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第八章背诵速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第八章背诵速记.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分析】1、第八章出 1- 3 题,占 1- 3 分2、重点看第二节另有 Word 附件可以下载呦嘿嘿注:20XX 年沿用 20XX 年教材第八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有: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需求和总供给、总产出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反映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是城镇实际失业率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属于自愿失业的是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价格总水平关于价格总水平的说法: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呈反向变动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成正比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流通
2、速度的变化成正比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1、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和度量1.含义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来度量。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成正比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2.度量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叫做价格总指数,一般称为价格指数。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
3、指数等;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价格指数有很多种类: ;我国目前是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很多国家或地区都是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主要指标。2、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产出、总需求和总供给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以 M 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 代表价格总水平,T 代表各类商品的交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易数量,则有: MV=PT (费雪方程式
4、)或P=MV/T M 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 货币流通速度P 价格总水平 T 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P 的值取决于M V 和 T 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V在一定时期相对稳定,T 的增长也相对稳定,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取决于M 的变动。对上述公式用微分方法进行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即=m+v-y 代表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m 代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率y 代表GDP 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变动率(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货币流动速度的变动率GDP 的变动率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
5、变化成正比,而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上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总产出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下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上涨。2.总需求和总供给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反之,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总水平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从短期来看,
6、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成同方向变动,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供给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供给减少。3、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1.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由于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工资可以分为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以当时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实际工资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实际工资的变动与名义工资变动成正比,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在价格总商品下降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下降,或下降的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则实际工资就会上升。2. 价
7、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实际利率 i 名义利率r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实际利率取决于名义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率之差。在名义利率不变时,实际利率与价格总水平变动成反比在价格总水平不变时,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相等。当名义利率低于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时,实际利率为负。由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利率也可以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3. 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会在一定条件下影响到汇率的变动,从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产品价格,并进而影响到净出口和总供求关系购买力平价理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1922 年提出)指出,两种货币的汇率应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而
8、货币购买力又是价格总水平的倒数,所以,汇率实际上由两国价格总水平变动之比决定。按照这一理论,在两个国家的模型中,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价格总水平上涨过程中,如果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幅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价格总水平变动间接效应,主要包括,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总水平变动,特别是剧烈的、大幅度的变化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只有
9、在短期内,在价格变动没有被市场主体预期到的情况下,才可能对经济增长发生某种作用: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则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这种作用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是长期的。?就业和失业1、就业: 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即就业者条件;收入条件;时间条件。就业者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2、失业: 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在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如一周/ 一天)属于
10、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人口: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即没有工作3、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统计口径就业人口: 在 16 周岁以上, 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城镇就业人口,是指在城镇地区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就业人口。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 岁至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段内(16 岁至退休年龄) ,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4、就业与失业水
11、平的统计失业率失业总人数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100%就业率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 目前,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的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我国的失业率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是具有很大差别的,在进行国际对比时一定要注意其不可比性。在发达国家,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状况的最重要的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业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我国只计算城镇地区的失业率,而没有计算全国城乡统一的失业率;在计算城镇失业率时,主要是以是否具有城镇户口为标准,因此并不是真
12、正的城镇地区的失业率。5、失业的类型1. 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劳动力队伍的情况。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形式。摩擦性失业: 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引起的失业(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结构性失业: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如新的产业兴起、旧产业衰落,使得原有产业劳动者由于不具备新产业需要的技术而失业。)2.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
13、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处于繁荣与高涨时期,失业率比较低在经济运行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失业率比较高。这种失业是宏观经济研究关注的重点6、我国就业和失业问题的特点由于二元结构和体制转轨,我国的就业和失业矛盾比较严重。所谓二元结构,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该理论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我国需要通过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加快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强教育,以及提倡新
14、的就业观念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够实现扩大就业、减少失业的目的。二元结构理论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包括: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关系1、奥肯定律奥肯定律:相对于潜在的GDP ,GDP 每下降 2 个或 3 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l 个百分点。或者说,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1 个百分点, GDP 就会下降 23 个百分点。奥肯定律的政策含义: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20 世纪 60 年代初提出了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2、菲利普斯曲
15、线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由于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有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的,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高。后来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政府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货膨胀率。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存在弗里德曼认为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抽垂直的直线3、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的特征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传统的农村农业部门是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