20Mbps下行速率。LT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组织主导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也称之为演进的UTRAN(
3、Evolved UTRA and UTRAN)的研究项目,全面支撑高性能数据业务,“未来10年或者更长时间内保持竞争力”,3GPP的LTE标准在无线接入侧分为LTE FDD和TD-LTE。LTE网络基础VBOX onLine4与3G相比,LTE主要性能特征:通信速率大幅提高, 20MHz系统带宽的条件下:下行链路的瞬时峰值数据速率在,可以达到100Mbps(5 bps/Hz)(网络侧2发射天线,UE侧2接收天线条件下);上行链路的瞬时峰值数据速率,可以达到50Mbps(2.5 bps/Hz)(UE侧单发射天线情况)。频谱效率的提高:下行链路5(bit/s)/Hz,是R6版本的HSDPA的34倍
4、,此时R6 HSDPA是1发1收,而LTE是2发2收;上行链路2.5(bit/s)/Hz,是R6版本HSU-PA的23倍,此时R6 HSUPA是1发2收,LTE也是1发2收。带宽灵活配置,能够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20MHz等不同系统带宽,并支持成对(paired)和非成对(unpaired)的频谱分配,系统部署更灵活。更低网络时延:控制面的传输时延100ms;用户面时延5ms。控制承载分离: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结构是指控制面的信令和用户面的承载分别由独立的网元负责,优化了用户面的性能,同时节约网络节点和承载网的投资。移动性:能为低速移动(015km/h)的
5、移动用户提供最优的网络性能;能为15120km/h的移动用户提供高性能的服务;对120350km/h(甚至在某些频段下,可以达到500km/h)速率移动的移动用户能够保持蜂窝网络的移动性。支持多种接入:支持3GPP(如GSM、WCDMA等)与非3GPP(如Wi-Fi、WiMAX等)的多种接入方式,同时支持多模终端的无缝移动。取消CS(电路交换)域: 取消原有CS域,EPC成为移动通信业务的基本承载网络。原有短信、语音等传统的电路域业务将借助VoLTE模式承载,也可以采用CSFB(CS Fall Back)等方案依旧使用电路域来承载。LTE网络基础VBOX onLine5LTE网络基础VBOX
6、onLine6Project Co-ordination Group (PCG) TSG GERAN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GERAN WG1 Radio Aspects GERAN WG2Protocol AspectsGERAN WG3 Terminal TestingTSG RANRadio Access NetworkRAN WG1 Radio Layer 1 specRAN WG2 Radio Layer 2 spec Radio Layer 3 RR specRAN WG3 lub spec, lur spec, lu spec UTRAN O&
7、M requirementsRAN WG4 Radio Performance Protocol aspectsRAN WG5 Mobile Terminal Conformance TestingTSG SAService & Systems AspectsSA WG1 ServicesSA WG2 ArchitectureSA WG3 SecuritySA WG4 CodecSA WG5 Telecom ManagementTSG CNCore Network & TerminalsCT WG1 MM/CC/SM (lu)CT WG3 Interworking with external
8、networksCT WG4 MAP/GTP/BCH/SSCT WG6 Smart Card Application AspectsLTE网络基础7课程内容nLTE网络基础nLTE网络架构网络架构 lLTE网络结构及网元功能lLTE系统接口和协议 n空口协议栈结构nLTE关键技术VBOX onLine8主要网元LTE采用扁平化的网络结构,无线接入网E-UTRAN部分仅包含3G接入网中的NodeB网元(3G的无线接入网元包含控制器(RNC)、基站(NodeB)两部分)。整个LTE/SAE系统由核心网(EPC) 、基站(eNB)和用户设备(UE)三部分组成,其中EPC和E-UTRAN两大系统合称E
9、PS(Evolved Packet System):1.EPC(Evolved Packet Core),负责核心网部分,主要包括MME、S-GW和P-GW等网元。MME主要负责信令处理,包括负责移动性管理、承载管理、用户的鉴权认证、SGW和PGW的选择等功能;S-GW主要负责用户面处理,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等功能; P-GW主要负责管理3GPP和non-3GPP间的数据路由等PDN网关功能。2.eNB,eNodeB(Evolved Node B,即演进型Node B简称eNB),负责无线接入功能,以及E-UTRAN的地面接口功能,包括实现无线承载控制、无线许可控制和连接移动性控制;完成上下
10、行的UE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IP头压缩及用户数据流加密;UE附着时的MME选择;S-GW用户数据的路由选择;MME发起的寻呼和广播消息的调度传输;完成有关移动性配置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3.UE,User Equipment,包含手机,智能终端,多媒体设备,流媒体设备等。MME / S-GWMME / S-GWS1p移动性管理移动性管理p服务网关服务网关MME/SGW 与与 eNode B的接口的接口EPCE-UTRANNode BRNC+=eNBEPSeNBX2eNode BeNBUuS1S1S1S1S1S1X2X2eNB与与 eNB之间的之间的接口接口LTE网络架构VBOX onLi
11、ne9小区间RRMRB控制连接移动性管理无线接入控制eNB测量管理动态资源分配(调度)RRCPDCPRLCMACPHYeNB1S1E-UTRANEPCNAS安全MME空闲态移动性管理EPS承载控制S-GW移动锚点P-GWUE IP地址分配分组过滤InterneteNB2X2S1接入网和核心网功能划分E-UTRAN提供空中接口功能(包含物理层、MAC、RLC、PDCP、RRC功能)、以及小区间的RRM功能、RB控制、连接的移动性控制、无线资源的调度、对eNB的测量配置、对空口接入的接纳控制等。EPC通过MME、S-GW和 P-SW等控制面节点和用户面节点完成NAS信令处理和安全管理、空闲的移动性
12、管理、EPS承载控制以及移动锚点功能、 UE的IP地址分配、分组过滤等功能。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0R4R5R99200020012002规范完成时间R8n继承2G(GSM和GPRS)所有的业务和功能n核心网分CS电路域和PS分组域n接入网引入WCDMA UTRANn核心网和接入网之间的Iu接口基于ATMn继承WCDMA R99所有的业务和功能n电路域结构的变化:控制和承载相分离,MSC可以用合一或SERVER、MGW分离结构实现n电路域引入分组话音,支持多种传输技术:TDM,ATM,IPn继承WCDMA R4所有的业务和功能n核心网增加IM(IP多媒体域)nRAN向IP方向发
13、展n增强的IP QoS 能力,支持端到端的IP多媒体业务n启动了LTE项目的标准制定n启动了系统架构演进(SAE) 标准制定nIMS技术增强 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1移动核心网发展与演进伴随着移动通信从2G、3G到4G发展,LTE核心网由2/3G核心网的分组域进行IP化、扁平化、控制承载分离的平滑演进网络。标准LTE网络架构下,所有用户只接入分组域,未来所有业务都通过分组域提供。1 用户面两级结构2 控制面和用户面合一3 通常采用TDM /ATM/IP链路承载普通2/3G核心网1 扁平化的核心网2 部分控制承载分离3 ALL IP承载 3G DTS模式核心网1 扁平化网络2 控
14、制承载分离3 ALL IP承载EPC架构SGSNGGSNSGSN2/3GGERAN/UTRANATM/TDM/IPATM/TDM/IPIPGGSNSGSNGGSN3G-DTSIPUTRANSAE-GWMMESAE-GWLTE/EPCIP统一核心网统一IP承载方式统一扁平化的网络GSMTDSCDMANon-3GPPLTEeUTRAN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2在2/3G 核心网分组域中,用户数据处理经过”NodeB-RNC-GGSN-GGSN-外部数据网“四个节点,数据每经过一个节点都需要经过拆包再 重新打包。这种结构即增加成本又增加时延。在HSPA R7阶段3GPP提出了针对性的解
15、决方案,即DT(直接隧道)技术,用户平面增加NodeB通过RNC经直接隧道连接GGSN的通道。在Flat HSPA+R7中,取消RNC,将部分RNC的功能直接融入基站,NodeB基站经直接隧道连接GGSN,这个阶段,用户数据仅需要经过两跳处理。 EPC网络架构继承了DT思路,省去传统的基站控制器(RNC、BSC),基站控制器的大部分功能转移到基站eNodeB实现,核心网侧最少只需SAE-GW一个网元实现用户面处理。原来的四级架构演变为“eNodeB-SAE-GW-外部数据网”,体现了扁平化的演进思路。2/3G核心网内部均采用全IP承载方式。2/3G核心网分组域与无线接入网之间是多种承载方式并存
16、即TDM/ATM/IP同时存在。 LTE/EPC阶段,网络结构将全IP话,即用IP完全取代传统ATM及TDM. EPC核心网网络架构秉承了控制与承载分离的理念,将2/3G分组域中SGSN的控制面功能与用户面功能相分离,分别由两个网元来完成,其中MME负责移动性管理、信令控制等控制面功能,SGW负责媒体流处理及转发等用户面功能。 GGSN的用户面功能不变,由PGW承担原GGSN的职能。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3LTE EPC网架构SGSNHSSMMESGWPGWBSCRNCBTSNodeBeNodeB运营商业务PCRF控制面消息用户面数据EPCS6dS6aS3S4S10S11S1-
17、MMES1-US5 (GTP)RxGxSGiSAE-GW:SGW+PGWePDGS2bS2a/c非非 3GPP接入网络接入网络S10 xS10 x3GPPCS 核心网核心网切换切换2G无线网3G无线网4G无线网 EPC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接入技术,即能和现有3GPP 2/3G系统进行互通,也能支持Non-3GPP网络(例如WLAN、CDMA、Wimax)的接入。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4 EPC核心网主要由移动性管理设备(MME)、服务网关(S-GW)、分组数据网关(P-GW)及存储签约信息的HSS和策略控制单元(PCRF)等组成,其中S-GW和P-GW逻辑上分设,物理上可以合设,也
18、可以分设。主要网元功能如下: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MME为控制面功能实体,临时存储用户数据的服务器,负责管理和存储UE相关信息,比如UE用户标识、移动性管理状态、用户安全参数,为用户分配临时标识。当UE驻扎在该跟踪区域或者该网络时负责对该用户进行鉴权,处理MME和UE之间的所有非接入层消息。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SGW为用户面实体,负责用户面数据路由处理,终结处于空闲状态的UE(用户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管理和存储UE的承载信息,比如IP承载业务参数和网络内部路由信息。 PGW(PDN Gateway,分组数
19、据网网关)PGW负责UE接入PDN的网关,分配用户IP地址,同时是3GPP和非3GPP接入系统的移动性锚点。用户在同一时刻能够接入多个PDN GW。 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HSS存储并管理用户签约数据,包括用户鉴权信息、位置信息及路由信息。 PCRF(Policy and Charging Rule Functionality,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实体)PCRF功能实体主要根据业务信息和用户签约信息以及运营商的配置信息产生控制用户数据传递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规则以及计费规则。该功能实体也可以控制接入网中承载的建
20、立和释放。EPC架构中各功能实体间的接口协议均采用基于IP的协议,部分接口协议是由2G/3G分组域标准演进而来,部分是新增协议,如MME与HSS间S6a接口的Diameter协议等。详细介绍可以参考接口与协议部分。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5LTE/EPC网络中涉及的主要接口及接口协议如下表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DataGTP-UUDPIPL1/L2DataSigGTP-U/GTP-CUDPIPL1/L2DataIPL1/L2PDNSigGTP-CUDPIPL1/L2S1-US5/S8SGiS11S6aDiameterSCTP/TCPIPL1/L2NASRRCPDCP
21、RLCMACPHY SGW eNB MME PGWHSSRCPFUEGxNASS1APSCTPIPL1/L2S1-MMEDiameterSCTP/TCPIPL1/L2信令接口信令接口数据接口数据接口信令流信令流数据流数据流根据接口功能的不同,LTE系统接口可以分为两类,信令接口和数据接口。纯LTE接入情景下,网络架构及相应接口协议如下: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7NASRRCPDCPRLCMACPHYRRCPDCPRLCMACPHYNASS1APSCTPIPL2L1S1APSCTPIPL2L1DiameterSCTPIPL2L1DiameterSCTPIPL2L1UEeNodeBM
22、MEHSSLTE核心网接口协议根据功能不同,分为控制面和用户面。S1-MME S6aLTE-Uu 控制面协议实现E-UTRAN和EPC之间的信令传输,包括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S1-AP信令以及NAS(Non 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信令。u NAS是完全独立于接入技术的功能和过程,是UE和MME之间的所有信令交互,包括EMM(EPS Mobility Management,EPS移动性管理)消息和ECM(EPS Session Management,EPS会话管理)消息。这些过程都是在非接入层信令连接建立的基础上才发起的,也
23、就是这些过程对于无线接入是透明的,仅仅由UE与EPC核心网之间的交互过程。u 其中RRC信令和S1AP信令作为NAS信令的底层承载。RRC支撑所有UE和eNodeB之间的信令过程,包括移动过程和终端连接管理。当S1AP支持NAS信令传输过程时,UE和MME之间的信令传输对于eNodeB来说是完全透明的。u S6a是HSS与MME之间的接口,此接口也是信令接口,主要实现用户鉴权、位置更新、签约信息管理等功能。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8用户面协议展示了UE与外部应用服务器之间通过LTE/EPC网络进行应用层数据交互的整个过程。用户面协议最左端是UE,最右端的是应用服务器,EPS的用户
24、面处理节点包括eNodeB、SGW及PGW.APPIIPPDCPRLCMACPHYPDCPRLCMACPHYIPGTPUDPIPL1/L2GTPUDPIPL1/L2IPL2L1APPIIPL2L1UEeNodeBSGWPGWGTPUDPIPL1/L2GTPUDPIPL1/L2PDNLTE-UuS1-US5/S8SGiu 应用层数据不仅包括用户语音和网页浏览的数据,还包括应用层相关的SIP和RTCP协议。u 应用层数据通过IP层进行路由,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通过核心网中的网关(SGW和PGW)路由。u GTP(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对于终端和服务器是完全透明,仅仅更新EPC和E-UTRAN节
25、点间的中间路由信息。LTE网络架构VBOX onLine19基本过程相关消息NAS传输过程初始化UE上行NAS传输下行NAS传输寻呼过程寻呼消息承载管理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用户上下文管理上下文建立切换管理包括用户在不同eNodeB间和不同3GPP技术移动时的S1接口切换 S1AP 提供E-UTRAN 和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之间(即eNodeB和MME之间)的信令服务 S1AP协议主要功能如下:1. UE上下文管理:包括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2. 承载管理:包括用户在不同eNodeB间和不同3GPP技术移动时的S1接口切换;3. NAS信令传输过程:对应UE和MME间的信令传输,对于无线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TE 无线 核心 部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