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总结.pdf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总结.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十一章固态相变与材料处理第一节固态相变总论一固态相变的特点与分类固态相变时至少存在以下变化之一:晶体结构的变化;化学成分的变化; 有序度的变化,如合金的有序化转变,即点阵中原子的配位发生变化相变的驱动力是新相和母相间的自由能之差驱动力靠 过冷度 来获得阻力 : 新相晶核形成时引起的界面能 和 体积应变能 ,固态相变也符合最小自由能原理。1)固态相变的特点1.固态相变阻力大2.原子迁移率低3.非均匀形核4.新相有特定形状5.相界面结构关系6.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习面2)固态相变的分类1. 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有体积变化,有相变潜热(放热或吸热),大多数相变属于一级相变;二级
2、相变:二级相变时仅有 材料的 压缩系数 、比热容 、热膨胀系数变化。如磁性转变、有序转化。2. 按动力学分类:依据原子运动特征分扩散型相变:相变时有原子长距离扩散(超过原子间距),导致成分变化,大多数相变属于扩散型;无扩散型相变:没有原子扩散,相变前后没有成分变化; (如马氏体相变)3.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 -长大型相变:新相与母相间有界面,大多数相变为此类;无核相变:新旧相之间无明显界面,如调幅分解。二. 相变的热力学1)相变时自由能的变化假设在均匀母相 中形成一个半径为r 的球形新相 ,则系统总自由能变化量为:GG= G-G G代表原始相(即母相)的Gibbs 自由能G代表生成相(即新相
3、)的Gibbs 自由能固态相变时形成半径为r 的球形晶胚所引起系统自由能的变化(G)为:G=-(4 /3)r3( GV+GE)+4 r2 G-形成单位体积晶核时的自由能变化,常为负值;GE-形成单位体积晶核时所产生的应变能;-晶核与基体之间交界面的单位面积界面能化学自由能使系统的总自由能降低,是相变的驱动力;而界面能和应变能是相变的阻力。相变发生的条件是系统的总自由能的下降,即G粒状3) 奥氏体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奥氏体是碳在 -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格类型为面心立方结构。奥氏体的塑性高、屈服强度低,易塑性变形。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 奥氏体晶粒长大及其控制1)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晶粒度是指多晶体内的
4、晶粒大小本质晶粒度表示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本质晶粒度测定:特定温度(93010)特定保温时间(8h)冷却得到的晶粒度本质细晶粒钢:晶粒细小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细小2)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与控制加热工艺: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奥氏体晶粒也越粗大;加热速度增大,晶粒细小;钢的合金化成分:强碳化物形成元素,MxC%晶粒长大细化晶粒l本质细晶钢硅铁、锰铁脱氧削弱 Fe的结合力,加速扩散,促进长大本质粗晶粒钢三. 钢的加热缺陷常见的加热缺陷有氧化、脱碳、过热、过烧等。1) 氧化钢在高温作用下与加热介质中O2、CO2、H2O 等氧化性介质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的现象称为氧化。钢的氧化有两种:表面
5、氧化和内氧化。钢在 560以上加热时,表面氧化膜由Fe2O3、Fe3O4和 FeO三层氧化物组成,其中FeO层厚度占主要成分。由于FeO 结构松散、容易剥落,氧化反应很快穿过氧化膜继续向内层进行。随着加热温度提高,其氧化反应也越剧烈。钢的内氧化是在800以上长时间加热,钢中的合金元素与氧化性介质沿晶界形成氧化物的现象。 合金元素与氧的亲和力大小决定了内氧化程度,如钢中Cr、Si、Ti、Al 等合金元素与氧的亲和力远大于Fe,将优先被氧化,使晶界附近的合金元素减少,晶界性能变坏。2)脱碳钢在加热和保温时,炉气中含有O2、CO2、H2O、H2等的脱碳性气氛,钢表层中的固溶碳和这些介质在高温作用下发
6、生氧化反应,使表层碳浓度降低,即产生脱碳。 表层脱碳后,内层的碳便向表层扩散,使脱碳层逐渐加深。 加热温度越高, 脱碳的速度越快; 加热时间越长,则脱碳层越深。表面脱碳是一种有害缺陷,将大大降低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介质的碳势与钢中碳含量对钢的脱碳影响强烈。气氛中CO、CH4含量多,碳势就高;相反,O2、CO2、H2O、H2 等浓度高, 碳势就低。 气氛的碳势低于钢的碳浓度,钢就发生脱碳。防止措施: 在保护气氛中加热、无氧化加热和缩短钢在加热炉中的高温停留时间3)过热加热温度过高或 保温时间过长 而得到粗大晶粒组织,称作过热。危害:使钢的性能变坏,特别是使韧性严重下降过热的工件 必须 重
7、新进行 加热使其晶粒细化4)过烧由于 加热温度过高,使奥氏体晶界严重氧化 ,甚至发生了局部融化,这种现象称为过烧。危害:严重降低了钢的性能。只能报废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四节钢的冷却及组织转变一.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过冷奥氏体:在共析温度(A1点)以下未转变的、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的奥氏体。等温冷却转变:把加热到奥氏体状态的钢,快速冷却到Ar1以下 某一温度并等温停留一段时间,使奥氏体发生转变,然后再冷却到室温。连续冷却转变: 钢经奥氏体化后,以不同冷却速度连续冷却到室温,使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发生相转变。1)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高温区:珠光体类组织。随转变温度降低,珠光体片变细,依次为:珠光体、
8、索氏体、托氏体中温区:贝氏体类组织。随转变温度降低,依次为上贝氏体、下贝氏体低温区( Ms 点以下):马氏体组织2)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在实际生产中, 过冷奥氏体 大多是在连续冷却中转变的,因此研究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时的转变规律更具实际意义。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 .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1)珠光体转变转变特点: 扩散型转变。 转变温度越低, 珠光体片越细, 依次分为: 珠光体(P) 、 索氏体(S) 、托氏体( T)性能: 层状珠光体的性能主要取决于片层间距,转变温度越低, 即过冷度越大, 则片层间距越小 。珠光体的力学性能与其形成温度有关,转变温度越低,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则珠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 基础知识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