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 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 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一节 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计算功的公式W=FS(3)知道功的单位2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2)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二、教学重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什么情况下不做功?教学难点: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三、教学过程: 1、引人新课:(1)物体的受力分析:静止在桌子上的书本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水平匀速拉着小车在地面移动,箱子
2、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画出受力分析图)(2)什么力对小车的移动有了成效?全班同学进行探讨,“功”包含了那些意思?老师:物理力学中的“功”包含了成效、贡献的意思,例如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水平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拉力有了贡献,取得了成效。(3)全班集体观看多媒体投影视频:火箭发射升空,场面壮观震撼。老师提问:有没有力对火箭做功?(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新课)2、讲授新课:【教师板书】 一、 功(1)功这个物理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投影出示尝试题(一)甲图:2个小孩拉着一辆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乙图:一个老爷爷把一袋沙子提高提问: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对学生点名提问) 苏凡同学回答:都有力,而
3、且物体都移动了一段距离。 问:移动的距离和力是什么关系? (对学生点名提问)张国涛同学回答:物体都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教师板书】我们说物理学中,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算这个力对物体做功(2)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呢?投影出示尝试题(二)甲图:用力拉箱子,没拉动;乙图:用力搬一块大石头,没搬动;学生分组讨论,得出:这两种情况都不算做功,为什么?-劳而无功【教师板书】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如果说一个物体做了功,就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必要条件,否则都不算做功。【教师板书】不做功的几种情况:有距无力 有力无距 有力有距,力和距垂直
4、演示1拉箱子,拉而不动 (有力无距)演示2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有距无力)演示3服务生端盘子 (有力有距,力和距垂直)(3)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申提问:同学们天天走到三楼教室来上课,有力做功吗?先让全班同学分组进行热烈讨论,教师巡视学生回答:我们克服自身重力,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有在做功(4)功的大小与力和距离这两个因素有什么关系呢?老师指导全班同学自己通过课堂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实验:分别把2本书和4本书从地面匀速移到课桌上老师问:哪次“累”一些呢?为什么? 全班学生回答:两次移动的距离相同,4本书“累”一些,因为书越多就需更大的拉力。学生实验:分别把2本书匀速移到凳子上和桌子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 教案 人教版 物理 年级 下册 1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