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一章.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一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第一章.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态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为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4.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 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6.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一) 物质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4.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5.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6.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的哲学范畴。7.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很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错误的。8.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
3、系。9.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10.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11.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即空间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12.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13.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14.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二) 时间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要把握以下
4、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包括了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在自然以及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是人在自然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自然基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并不断改变着自然界。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通过劳动实践,人不
5、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是社会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人类社会既构成了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因此,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
6、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二、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 物质决定意识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3.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4. 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5.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二)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第一,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三) 主观能动性和客
7、观规律性的统一1.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只有以正确的认识为指导,才能形成正确的行动。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正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的东西来。2. 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具体
8、表现为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3. 社会历史趋向指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2.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4. “半截子”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5.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6. 方法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有助于我们树立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为我们进一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
9、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是点。特别是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出发,既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过程中又呈现出更加具体的阶段性特征。第二节事物的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重点 第一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