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实验化学必记知识点总结.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三实验化学必记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实验化学必记知识点总结.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高三实验化学必记知识点总结1、海带 灰化目的是使有机物分解,呈气体逸散,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的形式残留下来。所用仪器有坩埚、坩埚钳、酒精灯、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2、现用 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两种溶液时,注意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查旋塞及玻璃塞处是否漏水。分液时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目的是与大气相通,使液体顺利流下。能用CCl4萃取碘的原因是_ CCl4与水互不相溶;I2在 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_ 3、纸层析法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它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又称展开剂),这
2、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NH3H2O =Fe(OH )3+3NH4+ Cu2+4NH3H2O=Cu(NH3)42+4H2O 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近端颜色呈蓝色,远端呈棕黄色 (均在原点之上), 说明 Fe3+和 Cu2+得到了分离。由此可以得出Fe3+和 Cu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Fe3+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
3、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如接触,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4、要制备颗粒较大的硝酸钾晶体,应选择的结晶条件是减慢溶液的冷却速度。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如何操作使晶体析出: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的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浓缩NaNO3和 KCl 的混合液时,为什么NaCl 先析出? NaNO3、KCl 、KNO3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温度降低时,NaNO3、KCl 的溶解度明显减小,而KNO3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Na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趁热过滤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KNO3结晶析出如何趁热过滤用已预热过的布氏漏斗
4、进行抽滤过滤装置如图18 所示,采用这种装置过滤的主要目的是过滤速度较快;可以得到比较干燥的沉淀。这种装置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 使过滤的速度加快。这种装置要有布氏漏斗、吸滤瓶、 安全瓶、 抽气泵等仪器组成, 其安全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导管应短进长出。 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 吸滤完毕时, 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欲将 KNO3粗产品提纯,可采取的方法是_重结晶。具体操作是:按粗产品水21(质量比)的比例,将粗产品溶于蒸馏水中。加热、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
5、停止加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再加极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为什么选用这方法可使产品获得较高的纯度?可以除去晶体中微量的杂质5、破坏铝表面氧化膜的方法有用砂纸擦用 NaOH 溶液用稀酸浸泡设计一实验证明铝表面氧化膜已被破坏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增强铝表面氧化膜保护的方法有放入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中浸泡设计一实验证明铝表面氧化膜将一片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冷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中浸泡后,洗净放入Cu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无红色物质析出6、使苯酚晶体变成苯酚液体的方法有用乙醚或用热水浴加热融化实验室制乙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化学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