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圆锥曲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圆锥曲线.pdf(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十一)圆锥曲线一、基础知识1椭圆的定义,第一定义: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大于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即|PF1|+|PF2|=2a (2a|F1F2|=2c). 第二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同一个常数 e(0e1) 的点的轨迹(其中定点不在定直线上),即(0eb0) ,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若焦点在 y 轴上,列标准方程为 (ab0) 。3椭圆中的相关概念,对于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a 称半长轴长, b 称半短轴长, c 称为半焦距,长轴端点、短轴端点、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为(a, 0), (0, b), ( c,
2、 0) ;与左焦点对应的准线(即第二定义中的定直线)为,与右焦点对应的准线为;定义中的比e 称为离心率,且,由 c2+b2=a2知0eb0), F1(-c, 0), F2(c, 0) 是它的两焦点。若P(x, y) 是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PF1|=a+ex, |PF2|=a-ex. 5几个常用结论: 1)过椭圆上一点P(x0, y0) 的切线方程为;2)斜率为 k 的切线方程为;3)过焦点 F2(c, 0)倾斜角为 的弦的长为。6双曲线的定义,第一定义:满足|PF1|-|PF2|=2a(2a0)的点 P的轨迹;第二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距离之比为常数e(1) 的点的轨迹。7双曲线的方程
3、: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方程为,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8双曲线的相关概念,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双曲线(a, b0), a 称半实轴长, b 称为半虚轴长, c 为半焦距,实轴的两个端点为(-a, 0), (a, 0). 左、右焦点为F1(-c,0), F2(c, 0),对应的左、右准线方程分别为离心率,由 a2+b2=c2知 e1。两条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与有相同的渐近线,它们的四个焦点在同一个圆上。若a=b,则称为等轴双曲线。9双曲线的常用结论, 1)焦半径公式,对于双曲线,F1(-c,0 ), F2(c, 0)是它的两个焦点。设P(
4、x,y) 是双曲线上的任一点,若 P在右支上,则 |PF1|=ex+a, |PF2|=ex-a ;若 P(x,y )在左支上,则 |PF1|=-ex-a ,|PF2|=-ex+a. 2) 过焦点的倾斜角为 的弦长是。10抛物线: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 和一条定直线 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点F叫焦点,直线 l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若取经过焦点 F且垂直于准线 l 的直线为 x 轴,x 轴与 l 相交于 K,以线段 KF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KF|=p ,则焦点 F坐标为,准线方程为,标准方程为 y2=2px(p0) ,离心率e=1. 11抛物线常用结论:若P(x0,
5、y0) 为抛物线上任一点,1)焦半径 |PF|=;2)过点 P的切线方程为 y0y=p(x+x0);3)过焦点倾斜角为 的弦长为。12极坐标系,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为极点记为O ,从 O出发的射线为极轴记为Ox轴,这样就建立了极坐标系,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 P,记|OP|=, xOP= ,则由( ,)唯一确定点 P的位置,(,)称为极坐标。13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 e 的点 P,若 0e1,则点 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若e=1,则点 P的轨迹为抛物线。这三种圆锥曲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二、方法与例题1与定义有关的问题。例 1 已知定点 A(2,1),F 是椭
6、圆的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当3|PA|+5|PF| 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 解 见图 11-1,由题设 a=5, b=4, c=3,. 椭圆左准线的方程为,又因为,所以点 A在椭圆内部,又点 F坐标为( -3,0),过 P作 PQ垂直于左准线,垂足为Q 。由定义知,则|PF|=|PQ| 。所以3|PA|+5|PF|=3(|PA|+|PF|)=3(|PA|+|PQ|)3|AM|(AM左准线于 M)。所以当且仅当 P为 AM与椭圆的交点时, 3|PA|+5|PF| 取最小值,把 y=1 代入椭圆方程得,又 xb0).F 坐标为(-c, 0).设另一焦点为。连结,OP ,则。所以|FP|+
7、|PO|=(|FA|+|A|)=a. 所以点 P 的轨迹是以 F,O为两焦点的椭圆(因为a|FO|=c),将此椭圆按向量 m=( ,0) 平移,得到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由平移公式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解 法 二 相 关 点 法 。 设 点P(x,y), A(x1, y1) , 则, 即 x1=2x+c, y1=2y. 又因为点 A在椭圆上,所以代入得关于点 P的方程为。 它表示中心为,焦点分别为 F和 O的椭圆。例 4 长为 a, b 的线段 AB ,CD分别在 x 轴,y 轴上滑动,且 A,B,C,D四点共圆,求此动圆圆心P的轨迹。 解 设 P(x, y)为轨迹上任意一点, A,B,C,D
8、的坐标分别为A(x-,0), B(x+,0), C(0, y-), D(0, y+), 记 O为原点,由圆幂定理知 |OA|?|OB|=|OC|?|OD| ,用坐标表示为,即当 a=b 时,轨迹为两条直线y=x 与 y=-x ;当 ab 时,轨迹为焦点在x 轴上的两条等轴双曲线;当 a0, b0) 的右焦点 F 作 B1B2轴,交双曲线于 B1,B2两点,B2与左焦点 F1连线交双曲线于 B点,连结 B1B交 x 轴于 H点。求证: H的横坐标为定值。 证明 设点 B,H,F 的坐标分别为 (asec ,btan ), (x0, 0), (c, 0),则 F1,B1,B2的坐标分别为 (-c,
9、 0), (c, ), (c, ),因为 F1,H分别是直线 B2F,BB1与 x 轴的交点,所以所以。由得代入上式得即(定值)。注:本例也可借助梅涅劳斯定理证明,读者不妨一试。例 7 设抛物线 y2=2px(p0) 的焦点为 F, 经过点 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 A,B两点,点 C在准线上,且 BC/x 轴。证明:直线 AC经过定点。 证明 设,则,焦点为,所以,。由于,所以?y2-y1=0,即=0。 因 为, 所 以。 所 以, 即。所以,即直线 AC经过原点。例 8 椭圆上有两点 A,B,满足 OA OB ,O为原点,求证:为定值。 证明 设|OA|=r1,|OB|=r2,且xOA= ,
10、xOB=,则点 A,B的坐标分别为 A(r1cos, r1sin ),B(-r2sin ,r2cos)。由 A,B在椭圆上有即+得(定值)。4最值问题。例 9 设 A,B是椭圆 x2+3y2=1 上的两个动点, 且 OA OB (O为原点),求 |AB|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 由题设 a=1,b=, 记|OA|=r1,|OB|=r2,,参考例 8可得=4。设 m=|AB|2=, 因 为, 且a2b2, 所 以,所以 br1a,同理br2a. 所以。又函数f(x)=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所以当t=1 即|OA|=|OB| 时,|AB| 取最小值 1;当或时,|AB| 取最大值。例 1
11、0 设一椭圆中心为原点,长轴在x 轴上,离心率为,若圆 C:1 上点与这椭圆上点的最大距离为,试求这个椭圆的方程。 解 设 A,B分别为圆 C和椭圆上动点。由题设圆心C坐标为, 半径|CA|=1, 因为|AB| |BC|+|CA|=|BC|+1 , 所以当且仅当 A,B,C共线,且 |BC| 取最大值时, |AB| 取最大值,所以 |BC| 最大值为因为;所以可设椭圆半长轴、半焦距、半短轴长分别为2t,t ,椭圆方程为,并设点 B坐标为 B(2tcos ,tsin ) , 则 |BC|2=(2tcos )2+=3t2sin2 -3tsin +4t2=-3(tsin+)2+3+4t2. 若,则当
12、 sin =-1 时,|BC|2取最大值 t2+3t+,与题设不符。若 t, 则当 sin =时,|BC|2取最大值 3+4t2,由 3+4t2=7 得t=1. 所以椭圆方程为。5直线与二次曲线。例 11 若抛物线 y=ax2-1 上存在关于直线x+y=0 成轴对称的两点,试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 抛物线 y=ax2-1 的顶点为 (0,-1),对称轴为 y 轴,存在关于直线 x+y=0 对称两点的条件是存在一对点P(x1,y1),(-y1,-x1) ,满足 y1=a且-x1=a(-y1)2-1,相减得 x1+y1=a(), 因为 P 不在直线 x+y=0 上,所以 x1+y10, 所以 1
13、=a(x1-y1) ,即 x1=y1+所以此方程有不等实根,所以,求得,即为所求。例 12 若直线 y=2x+b 与椭圆相交,(1)求 b 的范围;(2)当截得弦长最大时,求b 的值。 解 二 方 程联 立 得 17x2+16bx+4(b2-1)=0. 由 0,得b0) ,则动点的轨迹是 _. 3椭圆上有一点 P,它到左准线的距离是10,它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_. 4双曲线方程,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_. 5 椭圆,焦点为 F1,F2, 椭圆上的点 P满足 F1PF2=600,则F1PF2的面积是 _. 6直线 l 被双曲线所截的线段 MN 恰被点 A(3,-1 )平分,则 l 的方程为 _.
14、7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y2=32x上,点 A(2,8),且ABC的重心与这条抛物线的焦点重合,则直线BC的斜率为 _. 8已知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3x-4y-2=0 和 3x+4y-10=0,一条准线方程为 5y+4=0,则双曲线方程为 _. 9已知曲线y2=ax,与其关于点( 1,1)对称的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如果过这两个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0, 那么 a=_. 10.P 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的取值范围是_. 11已知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的焦点 F1,F2,设 P是它们的一个焦点,求F1PF2和PF1F2的面积。12已知( i )半圆的直径 AB长为 2r;(i
15、i )半圆外的直线 l 与BA的延长线垂直,垂足为T,设|AT|=2a(2a1) 的一个顶点 C (0,1)为直角顶点作此椭圆的内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作_个. 11求椭圆上任一点的两条焦半径夹角的正弦的最大值。12设 F,O 分别为椭圆的左焦点和中心,对于过点F的椭圆的任意弦 AB ,点 O都在以 AB为直径的圆内,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13已知双曲线 C1:(a0) ,抛物线 C2的顶点在原点 O ,C2的焦点是 C1的左焦点 F1。(1)求证: C1,C2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问:是否存在过C2的焦点 F1的弦 AB ,使AOB的面积有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
16、, 求直线 AB的方程与 S AOB的最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五、联赛一试水平训练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方程 m(x2+y2+2y+1)=(x-2y+3)2表示的曲线为椭圆,则 m的取值范围是 _. 2 设 O为抛物线的顶点,F为焦点, 且 PQ为过 F的弦, 已知|OF|=a,|PQ|=b,OPQ 面积为_. 3给定椭圆,如果存在过左焦点F的直线交椭圆于 P,Q两点,且 OP OQ ,则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_. 4设 F1,F2分别是双曲线(ab0) 的左、右焦点, P 为双曲线上的动点,过 F1作F1PF2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M ,则 M的轨迹为_. 5ABC一边的两顶点坐标
17、为B(0,)和 C(0,),另两边斜率的乘积为,若点 T坐标为(t,0)(tR+), 则|AT| 的最小值为_. 6长为 l(l1)的线段 AB的两端点在抛物线y=x2上滑动,则线段AB的中点 M到 x 轴的最短距离等于 _. 7已知抛物线 y2=2px及定点 A(a,b),B(-a,0),ab0,b22pa,M是抛物线上的点,设直线AM ,BM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M1,M2,当 M变动时,直线 M1M2恒过一个定点,此定点坐标为_. 8已知点 P (1,2)既在椭圆内部(含边界),又在圆x2+y2=外部(含边界),若a,b R+, 则 a+b 的最小值为_. 9已知椭圆的内接ABC的边
18、 AB ,AC分别过左、右焦点 F1,F2,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D,E,直线 DB与直线 CE交于点P,当点 A在椭圆上变动时,试求点P的轨迹。10设曲线 C1:(a 为正常数)与 C2:y2=2(x+m)在 x 轴上方有一个公共点P。(1)求实数 m的取值范围(用 a 表示);(2)O为原点,若 C1与 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当 0a0),P(x,y)为轨迹上任一点,则。化简为 2k2x2+2y2=m2(1+k2). 当 k1 时,表示椭圆;当k=1 时,表示圆。3 12 由题设 a=10,b=6,c=8 , 从而 P到左焦点距离为 10e=10=8, 所以 P到右焦点的距离为20-8=
19、12。4-2k2 或 k5. 由(|k|-2)(5-k)5 或-2k2. 5.设两条焦半径分别为m,n,则因为|F1F2|=12,m+n=20. 由余弦定理得122=m2+n2-2mncos600, 即(m+n)2-3mn=144.所以,63x+4y-5=0. 设 M(x1,y1),N(x2,y2),则两式相减得-(y1+y2)(y1-y2)=0. 由,得。故方程 y+1=(x-3). 7.-4. 设 B(x1,y1),C(x2,y2) ,则=0,所以 y1+y2=-8,故直线 BC的斜率为8=1。由渐近线交点为双曲线中心,解方程组得中心为 (2,1) ,又准线为,知其实轴平行于y轴,设其方程
20、为=1。其渐近线方程为=0。所以 y-1=(x-1).由题设,将双曲线沿向量 m=(-2,-1) 平移后中心在原点,其标准方程为=1。由平移公式平移后准线为,再 结 合, 解 得a2=9, b2=16, 故 双 曲 线 为=1。92曲线 y2=ax 关于点( 1,1)的对称曲线为 (2-y)2=a(2-x), 由得 y2-2y+2-a=0, 故 y1+y2=2,从而= =1,所以 a=2. 10(2, 。设 P(x1,y1) 及,由|PF1|=ex1+a ,|PF2|=ex1-a,|PF1|+|PF2|=2ex1, 所以,即。因,所以,所以即 20, 设 x1,x2是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由,
21、得 y1+y2=kx1+(1-2k)+kx2+(1-2k) =k(x1+x2)+2(1-2k)=设 P1P2的中点 P坐标(x,y) ,由中点公式及,得消去 k 得点(2,0)满足此方程,故这就是点P的轨迹方程。高考水平测试题1由 椭 圆 方程 得 焦 点为,设 双曲 线方 程, 渐 近 线 为由 题 设, 所 以a2=3b2, 又,c2=a2+b2. 所以 b2=12, a2=36. 2. 900。见图 1,由定义得 |FA|=|AA1|,|FB|=|BB1| ,有1=BFB1,2=AFA1,又1=3,2=4,所以3+4=BFB1+AFA1=900。3相切,若 P(x,y) 在左支上,设 F
22、1为左焦点, F2为右焦点, M为PF1中点,则 |MO|=|PF2|=(a-ex) ,又|PF1|=-a-ex ,所以两圆半径之和(-a-ex)+a=(a-ex)=|MO| ,所以两圆外切。当P(x,y) 在右支上时,同理得两圆内切。4与 F1对应的另一条准线为x=-11, 因|MF1| 与 M到直线 x=-11距离 d1之比为 e,且 d1=|xm+11|=10. 所以,所以|MF1|=5 充 要 。 将y=2x+1代 入 椭 圆 方 程 得 (b2+4a2)x2+4a2x+a2(1-b2)=0. 若=(4a2) 2-4(b2+4a2)a2 (1-b2)=0,则直线与椭圆仅有一个公共点,即
23、 b2+4a2=1;反之, 4a2+b2=1,直线与椭圆有一个公共点。6y=2(x-1) 。消去参数得 (y-2m)2=4(x-m) ,焦点为它在直线 y=2(x-1) 上。71mm,所以 1m0) ,CA的直线方程为y=kx+1,代入椭 圆 方 程 为 (a2k2+1)x2+2a2kx=0 , 得x=0或, 于 是,|CA|=由题设,同理可得 |CB|=, 利用|CA|=|CB| 可得(k-1)k2-(a2-1)k+1=0, 解得 k=1 或 k2-(a2-1)k+1=0 。对于,当 1a时,有两个不等实根,故最多有3 个。11解设焦点为 F1,F2,椭圆上任一点为 P(x0,y0), F1
24、PF2=,根据余弦定理得|F1F2|2=|PF1|2+|PF2|2-2|PF1|?|PF2|cos , 又|PF1|+|PF2|=2a ,则 4c2=(2a)2-2|PF1|?|PF2|(1+cos ), 再 将|PF1|=a+ex0, |PF2|=a-ex0及 a2=b2+c2代入得 4b2=2(a2-e2)(1+cos ). 于是有由 0,得,所以。因0 , ,所以 cos为减函数,故 0当 2b2a2即时,arccos,sin 为增函数, sin 取最大值;当 2b2a2时,arccos, 0, ,则 sin 最大值为 1。12解设 A(x1,y1),B(x2,y2) ,若 AB斜率不为
25、 0,设为 k,直线AB方程为 y=k(x+c) ,代入椭圆方程并化简得(b2+a2k2)x2+2a2k2cx+a2 (k2c2-b2)=0. 则 x1,x2为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因为 y1y2=k2(x1+c)(x2+c) ,再由,得所以=x1x2+y1y2=,O 点在以 AB为直径的圆内,等价0,即 k2(a2c2-b4)-a2b20 对任意 kR成立,等价于a2c2-b20, 即 ac-b20, 即 e2+e-10. 所以 00,所以方程必有两个不同实根,设为x1,x2, 由韦达定理得 x1x2=-a20,设 y1,y2分别为 A,B的纵坐标,则y1+y2=,y1y2=-12a2.
26、所以(y1-y2)2=48a2(m2+1). 所以 SAOB=|y1-y2|?|OF1|=a?a?,当且仅当m=0时,SAOB的面积取最小值;当m +时, SAOB+,无最大值。所以存在过 F 的直线 x=使AOB 面积有最小值 6a2. 联赛一试水平训练题1m5.由已知得,说明 (x,y) 到定点( 0,-1 )与到定直线 x-2y+3=0 的距离比为常数,由椭圆定义5. 2.因为b=|PQ|=|PF|+|QF|=, 所以。所以 SOPQ=absin =. 3.。 设点 P坐标为 (r1cos,r1sin ), 点 Q坐标为 (-r2sin,r2cos),因为P,Q 在椭圆上,可得,RtOP
27、Q斜边上的高为|OF|=c. 所以 a2b2c2(a2+b2) ,解得e1时 |AT|min=|t-2|.由 题 设kAB?kAC=-, 设 A(x,y) , 则(x 0), 整理得=1(x0),所以|AT|2=(x-t)2+y2=(x-t)2+(x-2t)2+2-t2.因为|x|2, 所以当 t (0,1 时取 x=2t,|AT|取最小值。当 t1 时,取x=2,|AT| 取最小值 |t-2|. 6.设 点M(x0,y0) , 直 线AB 倾 斜 角 为 , 并 设A(x0-), B(x0+), 因为 A,B在抛物线上,所以由,得 2x0cos=sin . 所以因为 l21,所以函数 f(x
28、)=. 在(0,1 在递减,所以。当 cos=1即 l 平行于 x 轴时,距离取最小值7设,由 A,M ,M1共线得 y1=,同理 B,M ,M2共线得,设(x,y) 是直线 M1M2上的点,则 y1y2=y(y1+y2)-2px ,将以上三式中消去y1,y2得y02(2px-by)+y0?2pb(a-x)+2pa(by-2pa)=0. 当 x=a,y=时上式恒成立,即定点为8。由题设且 a2+2b215,解得 5b26. 所 以a+b (t=b2-4 1,2), 而,又 t2 可得上式成立。9解设 A(2cos,), B(2cos,sin ),C(2cos ,sin ) , 这 里 , 则
29、过A, B 的 直 线 为lAB:,由于直线 AB过点 F1(-1,0),代入有(sin -sin )?(1+2cos )=2sin (cos -cos ) ,即2sin( - )=sin -sin=2?,故,即?。又 lBD: ?(x+2)=,同理得。lCE: (x-2)= ?(x-2). 两直线方程联立,得 P点坐标为, 消去得点 P(x,y) 在椭圆上(除去点 (-2,0),(2,0)). 10. 解(1)由消去 y 得 x2+2a2x+2a2m-a2=0, 设f(x)=x2+2a2x+2a2m-a2,问题( 1)转化为方程在x(-a,a)上有唯一解或等根。只需讨论以下三种情况:10=0
30、,得,此时 xp=-a2,当且仅当 -a-a2a 即 0a1时适合; 20。f(a)?f(-a)0,当且仅当 -ama 时适合; 30。f(-a)=0得 m=a , 此时 xp=a-2a2, 当且仅当 -aa-2a2a即 0a1时适合。 令 f(a)=0得 m=-a,此时 xp=-a-2a2.由于-a-2a2-a,从而 m -a. 综上当 0a1时,或-ama;当 a1 时,-ama. (2) OAP的 面 积因为0a, 故 当 -am a 时 ,00, 从 而时取 值最 大, 此时, 故;当时,xp=-a2,yp=, 此时以下比较与的大小。令,得,故当 00,所以,从而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31、,抛物线 C的方程为联赛二试水平训练题1以A 为原点,直线AC 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C(c,0),F(f,0),D(xD,kxD),B(xB,-kxB) ,则直线 DF的方程为直线 BC的方程为c-f 得(c-f)x+表示一条直线,它过原点,也过DF与 BC的交点 G ,因而就是直线 AG的方程。同理,直线 AE的方程为(c-f)x+,的斜率互为相反数,所以GAC= EAC 。2证明假设这样的闭折线存在,不妨设坐标原点是其中一个顶点,记它为 A0,其他顶点坐标为:,其中都是既约分数,并记An+1=A0. 若 p 与 q 奇偶性相同,则记pq,否则记 pq,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bk1
32、,dk1(k=1,2, ,n) ,ak+ckak-1+ck-1(k=1,2, ,n,n+1) 。当 k=1 时,由,得,因为 a1,b1互质,所以 d1被 b1整除,反之亦然(即b1被 d1整除)。因此 b1=d1,从而不可能都是偶数(否则b1也是偶数,与互质矛盾);不可能都是奇数,因为两个奇数的平方和模 8 余 2 不是 4 的倍数,也不可能是完全平方数,因此,a1c1,b1d11,并且 a1+c10=a0+c0. 设结论对 k=1,2, ,m-1n 都成立,令这里是既约分数,因为每一段的长为1,所以=1,与 k=1 情况类似: ac,d b1,又因为,分数既约,所以 bm是 bbm-1的一
33、个因子, bm1. 同理可知 dm1, 又 amabm-1+bam-1(同理 cmcdm-1+dcm-1). 因此(am+cm-am-1-cm-1)(abm-1+bam-1+cdm-1+dcm-1-am-1-cm-1)am-1(b-1)+abm-1+cm-1(d-1)+cdm-1a+c1. 所以 am+cmam-1+cm-1,结论成立,于是在顶点数n+1 为奇数时,an+1+cn+1a0+c0,故折线不可能是闭的。3证明(1)由已知 B0P0=B0Q0,并由圆弧P0Q0和 Q0P0,Q0P1和P1Q1,P1Q1和 Q1P1分别相内切于点Q0,P1,Q1,得C1B0+B0Q0=C1P1,B1C1
34、+C1P1=B1C0+C0Q1以 及C0Q1=C0B0+, 四 式 相 加 , 利 用B1C1+C1B0=B1C0+C0B0,以及。在 B0P0或其延长线上,有B0P0=B0,从而可知点与点 P0重合。由于圆弧Q1P0的圆心 C0,圆弧 P0Q0的圆心B0以及 P0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圆弧Q1P0和 P0Q0相内切于点 P0。(2)现分别过点 P0和 P1引上述相应相切圆弧的公切线P0T 和 P1T交于点 T。又过点 Q1引相应相切圆弧的公切线R1S1,分别交 P0T和 P1T于点 R1和 S1,连接 P0Q1和 P1Q1,得等腰 P0Q1R1和P1Q1S1,由此得P0Q1P1=- P0Q1P1
35、- P1Q1S1=-( P1P0T-Q1P0P)-( P0P1T-Q1P1P0),而-P0Q1P1=Q1P0P1+Q1P1P0,代入上式后,即得 P0Q1P1=-( P0B0Q0+P1C1Q0). 同理得 P0Q0P1=-(P0B0Q0+P1C1Q0) ,所以 P0,Q0,Q1,P1共圆。4证明引理:抛物线y=ax2+bx+c(a0) 在(x0,y0) 处的切线斜率是 2ax0+b. 引理的证明:设 (x0,y0) 处的切线方程为y-y0=k(x-x0)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ax2+(b-k)x+c+kx0-y0=0. 又故可化简成 (x-x0)a(x+x0)+b-k=0, 因为只有一个实根,所
36、以k=2ax0+b. 引理得证。设 P(x0,y0) 为任一正交点,则它是由线y=x?tan?x2与 y=x?tan?x2的交点,则两条切线的斜率分别为(由引理)又由题设 k1k2=-1,所以又因为P(x0,y0) 在两条抛物线上,所以代入式得()又因为 tan 1,tan 2是方程?t2-t+=0 的两根,所以tan 1+tan2=tan 1?tan2=。把,代入()式得,即5证明以 C为原点, CB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 ADC= ,|PD|=r. 各点坐标分别为D(x1,0),E(0,x1),A(0,x1tan),B(x0,0),P(x1-rcos ,rsin ). 则
37、lAB方程为,即 x1x+x0?cot ?y-x1x0=0,因为 lAB与圆相切,可得 x1?=x0 x1?cot -x1x0| ,约去 x1, 再两边平方得,所以?x1. 又因为点P 在圆上,所以(rcos)2+(x1-rsin)2=,化简得r=2x1sin. 要证DP=AP+AE 2DP=AD+AE 2r=+x1tan-x11+sin-cos=4sincos. 又因为,所以因为=(x1-x0-rcos ,rsin ),=(x1-rcos ,rsin ), 所以 (x1-rcos )(x1-rcos -x0)+r2sin2=0. 把代入化简得由得 x0=x1?代入并约去 x1, 化简得 4sin22 -3sin2=0,因为 sin20,所以 sin2=,又因为 sin=cos ,所以 sin-cos0. 所以sin-cos=,所以1+sin-cos=4sincos,即成立。所以DP=AP+AE。6证明设 BC=d ,CD=b ,BD=c ,则 AC=CQ=,取 BC中点 M ,则AM BC ,以 M为原点,直线 BC为 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分 别 为, 因 为,所以点,所以因为 0DRC , 0ASQ , 所以只需证 tan ASQ=tan2 DRC,即,化简得 9d2-9c2-9b2=0即 d2=b2+c2,显然成立。所以命题得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