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与气化关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与气化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与气化关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与气化关系煤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与气化关系:煤的机械强度是指它的抗破碎力,即破碎难易程度。用于两段炉的燃料,要求机械强度大,以减少输送过程中的破碎量。机械强度差的煤,在运转过程易于破碎,使煤的含粉量过高,块煤量降低。另一方面,在气化过程中煤还要承受上层燃料的挤压,易被压碎,影响料层的正常通风,不利于气化。 机械强度一般用转鼓方法和落下方法来确定。转鼓方法是把经过筛分的一定粒度的煤(13100mm)块,放在直径100 的钢制卷筒中,转筒以 25 转/分的速度,回转 4 分钟,在 100 转之后停止 转动,将试料倒出用 1313 mm 的筛孔过筛,用筛上残留燃料与原加入燃料的百
2、分比, 表示煤的机械强度。 落下试验是将粒度为 60 100 mm 的煤样 25 公斤(或 10 块),从 2 米高自由落下三次(落在 铁板上) ,大于 25 mm 的煤与原样的质量百分比,来表示煤的机械 强度。煤的热稳定性又叫热强度,是指煤在高温下,是否易于破碎的性质,热稳定性的强弱直接影响气化过程,热稳定性差的煤在高温作用下,易在炉内碎裂,产生大量煤末,使燃料层阻力增加,气流分布不均匀,使气化条件恶化。 固体燃料受热不稳定,主要是由于下列原因引起的: 1.1 燃料受热时,由于内部的水分蒸发和放出挥发分而导致碎裂。 1.2 燃料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引起碎裂。 1.3 燃料
3、受热时,粒度内、外温度差较大,以及由于不同组成物质的膨胀系数不同,发生肢解破裂。无烟煤与烟煤相比,热稳定性较差。 这是因为无烟煤结构紧密,含脆性的固定碳多, 含挥发分少, 而且与烟煤相比热传导率低。 褐煤的热稳定性也较差。这是因为加热时,褐煤内的水分蒸发使煤破裂。 热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是:从煤中选出 10 块 60100 mm 的标 准煤块,在 900的马弗炉内加热 15 分钟,拿出冷却后,放在直 径为200 mm 的转鼓内,以 50 转/分的速度,转动 5 分钟,然后 用 2525 mm 的筛子过筛,用残留煤与加入煤的重量。百分比来表 示热稳定性: 由于原料煤的粘结性大小不同,所用两段炉的结构也不同,对粘结性煤,需配有专门的搅拌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强度 热稳定性 气化 关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