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考点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pdf
《高三化学复习考点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复习考点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热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考考向指南针本专题是高考的常考内容,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以及运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比的关系进行有关的简单计算的能力。由于反应速率与工农业生产有密切联系,“3+X ” 综合测试命题的一种趋势是;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时间变化曲线图像,提出合理的解释或定量计算,或者是与数学、物理学科间的综合等。另外,由于新教材中增加了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未来高考题有可能涉及这一内容。化学平衡是每年必考的试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点集中在:平衡状态的判断。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以及由此引起的反应物的转化率
2、,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气体的体积、压强,密度,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气体的颜色等变化,或它们的逆向思维。等效平衡形成等效平衡的各成分的计算。上海试题把化学平衡的移动与生产生活,科研、化学现象等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应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平衡的计算。图像题。把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与化工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命题的热点。例如,化工生产中选择适宜温度和压强,促进或抑制某反应的进行而选择碱环境等,都将成为未来考试命题的热点。三点荟萃知识网络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问题透析 一、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对于反应mA(g)+nB(g)pC(g)+ qD(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3、),下表归纳了外界条件改变时,v正、v逆的变化情况和平衡移动的情况。外界条件措施改变瞬间瞬间正、 逆的关系平衡移动的情况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温度升温增大增大正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温减小减小若 正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不变正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不变减小正逆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增大生成物浓度不变增大正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减小不变正逆压强增大压强增大增大若 mnpq 正逆向正反应移动若 mnpq 正逆平衡不移动若 mnpq 正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降低压强减小减小若 mnpq 正逆若 mnpq 正=逆若 mnpq 正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不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催化
4、剂使用催化剂增大增大正逆对平衡无影响注意:1浓度(1)可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是浓度而不是质量、物质的量、体积。若质量、物质的量、体积等的改变不能使浓度改变,则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不改变。(2)对于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改变不参与反应的离子的浓度,速率和平衡一般不移动,如FeCl3+3KSCNFe(SCN)3+3KCl ,增加 c(K+)或 c(Cl-),不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3)浓度的变化一定会带来反应速率的变化,但不一定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如同等程度地增大反应各物质浓度, 平衡向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减少的方向移动:同等程度地减少反应各物质浓度,平衡向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
5、数之和增大的方向移动;但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各物质的浓度,平衡不移动。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4)浓度改变瞬间时的正(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生成物 )浓度的变化成同一趋势,与生成物 (反应物 )浓度变化无关。 经常可以先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再由此判断外界条件改变瞬间,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5)温度一定时,固体、纯液体的浓度一般认为是一常数,所以,改变固体、纯液体的量,其浓度仍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无影响;但改变固体的表面积(如“ 块状粉末状 ”),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大或减小。(6)H2O 作为纯液体,虽然它的浓度为一常数(液态时 ),但对于在溶液中发生
6、的反应,改变H2O 的量往往会导致其他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少,从而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移动,如Al3+3H2OAl(OH)3+3H+,加水,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下降。使正、逆均下降且平衡右移;另外, H2O 作溶质,其他物质作溶剂进行的化学反应,此时H2O 的浓度不再是一常数,改变H2O 的量,会引起 H2O 的浓度改变从而影响速率和平衡;最后注意水蒸气参加的反应,它的浓度亦不是一常数;可能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2压强(1)只有压强的变化能引起反应物质的浓度改变时,平衡才有可能移动。如向存在可逆反应的定温定容容器中充入不反应气体,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 正、逆均不变,平衡不移动;而
7、向存在可逆反应的定温定压容器中充入不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相当于同等程度地减少各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均减小,平衡发生移动。又如对于存在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可逆反应的定温容器,无论是改变体积,还是充入不反应气体,浓度可能改变,平衡却均不移动,但速率可能改变。(2)对于某些物质,压强的变化可能改变其聚集状态,从而使平衡移动的方向出现相反的变化,如:A(g)+B(g)3C(g),一般增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若压强增大到某种程度,C 变为液态, A 或B 仍然是气态时,增压平衡就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反应mA(g)+nB(g)pC(g)+qD(g) 是否平衡状学
8、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态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是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是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总浓度一定不一定不一定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 ,同时生成 m mol A ,即 正=逆是在单位时间中消耗了n mol B 、同时消耗了p mol C ,则 正=逆是A: B: C: D=m:n:p:q , 正不一定等于逆不一定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 ,同时消耗q mol D ,因均指逆不一定压强mnpq 时,总压强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是若 mn=pq,总压强一定 (其他条件
9、不变 ) 不一定混合气体相对平均分子质量 () 一定, mnpq 是一定, mn=pq 不一定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其他条件不变 ) 是体系的密度 (卢) 密度一定不一定三、等效平衡1等效平衡等效平衡分为量等同平衡和量分数等同平衡。(1)量等同平衡定义:指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途径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质量 )分别相等。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只能实现量等同平衡。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量等同则量分数一定等同。量等同平衡为量分数等同平衡的特例。(2)量分数等同平衡定义:指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从不同途径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体
10、积分数(气体 )或物质的量分数分别相等。能实现量分数等同平衡的有:恒温、恒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和恒温下任何反应前后气体分于敷相等的可逆反应。2“ 一边推法 ”“ 一边推法 ” :将从中间状态开始的可逆反应转化为从正方向开始或从逆方向开始的状态(即两个极端点)。常分为 “ 正推 ”(即 :使可逆反应正向进行到底)和“ 逆椎 ”( 即:使可逆反应逆向进行到底)。3等效平衡题的解法(1)量等同平衡“ 一边推法 ” :将不同的起始状态“ 一边推 ”(相同的几种物质的浓度通过方程式转化为零)后比较,各组分的量分别相等。原子守恒法:两状态中相同元素的原子敷分别相等。仅适用于具体的可逆反应而
11、不适用于用字母ABC 等表示的反应。(2)量分数等同平衡“ 一边推法 ” :将不同的起始状态“ 一边推 ” 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相等。原子守恒法:两状态中相同元素的原予数之比分别相等。仅适用于具体的可逆反应而不适用于用字母 ABC 等表示的反应。一边推后,后者各组分的量为前者的a 倍,则平衡时后者各组分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也为前者的a倍。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四、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1关于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1)该原理只适用于可逆反应(过程 ),不适用不可逆反应(过程 );讲述的是平衡的移动方向(反应程度 ),不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快慢 )!(2)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平衡移动后,平
12、衡移动的结果只是“ 削弱而不能抵消” 外界条件的改变,如A(g)+B(g)C(g),增大 c(A) 为原平衡时的2 倍,渐平衡时c(A)( 旧)c(A)( 新)2c(A)( 旧 );体积增大一倍,新平衡时c(A)( 旧)c(A)( 新 )c(A)( 旧),p(旧)p(新)p(旧)。(3)对于两种以上外界条件改变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相反时,一般只能通过实验途径判断,而不能通过理论推导解决。2应用该原理广泛适用于一切平衡之中,如化学平衡 (本章 )、电离平衡、 水解平衡、 状态平衡、 溶解平衡 思维不要有局限性!如除去 Mg(OH)2中的 Ca(OH)2可将其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MgCl2固体原理
13、:Ca(OH)2(s)Ca2+2OH-(溶解平衡 )。Mg(OH)2(s)Mg2+2OH-增加 c(Mg2+),平衡逆向移动,使c(OH-)减少,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最终实现Mg(OH)2和 Ca2+的分离 (过滤 )。又如 H2O(g)HH2O(1)( 左右方向为放热方向)(状态平衡 ),加压、 降温均使平衡正向移动;风大促使 H2O(g)逃逸,降低H2O(g)浓度,平衡逆向移动。五、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求平衡时各组分含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反应物转化率;混合气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在平衡计算中常涉及的计算公式(表达式 ):A
14、的转化率 100 100上式中 “ 量” 指:物质的量、浓度、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质量等。C 的产率 100各组分的体积分数():(A) 100 100,(g)(标况 )g L-1=有关 pVnRT 的诸推论详见相关专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规律: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对于上述反应,平衡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则有下列规律:a若 mn=pg,化学平衡移动,但不变;b若 mnp g,平衡正向移动,n(总)减小,增大;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若 mnp g,平衡正向移动,n(总)增大,减小。实用总揽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相关计算并不复杂,但有关体积、时间因素的考虑、单位换算方面却是易忽略点。典例
15、1某温度下在2L 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 2SO3进行一段时间后SO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 mol ,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 mol L-1 s-1,则这段时间为() A0.1sB0.25sC0.5sD2.5s 解析SO3的浓度增加了=0.2 mol L-1,那么 O2的浓度减小了0.1 mol L-1,因此这段时间为=0.25s。答案B 二、平衡状态的确定判断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关键是看随反应进行变化的某物理量是否还在变化,而不能看随反应进行保持不变的某物理量的情况。典例 2一定温度下, 向 aL 密闭容器中加人2 mol NO2(g), 发生如下反
16、应: 2NO2(g)2NO(g)+O2(g),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中NO2、NO、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 ,同时消耗2n mol NO2解析此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质量不变、容积不变,则不论是否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都不会变化,A 不正确。又因此反应为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m(总)不变,则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故B 正确。单位时间内无论平衡与否,每生成2n mol NO 时一定要
17、消耗2n mol NO2,NO2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故D 不正确。答案B 三、化学平衡的移动此类题型最为复杂,关键是要把握基本热点(详见前述 ),使头脑清晰化。典例 3在一密闭容器中,mA(g)+bB(g)pC(g)反应平衡时,测得c(A) 为 0.5 mol L-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 测得 c(A) 为 0.3 mol L-1,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质 B 的转化率减小了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C化学计量数 :m+np D物质 C 的质量分数增加了解析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若平衡不移动,那么c(A)=0.25 mol L-1,而 c(
18、A)=0.3 mol L-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A 典例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Q(g)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 ,保持温度不变,以1:1:2 的体积比再充入A、B、Q,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 正)减小, ( 逆)增大B达到新的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A、B 的体积分数增加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C达到新的平衡时c(A):c(B):c(Q) 仍为 1:1:2 D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体系压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解析恒温恒容时,以1:1:2 的体积比再充入A、B、Q 时,相当于增大
19、压强为原平衡时的2倍,由于此反应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可缩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故B 不正确,刚充入时( 正)增大, ( 逆)增大,故A 不正确;由于各计量系数之比不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所以新平衡时,c(A):c(B):c(Q) 1:1:2,C 不正确; D 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正确。答案D 四、等效平衡典例 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 2A(g)+B(g)C(g) ,达到平衡后, C 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 mol A 、0.3 mol B 和 1.4 mol C 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
20、W,则 的值 () A只能为 2B只能为3C可能为2或 3D无法确定解析两种不同的加入情况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均为W,说明这两种加入情况达到平衡状态后,为等效平衡,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若 2,将 0.6 mol A ,0.3 mol B 和 1.4 mol C 等价转换成2 mol A ,l mol B ,与第一种加入情况相同,因此等效;若=3 ,那么此可逆反应就成为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将0.6 mol A ,0.3 mol B 和 1.4 mol C,等价转换成mol A ,mol B ,与第 种加入的A、B 的量情况等比例,因此等效。答案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五、化
21、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分析1分析给出反应的特点:(1)是否可逆;(2)反应的热效应 (吸热或放热 );(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化学方程式两边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的大小比较。2分析给出图像的特点:(1)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2)条件的高低 (温度高低和压强大小);(3)外界条件改变时引起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与否和变化大小,以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化学平衡的特点及勒夏特列原理为依据来判断反应的特点,最后与新提供的条件对比而寻找答案。3具体的解题步骤为:(1)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 (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 (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
22、辅助线 (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2)作判断, 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将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通过 “ 断点 ” 判断典例 6如图表示反应N2(g)+3H2(g)2NH3(g); H0 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关系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At0t1Bt2t3Ct3t4Dt5t6解析t1时刻 逆正,平衡向逆反应移动,直至t2t3位于新平衡状态,t3时刻 逆、正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 t4时刻 逆正,平衡又向逆
23、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通过对断点t1,t3,t4的速率变化的露义分析,可知 t0t1时刻 NH3最高。答案A 定一议二和向横,纵坐标作垂线即假设某一外界条件不变,分析此时随其他外界条件改变对平衡中某量的变化情况。典例 7对于可逆反应:L(s)+G(g)2R(g);H0,外界条件 (压强、温度 )的变化可对逆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则图中y 轴是指 () A平衡混合气体中R 的百分含量B平衡混合气体中G 的百分含量CG 的转化率DL 的转化率解析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若保持压强不变,分析任意一曲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y 轴表示的量减小,而根据化学方程式知,上述平衡正向移动。若保持温度不变,在横轴某点作横轴
24、的垂线,随着压强的增大,y 轴表示的量增大,而根据化学方程式如上述平衡逆向移动,综合上述两点,B 选项正确答案B 通过 “ 拐点 ” 判断典例 8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C(g) ,符合图像 ()所示关系由此推断,对图像()的不正确说法是() Ap3p4,y 轴表示 A 的转化率Bp3p4,y 轴表示 B 的质量分数Cp3p4,y 轴表示混合气的密度Dp3p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解析由图像 ()的三个拐点的位置可知,在压强不变时(比较 b、 c),曲线 b 先达到平衡状态,故T1T2;压强不变时,降温(T1T2)时(比较 b、c),C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25、,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不变时 (比较 a、b、c),曲线 b 先达达到平衡状态,则压强p2p1;增大压强 (p1p2)时, (比较 a、b),C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则 2,即 =1 ,由图像 ()知,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升高温度, 平衡逆向移动, C,A、 B 的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均减小,而A、 B 的质量分数增大,若保持体系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 A、B 的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均增大,故答案为B。答案B 通过曲线的变化情况(包括突变 )判断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典例 9有可逆反应AB2C,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物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复习 考点 练习 化学反应 速率 化学平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