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pdf





《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强化训练专题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化学反应与能量1、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3O2(g)=2CO2(g)+4H2O(g);H= -725KJ/mol B硫化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S2-+2H2OH2S+2OH- 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SiO32- +2CO2+3H2O=H4SiO4+2HCO3- D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3FeO+NO3- +8H+=3Fe3+NO+4H2O【答案】 C 2、已知: CH4(g) 2O2(g)=CO2(g) 2H2O(l) H1Q1kJmol12H2(g) O2(g)=2H2O(l) H3Q2kJmol1取体积比23
2、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 ) ,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15Q2 B0.2Q1 0.05Q2 C0.2Q10.15Q2 D0.2Q1 0.3Q2【答案】 C 3、已知反应H2 + I2 = 2 HI,在一定条件下的数据如下,根据数据判断该反应是()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C没有热量变化 D无法判断【答案】 A 4、用电动公交车初步替代燃油公交车是天津市节能减排、控制雾霾的重要举措之一。Li-Al/FeS电 池 是 一 种 正 在 开 发 的 车 载 电 池 , 该 电 池 中 正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2Li+FeS+2e-=L
3、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FeS=Li2S+Fe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CLi Al 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 的化合价是 +1 D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2S+Fe-2e-=2Li+FeS 【答案】 A 5、下面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下题。下列与反应原理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化学键HH I I HI 断 开 时 吸 收 的 能 量 或 形 成 时 放 出 的 能 量(kJ/mol )436 151 299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4、A装置中不可能发生反应:Fe2Fe3=3Fe2B装置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存在Fe2C装置的溶液若换为稀硝酸,则腐蚀过程与原装置不同D装置中的铁丝能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 A 【解析】 浓硝酸变稀, 稀硝酸与钝化生成的氧化物反应有铁离子生成,铁单质与铁离子发生反应: Fe2Fe3=3Fe2,溶液中最终只含有Fe2;稀硝酸存在时,铁作负极,铜作正极,铁被腐蚀; 装置开始发生的是化学腐蚀不是电化学腐蚀,铁、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氧气消耗后压强变小液面左移,接触后发生析氢腐蚀。6. 关于如图装置所示的两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均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中电流方向是从Zn 经导
5、线流入Cu C反应开始阶段,中均有氢气产生D电极反应式:中阳极2Cl2e=Cl2中正极2H2e=H2【答案】 D 【解析】 A项装置为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项电流方向为从Cu流向 Zn;C项中产生的气体是Cl2。6、已知;gNHsHCONHsCONH33432419 .74molkJ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 B.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 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答案】 A 7、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
6、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相同条件下, 2molH2(g) 与 1molO2(g) 完全化合生成2molH2O(g) , 放出 a kJ 热量,2molH2(g)与 1molO2(g) 完全化合生成2molH2O(l) ,放出 b kJ 热量,则a b C若 CO2与 CaO化合是放热反应,则CaCO3分解是吸热反应D相同条件下,1molH2O(l) 与 1molCaO完全化合,放出a kJ 热量, 2molH2O(l) 与 2molCaO完全化合,也放出a kJ 热量【答案】 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就一定只伴随着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7、C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人为加热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答案】 A 9、已知 2 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484 kJ ,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能量496 kJ ,水蒸气中1 mol H 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 ,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 ( ) 。A920 kJ B557 kJ C 436 kJ D188 kJ 【答案】 C 【解析】设 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能量为xkJ。 首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点燃2H2O ,然后分析过程, 2H H O=O=点燃2HO H,由过程可知2 mol 氢气
8、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应该拆开2 mol H H 键、 1 mol O=O 键,吸收的能量为(2x496)kJ ;生成 2 mol H2O形成 4 mol HO键,放出的能量为4463 kJ1 852 kJ,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放出能量484 kJ1 852 kJ (2x496)kJ ,即可求出x436。10、在 25 、1.01105 Pa 时, 1 g CH4燃烧时生成CO2与液态 H2O,放出 55.6 kJ的热量,则 CH4的燃烧热H为()A55.6 kJ mol 1 B 889.6 kJ mol1 C 889.6 kJ mol1 D 444.8 kJ mol1【答案】 C 【解析】根据题中
9、所给出的信息分析,Qn( 可燃物 ) H,所以 HQ/n( 可燃物 ) ,计算可得 H889.6 kJ mol1。11、胶状液氢 ( 主要成分是H2和 CH4) ,有希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 101 kPa 时, 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 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 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4(g) 2O2(g)=CO2(g) 2H2O(l) ;H890.3 kJ mol1BCH4(g) 2O2(g)=CO2(g) 2H2O(l) ;H890.3 kJ mol1CCH4
10、(g) 2O2(g)=CO2(g) 2H2O(l) ;H890.3 kJ D2H2(g) O2(g)=2H2O(l) ;H285.8 kJ mol1【答案】 B 【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放热反应H为负值 , 吸热反应H为正值 ,A 项错误 ; H的单位是kJmol1,C 项错误 ;2 mol 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571.6 kJ ,D项错误。12、 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 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 Z 作原电池电极时,Z为正极; Y和 Z 的离子共存于电解液中,Y离子先放电; M的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的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下列
11、的A. XYZ M B. XZMY C. MZXY D. XZYM 【答案】 D 13、已知H2(g) Br2(l)=2HBr(g) H 72 kJ/mol ,蒸发1 mol Br2(l)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30 kJ ,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2(g) Br2(g) HBr(g) 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436 a369 则表中a为 ( ) A404 B260 C230 D20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答案】 D 14、下列有关农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或解释属于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含 K2CO3能混合施用B化肥和农家肥如绿肥 不可混合施用C “盐碱地”中有Na2CO
12、3通过加石膏使之生成碳酸钙,这样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随着c(CO32)浓度的降低,“盐碱地”的碱性降低D复合肥如磷酸氢二铵和生石灰能一起施用【答案】 C 【解析】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可双水解,营养流失;化肥和农家肥完全可混合施用;复合肥 如磷酸氢二铵和生石灰能一起施用,两者将反应生成正盐磷酸钙,不能溶于水,不能被植物吸收。“盐碱地”中Na2CO3水解使土壤成碱性,即:CO32 H2OHCO3 OH,通过加石膏生成沉淀,减少c(CO32) 浓度,平衡左移,土壤碱性减弱。故答案为C 15、 1 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
13、(g) 2H2O(l); H=-142.9 kJ mol-1B.2H2(g)+O2(g) 2H2O(l); H=-571.6 kJ mol-1C.2H2+O22H2O;H=-571.6 kJmol-1D.2H2(g)+O2(g) 2H2O(l); H=+571.6 kJ mol-1【答案】 B 16、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顺序是: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 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 或品红 ) 溶液。打开 T型管螺旋夹, 使 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 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同时打开螺旋夹即可观察。试回答: (
14、1)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2) 该实验中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 。(3) 该实验的原理是_ _ 。(4)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 说明 CaO 、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_ 。(6) 若该实验中CaO换成 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答案】 (1)U 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 或品红 ) 会沿开口端上升(2) 检查装置气密性(3)CaO 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空气膨胀,引起红墨水( 或品红 ) 在 U 形管中的液面不再相平(4)CaOH2O=Ca(OH)2(5)CaO 和 H2O的能量和大于Ca(OH)2的能量
15、(6) 否【解析】 该题是一道以能量变化、反应热为背景的实验探讨题,解题时要明确设计者的意图。从提供的仪器和目的来看,意在通过观察U形管里液面变化指示左边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热量变化。 可自然想到热胀冷缩现象,而在实验中利用大试管里的空气膨胀,故此实验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否则无法观察到现象,弄清楚了这些,问题自然不难解决。17、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往其中滴加5 mL 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 。(2)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3)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
16、(4) 由实验推知, MgCl2和 H2的总能量 _(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5) 如果将本题中“ 25的饱和石灰水”换成“20碳酸饮料”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的另一现象是_ _ _,其原因是 _ _ 【答案】 (1) 试管中镁片逐渐溶解,并有气体产生,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2) 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变浑浊(3)Mg2H=Mg2H2(4) 小于(5) 烧杯中液体放出气泡的速率逐渐加快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 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镁与盐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化学 二轮 复习 强化 训练 专题 化学反应 能量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