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pptx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pt课件.ppt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病例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眩晕和身体不平衡感,伴恶心呕吐,为此向她的主治医师寻求诊治。当时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1分钟,该患者躺下、翻身、或爬起时,均再次出现眩晕症状,否认耳鸣及听力下降。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临床上的难题临床上的难题BPPV到目前为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缩写为BPPV)是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报道显示,BPPV的年患病率为10.7-64.0/100000人,终生患病率为2.4%。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
2、觉,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一般在头位改变后诱发,如躺下或起床,在床上翻身,头向后仰或前倾。虽然有少部分患者描述为较持久的眩晕和不平衡感,但医生通过详尽的病史采集最终都能获悉这些患者在头位改变后眩晕症状通常会加重。眩晕发作时,很多患者伴有恶心,有时伴呕吐。BPPV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头部外伤、长期斜卧及各种内耳疾病有关。频繁的自发缓解与复发,一年内复发的概率约15%。在日常活动中,患者容易摔倒和受伤。在老年人群和女性人群中,BPPV的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1:2-3。有报道显示,BPPV与骨质疏松、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有关,当然,首先排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
3、骨质疏松和血清维生素D水平下降。其实,BPPV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从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掉入半规管。当患者头位突然改变,可引起半规管内耳石碎屑的移位,从而产生某种旋转样的位置错觉。由于后半规管最容易受重力影响,所以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BPPV最为常见,可占全部病例的60%-90%。然而,我们可能低估了水平半规管型患者的比例,因为该型患者的耳石比后半规管型更容易自发复位。由于前半规管位置高,耳石碎屑较难进入而很少受累,故前半规管型BPPV患者相对少见临床要点1. BPPV是目前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由头位改变诱发。2. 诊断后半规管型BPPV须根据眼震激发试验:对患
4、者行DixHallpike试验时,当头部侧向一旁,可见向上旋转性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3. 水平半规管型BPPV患者行DixHallpike试验时,当患者平躺,头转向一侧时,可见向地性眼震或背地性眼震。4. 耳石手法复位对BPPV疗效显著(如Epley手法复位对后半规管型BPPV有效)。鉴别诊断BPPV与其他急性或突发性眩晕不同,通过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往往能与脑卒中、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眩晕鉴别。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时应包括眼震激发试验,眼球偏斜检测及一套能提示中枢性原因的前庭反应原因原因起病与病程起病与病程眼震眼震听觉症状听觉症状其它情况其它情况BPPV反复发作,短暂,与体位有关,通常
5、由翻身、躺下、起床等头位改变诱发与体位有关,累及前、后、水平半规管的各种垂直旋转性眼震无最近有过一些可能成为诱因的经历(如在牙医办公室或发廊斜躺,时间过长的床上休息,头部外伤);类似的发作史脑卒中自发性,持续时间往往比较长,体位改变后可能加重自发性,眼震方向不定或改变偶尔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可能有头痛和眼球垂直偏斜;甩头试验正常前庭神经元炎自发性,持续时间长,体位改变后可能加重自发性,水平眼震最常见无可能有前驱病毒感染史;甩头试验异常前庭型偏头痛反复发作,自发性,持续时间为数分至数小时,可能与体位有关少见,一旦出现,往往与体位有关偶尔偏头痛,运动疾病,家族史梅尼埃病反复发作,自发性,持续时间为数
6、小时自发性,水平眼震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痛,耳胀甩头试验异常:当患者头突然被旋转到一侧,为维持视觉固定,出现矫正性动作(快速眼动)。诊断通过体格检查发现,70%以上的BPPV患者可见位置性眼震,根据所累及的半规管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法进行诱发复位。采用DixHallpike手法对右侧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诱发眼震。患者正坐位(A),头向右侧旋转45度(B),保持头位后将患者上半身放倒,平躺于床上,头部20度悬于床沿下(C)。诱导出向上旋转性眼震,眼动快相向右侧(D)。后半规管型对后半规管型BPPV患者采用DixHallpike手法,可以诱发出典型的眼震。当后半规管内的耳石碎屑从壶腹帽处脱落
7、,内淋巴也跟随流动,从而刺激了后半规管。这种情况引起的眼震为向上旋转性眼震,眼动快相向地面(患者头部侧向一旁)。眼震一般在2-5秒后出现,1分钟内消失(通常30秒),坐起时则眼震方向相反。当重复测试后,由于眼球疲劳会出现眼震幅度变小。如果耳石粘附在壶腹帽上,也可以诱发出相同形式的眼震,但持续时间会延长。对患者进行DixHallpike手法测试,诱发出上述形式的眼震,可作为后半规管型BPPV一项重要的诊断标准。然而,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患者只能诱发出轻微眼震,甚至没有眼震。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临床症状相符,仍有较好的疗效。水平半规管型诊断水平半规管型BPPV往往采用仰卧转头试验,即让患者仰卧,将患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良性 阵发性 位置 眩晕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