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pdf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承上启下落实目标有效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解读引言做了四上教材培训后,如何做好四下的教材解读?我思考如下几个问题:1.本册教材有什么特点? 2.教材是怎样落实课标要求的?和前后教材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3.怎样的教学建议更有针对性?在市教科所陶家伟老师和评价中心组老师们的指点帮助下,在认真研读课标,仔细梳理教材知识点以及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后,我逐渐明确了方向。今天,打算从三个方面和与会老师们共同研究:明确本册教材承载的任务梳理知识点,发现变化寻找有效的实施途径一、从课标要求多角度审视四年级下册教材从课标的年段要求看,四下作为中年段,教材仍然是围绕着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三方面能力编排设
2、计, “四个重点项目”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三方面能力”即:读书能力、理解能力、积累能力。也就是说,本学期语文学习的主要目标和上册大致一样,必须扎扎实实落实。可是,从年段要求之间的衔接关系来看,四下教材承载着一个 比较特殊的任务承前启后。 所谓“承前”,也就是要对完成第二学段任务的情况来一次“盘点”,也可是理解为“检测”,也就是通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完成前面所说的“四个重点学习项目”,达到“三方面能力”要求;所谓“启后”,也就是这个学期将为高年段的学习做铺垫,在某些知识能力要求上已
3、经向下一个年段渗透。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理解这个学期的学习任务没有改变,我们就完全按照上个学期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做就可以了,而应该重视这个“承前启后”的学期,更多思考如何落实这个特殊时期的任务。二、梳理教材知识点,探明编排意图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有必要对本册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仔细梳理,对照课标的年段目标,明确教材是怎样安排重点训练项目的,其中有怎样的变化和铺垫。下面,我想就阅读和习作两个版块和大家讨论。2 (一) 关于阅读教学的剖析1.呈现阅读教材一览表单元主题课文一单元颂春篇赞美春天、亲近自然走,我们去植树 第一朵杏花 燕子 古诗两首二单元创新篇倡导创新、 教给创造方法苹果里的五角星 最
4、佳路径人类的“老师”三单元英才篇介绍古代英贤人物, 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四单元爱心篇倡导美好品质永远的白衣战士 “番茄太阳” 第一次抱母亲我不是最弱小的五单元动物篇学习动物知识, 爱护动物鸟语 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六单元环保篇保护环境、改造环境沙漠中的绿洲 云雀的心愿 古诗两首七单元国魂篇歌颂领袖人物、 民族精神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黄河的主人从上表可以看出,四下教材共入选24 篇课文,文质兼美,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教材。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单元编排绝非仅内容上的联系,在知识能力训练安排中,仍然凸显着
5、“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理念,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切入口的,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上。 通过“四个重点学习项目”的落实,再加上对应“单元练习”中“处处留心”和“读读背背”的学习,使每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最大程度地整合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学生不但扎扎实实地学到了“知识和能力”,而且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同时还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和情感体验,较好地实现了语文学习“三维目标”的整合。 老师们不仅要看到一个单元有哪些课文,还应把握住单元教材在内容和知识和能力上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前后照应和整合,才能凸显单元主题阅读的效果。2.四个重点训练项目的呈现
6、特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多次练习,难度增大本册教材在课后练习中有这样的体现:3 三顾茅庐 P50第四题:联系上下文,体会带点语句的意思: “当时的人都很钦佩祁黄羊,说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公仪休拒收礼物 P54第四题:联系现实生活谈理解:“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第一次抱母亲 P72第四题:联系上下文谈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生命的壮歌 P95第四题:读句子,想问题:“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第一朵杏花
7、P13第四题: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燕子 P16第四题: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从以上知识点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这个训练项目 反复出现,频率大,联系上下文理解语段的练习有所增强。我想编者的意图一方面是通过反复训练实现对中年段前三个学期学习的巩固,进一步培养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品味和鉴赏词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实现下高年段的进一步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
8、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课程标准)打基础。这一要求其实在一些课文练习中已经有所体现。(公仪休拒收礼物)尽管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初级的,却体现了向高年段过渡的意图。(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多角度理解,概括更全面第一朵杏花 P13 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目?从课题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竺可桢爷爷对待第一朵杏花的态度,从而感受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品质。最佳路径P33格罗培斯的迪斯尼乐园路径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注意课文前后内容的对比、联系,理解“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做法带给人们的启示。黄河的主人 P133默读课文,
9、说说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 ” ?引导学生从核心问题入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思想,提高阅读理解的效率。从以上训练题的设置, 可以看出, 四下教材注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4 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多角度理解课文注重理解能力的提高 概括更全面注重概括能力的提高 走,我们去植树 P9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人类的老师 P37说说第 3、4、5 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云雀的心愿 P111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复述练
10、习:祁黄羊天鹅的故事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段落这些练习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在这里,要和老师们谈谈“复述课文”的练习。 复述,在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课标在中年段明确指出: “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高年段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这里,我们 特别注意“大意”一词,说明并不是要求详细地描述,更不是照搬课文,而是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进行简明、扼
11、要、提纲挈领地讲述,也就是概括性复述。这种复述虽然不强调引用原文,但关键词句应当加以运用,还要防止主次不分,轻重倒置,三言两语的问题,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边读边思学会方法苹果里的五角星 P29 默读课文,说说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永远的白衣战士 P64 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番茄太阳 P68 默读最后四个自然段,谈自己的感受。默读是重要的阅读方法,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联系课文重要语句、主要问题和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在读后能够说自己的感受,从而养成良好的默读
12、习惯。这是本册教学需要继续落实和加强的,也是为进入高年段“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注重读写结合关于这一方面,我想提醒老师们关注一点,即:读写结合。本册教材比较频繁地安排了这项训练,诸如想象扩写古诗的意境( 春日偶成) ,模仿课文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 三顾5 茅庐 ) ,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和叫声”( 鸟语 ) ,仿照课文写一个“齐心合力完成一项任务的场面” ( 天鹅的故事) ,看课文插图,写一段话, “选用” “课文中的词语” ( 沙漠中的绿洲)等。这么多篇课文后安排读写结合,我想既是体现了苏教版“阅读与习作结合”“长短线结
13、合”的习作教学理念,也是从积累和运用的角度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践运用的练习,而且是从积累运用优美词语逐渐向语段过渡,向积累课文句式、构段方法过渡。3.教学建议明确了本册阅读教学的特点及变化,针对重点训练项目和年段容易出现的薄弱环节,我想给老师们提出如下教学建议。(1)把牢基础认读关,夯实保底工程。进入四年级下学期了,不少老师会认为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应该都认识课文里的生字,识字、写字环节可以完全不管了,所以常常是拿起一篇课文随便请几个学生读一遍,就开始分析内容了。长期下来,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就出现了混淆,学生的作业、试卷、作文上的错别字让人“触目惊心”。还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扎实的基
14、础知识巩固,语文知识缺漏越来越大,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少,成为了“学困生”。对照中年段课标对识字写字方面的要求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使用字典、 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来看,识字、 写字仍然是中年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与低年段不同的是在能力上提出更高要求。生字词的音、形、义学习仍然必须在每一节课上扎扎实实落实,没有读通、读顺课文,绝不能开讲,特别是要请基础薄弱的学生多读、多练。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扶、放”结合。第一朵杏花一课要学会八个生字:“株、泛、仰、皱、曾、确、估、掌”。教学时先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说说这些生字哪些容易读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语文 教材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