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解读.pdf
《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解读.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解读一、课程标准要求 运用地图说明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本条标准涉及的问题是“某一大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要求以某一大洲为案例,学会分析描述大洲的位置,标准明确告诉我们,完成本任务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利用地图提取信息阐述事物的能力。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本条标准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各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各不相同,课标要求以某一大洲为案例,学会分析大洲地形、气候、河流特点的一般方法。完成本任务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 ,其能力
2、要求更进一层次,不仅会使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还要学会归纳总结。本条标准涉及的第二个问题是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对第一个问题的阐释。 本问题要在前一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培养,也便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运用有关资料说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本条标准主要涉及某一大洲人类当前面临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从人文角度让学生学会分析大洲的一般方法: “运用有关资料”。需要注意的是,人口问题、 环境问题、发展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都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思考问题。
3、通过实例说明某一大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本条标准主要涉及大洲内部的经济差异,倾向于具体的实例与经济数字,要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具体的实例资料,得出结论。二、教材内容分析本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套教材中只安排了亚洲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对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 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 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 所以本章既是在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
4、法的学习。第一节自然环境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节分为 “世界第一大洲” 、“地形和河流”、 “复杂的气候”三个小标题,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扩大学生在“洲”这个层面上的知识,每一方面的内容都以亚洲为基点, 向其他大洲作适当拓展,体现了分析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比如,“世界第一大洲”,教材通过图 6.1 让学生明确大洲半球位置的描述,安排了图6.2 、图 6.4和两个活动来练习描述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地形和河流”,教材通过图 6.5、图 6.7、图 6.8 和一组学生活动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地形特点、 河流特点的基本方法, 同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的气
5、候”教材通过正文文字说明和图6.9、图 6.10,归纳分析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并利用活动延伸到非洲气候特点的分析。第二节人文环境教材划分为“人口最多的大洲”、“多样的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差异”三个部分,主要体现的是区域之间的差异。“人口最多的大洲”教材通过图和数据,着重讲述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差异。”多样的地域文化”教材通过图 6.17、学生活动、阅读材料, 说明人类的文明同自然地理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并直观强调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差异”重点体现了亚洲内部的差异, 运用事例说明某个大洲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亚洲
6、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2. 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总结亚洲地理特征。3. 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亚洲地理特征的成因。4. 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亚洲与其他大洲及亚洲内部地理环境的异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 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法学习地理知识。 2. 自由组建学习共同体, 进行游戏和考察活动。3. 游戏、质疑、整合问题。4. 表演、反思。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认识亚洲的自然环境,形成对我们所生活的大洲的热爱之情。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2. 通过教与学活动,使
7、学生在考察、游戏、问题解决、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到亚洲人口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体验到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魅力,提高艺术鉴赏力。 3. 通过游戏、网上考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四、教学建议:第一节 自然环境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通过学习本节,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纬度位置对
8、气候的影响等等。同时教材还注意了学生识图用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本节的立意在于教会学生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新课引入】:课前准备一些有关亚洲的图片资料或视频资料,用猜猜看的形式,请学生说出图片或电视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学生答出国家或地区名称,最后总结所有这些景观在亚洲。【世界第一大洲】:这一小节虽名为 “世界第一大洲”, 但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描述大洲的位置。教材安排了四幅重要的地图来辅助学习:“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6.1 ):这是一幅常见的东西半球图,通过这幅东西半球图, 不仅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确亚洲的半球位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大
9、洲在哪个半球来描述其位置特点。“亚洲范围图”(图6.2 ):这幅地图描述了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标注了濒临的大洋和重要的经纬线,便于学生描述亚洲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七大洲面积比较”(图6.3 ):这是一幅堆积图,不但清楚地表示出各大洲面积的数据排列,还形象地表示出了各数据项的数值,从面积角度来说明“世界第一大洲”。“亚洲地理分区”(图6.4 ):地图明确了亚洲的六个分区,利于学生明确各分区的位置的相对位置,特别是我国与亚洲其他大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进行铺垫。教学中,应首先带领学生通过读图完成第3 页的活动 1、2。让他们用分析归纳的方法总结出大洲位置,描述要从纬度位置 (绝
10、对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两方面来描述。对相对位置的描述,应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表示方位的词汇,能够换位思考,灵活应对。在第3 页活动 3 的教学中,首先应带领学生完成提示(1) 、(2) 和(3) 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亚洲是世界最大的一个洲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地形和河流】:可用歌曲亚洲雄风引入,鼓励学生收集文艺作品中对亚洲的表述,加深学生对亚洲的热爱。在这一小节中,教材提供了三幅重要的地图:“亚洲地形图”(图6.5 ):这是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形象地表示了亚洲地形及河流的分布。 阅读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
11、是这一小节的核心。首先要指导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从陆高海深表中得出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高度, 明确不同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类型,再引导学生找出主要地形区, 观察其位置和海拔。 最后总结出一个区域的地形特征。指导学生完成第5 页的活动。亚洲的河流分布与地形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设计可以先让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到这些河流, 逐一分析河流的位置和流向: 由此再得出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亚洲大陆沿 30 N的地形剖面”(图6.7 )和“北美洲沿 40 N的地形剖面”(图6.8 ):这两幅图直观形象地反映了两地高低起伏的状况,可以作为对已经得出的亚洲地势特征的一种验证。这两幅图的判读是难点,要提示学生注意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教师 培训 材料 新课 标人教版 初中 地理 年级 下册 第六 我们 生活 大洲 亚洲 单元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