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总复习(二)古今中外土地制度专题配套训练.pdf
《专题总复习(二)古今中外土地制度专题配套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总复习(二)古今中外土地制度专题配套训练.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历史高考备专题总复习(二)古今中外土地制度专题一、选择题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演变,既体现了自然经济主线,也是阶级利益的调整需要。据此回答18 题:1、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税是我国财政的重要来源。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始于A、西周B、春秋 C、战国 D、秦朝2、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A、铁器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人口激增,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C、为提高效率,秦以集体耕作取代个体劳动D、奴隶制经济基础崩溃,秦向封建国家迈进3、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
2、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 B、王田制 C、均田制 D、方田均税法4、唐初规定男丁16 岁以上为中男,21 岁以上为成丁,60 岁为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 岁,唐玄宗时,以18 岁以上为中男, 23 岁以上为成丁,58 岁以上为老。唐在年龄规定方面的这种变化体现的治国思想是A、轻徭薄赋,存百姓,政在得民 B、大兴文教,延长初等教育年限C、尊老爱幼,以稳定扩大统治基础 D、合理选才,以确保干部年富力强5、比较和识别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叙述错误的是A、图一犁名曲辕犁,早在中国汉代就已应用B、曲辕犁至少比欧洲同类工具早产生一千多年C、我国古代农具和耕作技术长期领先世界D、图二表明“蒸汽时代”
3、欧洲农业革新滞后于同时代工业6、王安石上谏宋神宗: “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由此实行了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7、顺治、康熙年间,粮价从明末的每斗米值银二两二钱,降至顺治时的二钱,再降至康熙时的半钱。与此现象相关的社会因素是推行“更名田”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A、 B、 C、 D、8、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例起科(征税)。其废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皆给于民,而薄其征敛。 ”清朝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A、否定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成果 B、承认耕种明朝藩王土地的农民拥有所有权C
4、、加重对耕种明朝藩王土地农民的剥削 D、优待归降清朝的明朝残存藩王中国近现代史上,土地、赋税制度的调整既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也是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需要。据此回答 9 14 题:9、定都天京后,杨秀清、石达开等上奏洪秀全“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洪秀全指示: “胞等所议是也,即遣佐将施行。”这说明洪秀全发展了革命思想太平天国保留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太平天国改变了原来的策略杨秀清、石达开等人成为地主阶级代表A、 B 、C、D、10、在近代中国,系统阐释了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
5、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11、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12、 “在土地已经分配区域,保证一切取得土地的农民私有土地。在土地未经分配区域,保证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及债权政府对租佃关系及债务关系加以合理的调整。”该段材料反映的土地政策是哪个政府实行的? A、中华苏维埃政府B、抗日民主政府 C 、解放区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3、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专题图
6、片展”,请你为右图配上年代并附上简短说明A、1931 年,生活得保障 B、1947 年,耕者有其田C、1952 年,人民大翻身 D、1978 年,社会新发展14、从1960 年开始,被称为“包产到户”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全国许多地方自发流行起来。“包产到户”的特点是:在保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责任到户”(即土地以户为单位家庭经营), “定产到亩” (即每亩土地规定农民上交集体粮食的基本定额), “超产归己” (即超过每亩上交集体粮食基本定额的部分归农民家庭所有)。 “包产到户”经营方式后来受到1962 年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的严厉批评,不久即被废止。以上史实反映A、 “包产到
7、户”实质上是一种“左”倾错误 B、 “包产到户”对农业恢复发展起消极作用C、 “包产到户”为后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继承发展 D 、 “包产到户”背离了人民公社土地国有的原则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每一项土地和赋税政策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据此回答1520 题:15、英国圈地运动的出现和发展是由于A、海外殖民扩张的需要 B、农村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需要C、英国传统工业发展的需要 D、英国新兴工业部分发展的需要16、下列哪一项农业模式较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经济的发展?A、英国新贵族经营的农场和牧场 B 、法国农民的葡萄园 C 、俄国贵族地主的庄园 D 、美国种植园主的棉花种植园17、1862
8、 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其主要目的是A、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 、推动美国的西部大开发C、摆脱困境,争取战争胜利 D、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19 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要保障的是A、中下级武士的土地所有权 B 、资产阶级的土地所有权C、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权19、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施余粮收集制,主要是因为A、建立高度集中政治经济体制的需要 B 、保卫苏维埃政权的需要C、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0、20 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结果都是得不偿失
9、,从经济根源上来看,它们都是A、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B、违背了客观自然规律 C 、对领导人个人崇拜严重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21、商周时期的井田制的实质是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贵族土地所有制C、君主土地所有制 D、地主土地所有制2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2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争夺土地24、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10、”的措施实质上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度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25、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A、各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26、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以土地为征税标准,最早实现这一转变的是A、鲁国 B 、齐国 C、燕国 D、楚国27、我国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确立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28、以下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形式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
11、、贵族士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29、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地主阶级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A、将占有的“公田”据为己有 B 、兼并土地 C、通过赏赐获得土地 D、驱使流民垦荒获得土地30、史载: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 朝登陇亩 , 夕贸市廛”。上述材料反映了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与商品经济发生了关系农副产品投入市场佃农的生产自主权扩大A、 B、C、 D、31、仔细观察右图,图中内容反映的内容的理解中,不正确是A、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 B、它的实行是国家保护自耕农经济的表现C、受田农民拥有对土地的全部所有权和处置权 D、从
12、北魏到隋唐前期封建国家一直使用这种制度32、中国汉代出现的田庄的特点是田庄的劳动者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劳动者兼负军事义务,保护田庄 田庄经济具有极强的自给自足性质,属封建自然经济田庄的土地属于封建国家所有A、B 、 C、 D、33、有关右下图的表述正确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租佃制遍及全国当时契约纳租方式已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A、 B、 C、D、34、古代土地方面的租佃关系始于A、战国 B、秦代 C、隋唐 D、明清35、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 B、土地兼并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C、封建人身
13、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36、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经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C、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37、汉书食货志中描写:“富者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而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B、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C、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14、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38、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唐代男耕女织的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诗中描写的小农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导致难以扩大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A、 B、 C、 D、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非选择题1、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唐制凡民始生为“黄” ,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
15、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 80 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户主)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摘自旧唐书材料二“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绣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摘自旧唐书材料三“(杨)炎疾其蔽,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以见(同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 ” 摘自新唐书回答:(1)三则材料各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3 分)(2)材料一所述的制度有何作用?(2 分)(3)材料二中的“若不役,则收其庸”是何含义?有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复习 古今中外 土地 制度 配套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