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古诗词阅读(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解释下列词语。毕竟:_别样:_2.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西湖美景的句子是哪两句?请写出来。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_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_(三)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
2、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1)何当共剪西窗烛_(2)却话巴山夜雨时_2.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妻子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妻子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3.夜雨寄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_二、文言文阅读(一)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始至行部: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外的亭子。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舍弃
4、,丢下)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_3.文段理解。(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_。(2)从甲、乙两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至少答出两点)_(二)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5、,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一寺临河干(靠近)B.阅十余岁(经过,过了)C.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但知其一(只)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
6、指代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一老河兵闻之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A.相同,不同B.相同,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相同3.翻译下面的句子。(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4.为什么“讲学家”的结论是荒谬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义,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三)论语(节选)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末 专项 复习 03 古诗词 文言文 阅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