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ppt课件.ppt
《《论语》泰伯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泰伯篇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论语-泰伯篇第八泰伯篇第八【本篇引语本篇引语】泰伯篇泰伯篇记记述孔子对尧、舜、泰伯、周公等古述孔子对尧、舜、泰伯、周公等古代先王、先贤丰功茂德的赞仰和曾代先王、先贤丰功茂德的赞仰和曾子的某些嘉言美德。孔子认为恭、子的某些嘉言美德。孔子认为恭、慎、勇、直诸德行必须用礼来规范。慎、勇、直诸德行必须用礼来规范。关于如何驱使民众,如何防止社会关于如何驱使民众,如何防止社会动乱,如何进德修业,记载了孔子动乱,如何进德修业,记载了孔子的某些主张和见解。的某些主张和见解。本篇引语: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s r hu y”;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 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 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1.子曰: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得而称焉。”【注释注释】(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宣父的长子。()泰伯:周代始祖古公宣父的长子。(2)三:多次的意思。()三:多次的意思。(3)民无得)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扬他。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赞扬他。【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
3、,几次把王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赏析赏析】传说古公亶夫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把位传位季历,泰伯知传说古公亶夫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把位传位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父死,泰伯不会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父死,泰伯不会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示终身不返,把君位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
4、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启予足!启予手!诗云诗云:战战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注释注释】(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5、()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2)诗云:以下三句引)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自诗经诗经.小雅小雅.小吴小吴篇。(篇。(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免:指身体免于损伤。(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小子:对弟子的称呼。【译文译文】曾子病危,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曾子病危,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损伤)!手(有没有损伤)!诗经诗经上说: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
6、了,弟子们!”【赏析赏析】曾子借用曾子借用诗经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子说过记载,孔子曾对曾子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与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与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
7、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么重要。四、曾子曰:四、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注释注释】(1)校:同较,计较。()校:同较,计较。(2)吾友:)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说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我的朋友。旧注上说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四、四、【译文译文】曾子说: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
8、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却也不计较却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赏析赏析】所谓能与不能、多与少、有与无、实与虚,都是相对概念。有所谓能与不能、多与少、有与无、实与虚,都是相对概念。有的人自以为能,实际能的不多;自以为知,实际半知、不知。的人自以为能,实际能的不多;自以为知,实际半知、不知。“愚者千虑,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朱熹曾经说过:朱熹曾经说过:“虽知亦问虽知亦问”,是极,是
9、极其明智的态度。其明智的态度。“有若无,实若虚有若无,实若虚”,是思想方法,也是认识问题。,是思想方法,也是认识问题。“犯犯而不校而不校”,人家触犯我,也不计较。这牵涉到一个人的道德涵养问题,果,人家触犯我,也不计较。这牵涉到一个人的道德涵养问题,果能做到这一点,也是极其寻常的。能做到这一点,也是极其寻常的。3.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亦;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正颜色,斯近信亦;出辞
10、气,斯远鄙倍矣。笾(bian1bian1)豆之事,)豆之事,则有司存。则有司存。”【注释注释】孟敬之:鲁国大夫。孟敬之:鲁国大夫。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之,主谓之间结构词。也,加重语气。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之,主谓之间结构词。也,加重语气。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贵,重视,看重。道,这里指礼仪之道。者,代词,指礼仪之道的事情。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贵,重视,看重。道,这里指礼仪之道。者,代词,指礼仪之道的事情。动容貌:动,修饰。动容貌:动,修饰。斯远暴慢矣:斯,就。暴,凶暴。慢,怠慢。矣,语助词。斯远暴慢矣:斯,就。暴,凶暴。慢,怠慢。矣,语助词。出辞气:说出的话讲究言辞和语气。出辞气:说出的话讲究言辞和
11、语气。鄙倍:鄙,粗俗。倍,通背,背道,无礼。鄙倍:鄙,粗俗。倍,通背,背道,无礼。笾豆:都是祭祀用的器皿。笾豆:都是祭祀用的器皿。则有司存:则,肯定判断,是。有司,管具体事务的小官。存,存在。则有司存:则,肯定判断,是。有司,管具体事务的小官。存,存在。【译文译文】曾参有病了,孟敬子探问他,曾参说道:鸟要死了,它的鸣声也哀伤;人要死了,他的言语也曾参有病了,孟敬子探问他,曾参说道:鸟要死了,它的鸣声也哀伤;人要死了,他的言语也是善良的。君子所重视的礼仪之道有三个方面:修饰自己的容貌,就远离凶暴和怠慢了;端正自己的颜是善良的。君子所重视的礼仪之道有三个方面:修饰自己的容貌,就远离凶暴和怠慢了;端
12、正自己的颜色,就接近诚信了;说出的话讲究言辞和语气,就远离粗俗和无礼了。至于祭祀的事,是有具体官员负色,就接近诚信了;说出的话讲究言辞和语气,就远离粗俗和无礼了。至于祭祀的事,是有具体官员负责的。责的。这是曾参临终之际劝孟敬子的话,让他注意自己外表,脸色、语言语气,以及不要过问太多的分外之事,这是曾参临终之际劝孟敬子的话,让他注意自己外表,脸色、语言语气,以及不要过问太多的分外之事,这些话也许是平时想说又不便说的话,对于我们如何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也有现实的借鉴意义。这些话也许是平时想说又不便说的话,对于我们如何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也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居上位者要注意内在的自身修养,否则恰当
13、的表情语气是展现不出来的4.曾子曰: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与?君子人也。”【注释注释】(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十五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孤。六尺指十五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嘱托辅佐幼君。(受君主临终前嘱托辅佐幼君。(2)寄百里之命:寄,)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译文译文】曾子说: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
14、,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赏析赏析】这是曾子心目中的忠臣形象。他可以接受国君的临终委托,辅助幼这是曾子心目中的忠臣形象。他可以接受国君的临终委托,辅助幼主;也可以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的身上,不致国亡家破,即使面临危急存亡主;也可以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他的身上,不致国亡家破,即使面临危急存亡关头,也不会变心和屈服。受人之托,成人之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曾子关头,也不会变心和屈服。受人之托,成人之事,赴汤蹈火,在所
15、不辞!曾子用自问自答的口气,认定这种人才是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一介君子。用自问自答的口气,认定这种人才是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一介君子。6.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释注释】(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弘毅:弘,广大。毅,强毅。6.【译文译文】曾子说:曾子说:“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
16、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不重大吗?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赏析赏析】人生路途是非常遥远的。要挑起这样重德担子、走这样路的路,就必人生路途是非常遥远的。要挑起这样重德担子、走这样路的路,就必须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弘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须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弘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弘”、“毅毅”两个条件。两个条件。(2)士: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士: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西周、春秋时代,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
17、于贵族的秋时代,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最低层,几与庶人相接。6.子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注释注释】(1)兴:开始。)兴:开始。【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乐。”【赏析赏析】对诗、礼、乐三者的具体作用,孔子作了如此表述:情趣的培育、志气对诗、礼、乐三者的具体作用,孔子作了如此表述:情趣的培育、志气的激励、联想力的启发、情绪的振奋和排遣靠诗教;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的激励、联想力的启发、情绪的振奋和排遣靠诗教;定亲疏、决
18、嫌疑、别异同、明是非,安身立命,有赖于礼教;性情的陶冶、精神世界的形成靠乐教。是非,安身立命,有赖于礼教;性情的陶冶、精神世界的形成靠乐教。以诗歌来感以诗歌来感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发意志,促使个体向善求仁,以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高人格的养成。【评析】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孔子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于学生所提出的希望,学习诗经,获得知识,使人从愚昧转向智慧,了解礼仪,使人知道尊卑有
19、序,熟悉音乐,可以增加人的群体感,远近同心。这也是一个国家安定,民族团结所必须的。八、子曰:八、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仁,疾之已甚,乱也。”【注释注释】(1)疾:厌恶,憎恨。()疾:厌恶,憎恨。(2)不仁:不符合)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仁德的人或事。(3)已甚:太过分。已,太。)已甚:太过分。已,太。八、八、【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憎恨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喜好勇敢而又憎恨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恨得太厉害,也会出祸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恨得太厉害,也会出祸乱。”【赏析赏析】这一章记述孔子分析社会上有两种不安
20、定因素:一种仁好勇斗这一章记述孔子分析社会上有两种不安定因素:一种仁好勇斗狠却怨恨自己的贫困处境,这种人可能要捣乱的;一种人不讲仁德,大家狠却怨恨自己的贫困处境,这种人可能要捣乱的;一种人不讲仁德,大家对他由歧视到鄙视,甚至到敌视,这种人就会破罐破摔。前一种人是主动对他由歧视到鄙视,甚至到敌视,这种人就会破罐破摔。前一种人是主动变坏的,最后可能自绝于人;后一种人是由于矛盾激化,使他丧失做人的变坏的,最后可能自绝于人;后一种人是由于矛盾激化,使他丧失做人的信心,最后铤而走险。当政者必须体察下情,重视矛盾的钝化和转化工作,信心,最后铤而走险。当政者必须体察下情,重视矛盾的钝化和转化工作,化消极因素
21、为积极因素,化戾气为祥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人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戾气为祥和,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确保社会安定无虞。人之间能够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确保社会安定无虞。7.子曰: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译文译文】孔子说:如果这个人可以造就孔子说:如果这个人可以造就,有发展前途有发展前途,就创造条件让他自由的发展就创造条件让他自由的发展,否则否则,就就只让他明白一般的道理就行了只让他明白一般的道理就行了.8.子曰: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22、【注释注释】吝:吝啬。吝:吝啬。不足观:不值一瞧。不足观:不值一瞧。【译文译文】1.孔子说: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外表,(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外表,如果骄傲自大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如果骄傲自大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2.孔子说:“若有人能有像周公的才那样美,只要他兼有着骄傲与吝啬,余下的那些才,也就不足观的了。”【赏析赏析】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要不骄不吝。不骄傲就是谦虚,不一个人有了才能而且很努力,还要修养弘毅的胸襟,深厚的美德,要不骄不吝。不骄傲就是谦虚,不悭吝就是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泰伯篇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