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通用】.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通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通用】.doc(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1) 节次:4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建立立体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1、观察后回答: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
2、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学生观察后进行分类。学生观察后进行分析。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认识长方体的面。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哪些面完全相等?(学生演示)(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再让学生去数和量。 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长方体有几个顶点?(4)拿一个长方
3、体放在桌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1)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的两个问题: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2)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3)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3.正方体有哪些特点?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小组合作学习。师:学习
4、了长方体的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你们准备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想用哪些办法来研究? 全班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说出你们观察讨论的结果,最后将学生的发言归纳在下表中。面棱顶点正方体4.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1)请你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完下表。(2)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结论:正方体可以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用图表示? 长方体 正方体学生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面的感觉,面的形状,大小等。学生可能总结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
5、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体会有什么感觉,共有几条棱,怎么数的等。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可能出现: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学生交流。学生观察后交流,最大看到3个面,分别是:前面,上面和左面或右面。老师出示小黑板后,学生独立填写。学生交流:如1.相等的4根为一组,共分3组。 2.相对的4条为一组,共分3组。学生动手测量,得出:相较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学生体会长、宽、高的含义。同桌交流。学生交流后,独立探究。学生交流。学生回答后,教师把表格补充完整。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三、拓宽应用。1. 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1)长方体
6、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2. 根据图中数据口答。(1) (2)(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3.自主练习1:说一说 (1)墨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与它相对的是那个面?(2)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那个面与它相同?(3)哪个面的长是12
7、厘米,宽是多少?4.自主练习2: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5.思考:1)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个面是正方形,2)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到()个面。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84厘米,它的棱长是()4)你能求出4题中三个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右面的面积吗?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填空。同位两人互相说一说,全班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出现的问题。最后进行全班性交流。学生思考回答,集体交流。学生观察图形,并求出他们的面积。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全班交流。课后反思板书设计: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练习课 节次:44教学
8、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建立立体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回顾1. 填表:形状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长方体正方体2.填好表后请回答:(1)什么叫做棱?(2)什么叫做顶点?(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这个长方体的什么?学生回答,集体订正。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二、练习设计。基本练习: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2.判断。(1)
9、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3.看图回答问题(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2)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5)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测量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测量结果。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时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时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发展练习:1. 哪几个
10、面可以围成一个长方体?这是一道巩固长方体认识的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谈一谈怎样选择面以及这样选择的理由。2. 看到这个图你能联想到什么?提高练习:1.一个长方体广告灯箱的长是5米,宽是0.5米,高是3米。灯箱的框架用铝条镶嵌。至少需要多少铝条?交流时,回答:求至少需要多少铝条,实际上求什么?怎样求更简单?2.摆一摆:用12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1个长方体。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摆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 在下面6个展开图中,哪些能做成完整的正方体。(只能按虚线折叠,不剪拼)交流时说说怎样选择的.谈一谈怎样选择面以及这样选择的理由。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教师及时
11、补充完成长方体的立体图。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学生动手摆一摆,体会沿着长可以摆几个,沿着宽摆几行,沿着高摆几层。集体交流时,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摆法,所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学生有能力的做。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全班交流。课后反思板书设计: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1) 节次:45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2.结合具体情境,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3.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
12、点: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研究归纳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征,你能从面、棱、顶点这几个方面说说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吗?学生交流。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各一)老师这里有2个包装盒,你能分别指指长方形盒子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吗?2.如果把长方体的六个面展开,你能想象一下展开图是什么样的吗?3.师演示将长方形盒子展开的过程。问:和你想的一样吗?4.请在展开图上把面积相等的面用涂成同样的颜色,并标示出他们分别是哪个面。对照长方体和展开图,一一对应指出每个面。5.展开后图形的各边与
13、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你能一一对应的指一指吗?6.师:将正方体盒子剪开,独立探究六个面的相对关系。7.下面的平面图哪些可以折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8.出示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9.(出示电脑包装箱的实物图和立体图)制作图上这样一个电脑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板?问:求需要多少纸板也就是要求这个长方形的表面积。交流后,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10.(出示化妆品盒的实物图和立体图)问:做一个化妆品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交流后,明白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盒子指一指。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展示长方体盒子的。学
14、生将自己准备好的盒子沿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部分剪掉)平铺在桌上,进行观察。学生独立涂色,并一一指出相对应的面。学生利用手中的展开图,回复成原来的长方体,自己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独立探索正方体六个面的大小关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学生对照实物独立尝试解决问题,完成后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思路。学生交流:(1)分别求出相对面的面积,再相加。 (2)先求前面、上面、右面三个面面积的和,再乘2。(3)将六个面的面积计算以后再相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拓宽应用。1.根据要求填一填:6cm4cm5cm(1)上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2)前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3)
15、右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4)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2.计算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3dm3dm3dm3dm1dm2dm单位:厘米3. 一个长方体,长12厘米,宽和高都是8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4.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长的,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棱长之和是多少?5.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棱长之和是()。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84厘米,它的棱长是(),一个面的面积是(),表面积是()学生根据立体图计算进行填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全班交流。课后反思板书设计:课题:长
16、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2) 练习课 节次:46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运用表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方法,你能说说他们的表面积是什么?怎么计算?如果用字母a表示长方体的长,b表示长方体的宽,h表示长方体的高,用s表示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长方体的表面积怎
17、样表示?如果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用s表示正方体的表面积,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怎样表示?学生回答,教师适当板书。如: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S=(ab+ah+bh)2 s=a6 或 s=6a二、练习设计。基本练习:1.一个饼干盒是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高4分米,四周用广告纸围起来,广告张的面积是多少?2.楼房的雨水管道是长方体的,一节长2米,口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做100节这样的雨水管道共用铁皮多少平方米?3.一个长方体的蓄水池,长10米,宽8米,深2米,要在这个水池的四周和底面抹水
18、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4、一个无盖铁皮水槽,长1米,宽8分米,高4分米,里外油漆,油漆面积是多少?学生先搞清求的是长方体那个面的面积,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读题后,明白实际上是求长方体的侧面积,让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理解题意后,明白是求长方体的底面积,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读题后,明白是求侧面积和底面积的和,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发展练习:1. 用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楼房的雨水管道是长方体的,一节长2米,口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做100节这样的雨水管道共用铁皮多少平方米?3.一个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高
19、是4米,要粉刷教室的四壁和平顶,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24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一个无盖铁皮水槽,长1米,宽8分米,高4分米,里外油漆,油漆面积是多少?综合练习:动脑筋: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6平方米,你知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堂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课后反思板书设计: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练习课 节次:47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学会根据生产和生活
20、的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能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数学思维的乐趣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师:你会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学生举例说明。如:1.求纸箱的用料问题。2.求制作玻璃鱼缸用多少玻璃问题。3.求长方体的鱼塘的占地面积问题。.二、练习设计基本练习:填空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84厘米,它的棱长是(),一个面的面积是(),表面积是()2.把三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 青岛 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七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