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案.docx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内容及地位本课是沪教课标版高二下册第11章坐标平面上的直线第二节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第一课时,是高中解析几何第一节课。主要知识点是直线倾斜角和斜率,它是解析几何的最基本的、也是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刻画直线倾斜程度的几何要素,是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解析方法的初次体现。通过本节课对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研究能够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解析几何的本质,初步渗透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因而本节课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尤显重要。2.教学重点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2倾斜角和斜率的对应关系和变化范围3.教学难点
2、倾斜角和斜率的对应关系和变化范围二、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具体图形理解确定直线的几何要素,理解直线倾斜角、斜率的概念,感受直线的方向与倾斜角及斜率之间的对应关系。2.初步感受解析几何的本质,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的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3.培养和提高学生联系、对应、转化等辨证思维能力,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三、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了解在坐标系中点与坐标一一对应的关系,本节课是学习直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直线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研究对象,它既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又能为后面灵活运用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打好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设计时特别重视知识的形
3、成,过程的感悟,概念的辨析,引导学生注重倾斜角、斜率的相互关系。在引导学生用倾斜角的正切值表示直线的斜率时,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认识可能淡忘,对斜率用倾斜角的正切值表示困难较大,但要求学生掌握特殊角度正切值及正切函数图像,始终贯穿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四、教学策略分析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贯穿数形结合,以引导发现为主的教学方法2、学法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题: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直线的倾斜角 2直线的斜率 定义: 定义:范围: 图像: 注 例-3、板书设计5、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直线最简单的几何图形1、
4、飞逝的流星沿不同的方向运动在空中形成美丽的直线2、 生活中的直线设计意图:以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问题1:请同学们观察图中两个点相同吗?有什么不同?形-位置不同 数-坐标不同问题2:过这两个点可以确定几条直线?过其中一个点呢? 问题3:这些直线有何不同?如何把一条直线确定下来?总结:确定直线位置的要素除了点之外,还有直线的方向,也就是直线的倾斜程度.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点的不同引入分析直线的不同,形象生动,容易引导学生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直线,探究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个要素。(二)引导探索,形成概念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概念,完成对应练习)在平面直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案 沪教版 高中数学 下册 11.2 直线 倾斜角 斜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