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案【通用】.doc
《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案【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案【通用】.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教案16 第一朵杏花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9个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教学准备:师生查资料了解竺可桢。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认识和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体内容,读顺课文。教 师 活 动教学资料教学效果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竺可桢吗?2、简单介绍:竺可桢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竺可桢有关的文章。3、板书课题:16 第一朵杏花4、齐读课题。质疑,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些什么?竺可桢简介: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4、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回答哪些自己提出的问题了?5、读
3、了文章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一类生词:一株 淡淡 走近 错过 郑重 科学 估计推断二类生词:明媚 院墙 竺 桢 绽开 习惯 遗憾 吹皱精确文章结构段及段意:15 第二、 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2、小组学习讨论。3、回答问题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1)“弯下腰”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2)“习惯地问”“我是问第一朵花是哪天开的”说明竺爷爷在坚持长期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三、 课堂小结,书写生字。1、教师小结。2、指导书写生字。(1)指名认读生字,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2)重点指导生字在部件的比例,学
4、生书写。第 二 课 时教 师 活 动教学资料教学效果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16课1-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竺可桢爷爷。二、学习课文6-15自然段。1 自读课文6-15自然段,想想你又从中了解到了什么?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1)院墙旁边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2)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树,吹鼓了杏树的花苞。(3)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3、说说: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4、全班反馈。5、教师小结。重点词句体会:1“泛出”与后面的淡淡的粉红搭配非常和谐,让人感到杏树的美丽
5、。“吹皱了”“吹醒了”“吹绿了”“吹鼓了”用的很妙,使句式整齐,也把春风写活了,春风过处,柳梢长出了嫩芽,小草在伸懒腰,河水泛起微波,杏花的花苞饱满,生动地描写了出来。2“捧出了”“郑重地记下”其中,“郑重地记下”还可以看出竺可桢爷爷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第一朵杏花的珍贵,孩子和竺可桢对第一朵杏花的重视。三、学习课文16自然段。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小结:正如竺可桢爷爷所说,他是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3、指导朗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四、 拓展学习。 收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参考资料:竺可桢纪念网http
6、:/17 科里亚的木匣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里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4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在生活中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第一次科里亚挖不到木匣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从这件事情中他受到什么启发。教学难点:科里亚在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话语。教学准备:学生了解自己小时候的情况。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教 师 活 动教学资料教学效果一、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你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
7、哪些变化吗?2、师:不仅你们一天一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7课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3、板书课题:17 科利亚的木匣4、齐读课题。质疑,你想从文章中知道些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躲避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4、讨论: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可以回答哪些自己提出的问题了?5、读了文章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几层意思。2、分组学习,讨论文章的层次。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
8、亚从中受到启示。3、全班学习交流。4、指导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这一段是个过度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四、学习课文1-3自然段。1、 请同学分自然段朗读1-3自然段,全班思考:(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2、 讨论思考题。(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出示句子(一):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
9、现出示句子(二):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3、学生质疑。五、课堂小结,书写生字。1、教师小结。2、指导书写生字。(1)指名认读生字。(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3)重点指导书写“免”字。(4)学生书写。第 二 课 时教 师 活 动教学资料教学效果一、复习导入。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17课1-3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的。二、 学
10、习课文4-12自然段。1、默读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想:(1)科利亚和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的东西,从埋下去到挖出来有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么挖的,结果怎样?(3)科利亚第一次是怎么挖的,结果怎样?(4)科利亚又是怎样思考挖出木匣的?2、小组学习讨论。3、全班交流,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理解相关的词语。句子(一):住了差不多四年。 理解词语:差不多。句子(二):妈妈从家门口朝前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师述:看到箱子,妈妈说什么啦?体会妈妈的感情,指导朗读。思考: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句子(三):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思考:科利亚挖的结果怎样?理解词语:仍然说
11、说:这个词语在这里的作用。师述:面对小伙伴,科利亚是怎么说的。找出句子读一读。句子(四):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走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句子(五):科利亚走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科利亚的感情与情绪的变化过程:焦虑被嘲笑冷静思考兴奋。教学“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到匣子,后来又为什么挖到了”这一问题是课文的重点,了解了这一重点问题,学生就能明白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做什么事都
12、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办法这一道理。填写表格:时间年龄步子事情战争开始5岁步子小量十步埋下四年以后9岁大一倍量五步挖出三、 学习课文16自然段。1、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你能给最后一个问句换种肯定的说法吗?2、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4、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5岁长到9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四、 总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鄂教版 小学语文 第六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