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枣庄市山亭区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生活中处处皆物理,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运动会田径赛场上,3000米第一名获得者的速度是15m/sB初二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5dm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2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并预防“禽流感”,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温度B质量C体积D密度3第17届亚运会10月4日在韩国仁川胜利闭幕,我国体育代表团以151枚金牌轻松实现亚运金牌
2、榜九连冠中国选手吴敏霞、施廷懋以总分318.60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如图所示的是她们比赛时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B吴敏霞相对于施廷懋始终是静止的C施廷懋相对于吴敏霞始终是运动的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4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低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低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D地震、火山、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5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冬天的早晨我们呼出的“白气”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C教室的日光灯管用久了灯丝变细D冬天早晨房屋、草木上的霜6下列对于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在忠县第二届
3、运动会上用高音喇叭播放运动员进行曲,高音喇叭的主要作用是增大音调B我们能准确的判断自己熟悉的人是谁在讲话,主要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C在太空中漫步的翟志刚可以在舱外和队友面对面交谈D进入城区禁鸣喇叭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添加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取出最小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D向右移动游码,同时将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8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放热的是()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9下列现象可以用光
4、的折射解释的是()A 道路“转弯镜”使视野更广阔 B 插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鱼叉C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 阳光下人形成的影子10如图是“探究某物质凝固和熔化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B在t=6min时,该物质为液态C该物质在EF段的熔化过程中经历了4minD该实验过程物质吸热持续了16min11某校初二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B02s内,小车在做加速
5、直线运动C2s5s内,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5s7s内,小车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12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3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白粉”,这是水蒸气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14如图是小明用相机拍摄了的美丽的月食图象,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立(
6、填“倒”或“正”)(填“实像”或“虚像”),刚好小华在滨江路玩耍时也看到了河水中的“红月亮”,已知河水深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105km,小华看到“红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km15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图表示某人看远物时的光路图,这名患者是眼,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需配戴镜16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17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动(匀速/变速),判断依据是照片上A与B
7、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60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18(1)上物理课时,老师用激光笔在A处发射一束激光,水中的小鱼刚好在B点看到激光,如图甲所示,画出激光从A射到B的大致光路图(2)请在图乙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
8、)透镜;光屏上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以下实验:(1)小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小明认为小华的操作有误错误是(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kg/m3(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4)在实验过程中,小华说如果天平没有砝码能不能测呢?老师说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老师给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个滴管和适量的水,设
9、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将一个烧杯中倒满水,另一个烧杯中倒入酱油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使天平平衡用量筒分别测出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酱油的体积为V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四、计算题21小华到超市买食用油,售货员指着如图某品牌5L的油说“弟弟,买这种油吗,这种5kg装的油降价了原来65元,现在60元”,小华看到同样品牌1.8L装的油要20.88元(油=0.9103kg/m3)(1)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华判断售货员把5L的油说成5kg的话是否正确;(2)通过计算帮小华分析买哪种油更划算?22国庆节期间,小明同学在忠县忠州广场的东面红绿灯处发
10、现如图,每次穿越斑马线过马路时都要加快步伐才能在设定的时间刚好通过该马路的宽度约为39m,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为26s,求:(1)小明的速度至少多大才能安全通过?(2)小明思考,老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0.8m/s,绿灯倒计时的总时间至少要设置为多少秒老年人才能安全通过?(3)汽车遇红灯在路口等待时,通常是不熄火的,这不但会白白消耗能源,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有研究显示,汽车不熄火等侯10秒钟,约需消耗汽油10毫升若在路口等候26秒,消耗的汽油质量约为多少克?(汽袖=0.8103kg/m3)山东枣庄市山亭区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
11、分,共36分)1生活中处处皆物理,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运动会田径赛场上,3000米第一名获得者的速度是15m/sB初二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5dm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50g【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估算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质量及其测量;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男子百米世界纪录速度略大于10m/s,3000m的速度不可能达到15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成年
12、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初二男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50cm=15d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0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一些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2某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并预防“禽流感”,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关于餐具的下列相关物理量肯定没有变化的是()A温度B质量
13、C体积D密度【考点】质量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餐具由于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会增大,密度会随之减小【解答】解: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吸热温度升高;体积因热胀冷缩而变大;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变小,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握质量的本质,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3第17届亚运会10月4日在韩国仁川胜利闭幕,我国体育代表团以151枚金牌轻松实现亚运金牌榜九
14、连冠中国选手吴敏霞、施廷懋以总分318.60获得女子双人3米板冠军如图所示的是她们比赛时的场景,说她们同步,是指()A她们相对于跳台始终是静止的B吴敏霞相对于施廷懋始终是静止的C施廷懋相对于吴敏霞始终是运动的D她们相对于水面始终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右图所示的是她们比赛时的场景,可以看出,她们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她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吴敏霞相对于施廷懋始终是静止的;她们相对于跳台、
15、水面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她们相对于跳台或水面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4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低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低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调来判断D地震、火山、台风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
16、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地震、火山、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解答】解: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A正确,符合题意;B、“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地震、火山、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5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A冬天的早晨我们呼出的“白气”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C教室的日光灯管用久了灯丝变细D冬天早晨房屋、草木上的霜【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
17、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不合题意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冰是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不合题意C、教室的日光灯管用久了灯丝变细,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不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物态变化知识是2016届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6下列对于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在忠县第二届运动会上用高音喇叭播放运动员进行曲,高音喇叭的主要作用是增大音调B我们能准确的判断自己熟悉的人是谁在讲话,主要是根据音色来辨别的C在太空中漫步的翟志刚可
18、以在舱外和队友面对面交谈D进入城区禁鸣喇叭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2)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媒介真空不能传声;(4)考查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接收处【解答】解:A、高音喇叭的主要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
19、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人由于声带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故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自己熟悉的人是谁在讲话,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人之间不能直接对话,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禁止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噪声问题和音色是声学中常见考点,还要和实际生活结合,是一道基础题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添加最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右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20、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取出最小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D向右移动游码,同时将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称量前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1)移动横梁的平衡螺母只能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在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说明右端下沉一点,增加最小的砝码会使右端下沉,因此这时他应该取出最小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故选C【点评】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
21、、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8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放热的是()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甲:屋檐上的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不符合题意;乙:铁丝网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22、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符合题意;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丁:草叶上出现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符合题意因此需要放热的是乙和丁故选:D【点评】判断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是2016届中考热学知识考查的热点内容9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 道路“转弯镜”使视野更广阔 B 插鱼时,要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投掷鱼叉C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 阳光下人形成的影子【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解析版 山东 枣庄市 山亭区八 年级 上学 期期 物理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