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2015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学2015ppt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老师简介老师简介 王英飞 ,商学院学工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咨询员 电话:0571-88018817课程简介课程简介 一、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 (一)理论讲解(60%) (二)心理实践(40%)心理测验、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案例探讨、心理主题课堂讨论、心理团辅二、考核要求二、考核要求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到课率到课率随堂论文随堂论文课堂实践课堂实践分值20%50%30%(一)理论讲解(一)理论讲解 一、绪论 二、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四、人际沟通Inter
2、personalcommunication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 五、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Interpersonal Attraction(一)理论讲解(一)理论讲解 六、人格魅力Personality charmPersonality charm 七、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八、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语言技巧 九、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 十、人际交往常见心理效应(二)心理实践(二)心理实践 一、心理电影赏析 二、心理测量 三、心理案例探讨 四、心理主题讨论 五、心理团辅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人际交往心
3、理学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人际交往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二)人际交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特点(三)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特点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一)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 (二)人际知觉(二)人际知觉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与调适(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四)人际交往技巧(四)人际交往技巧 (五)人际吸引(五)人际吸引 (六)青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六)青年大
4、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第二节 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 一、心理学与人际交往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高度有组织的物质的系统特性,这种特性表现在主体能动性地反映客观世界,主体组成这个世界的与他有关的图景,并在这个基础上自我调节本身的行为和活动。 (二)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它的目的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 (三)什么是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最基本的需要,是构成人类活动的基础。 “北京饭店服务员” (四)心理学与人际交往 心理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人的社会性是在交往中形成的。 “刘连仁”二、大学生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
5、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有助于自我价值感的确立。 (二)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能够增强我们的人格魅力。 (三)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对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有益处。三 怎样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学 一、内省 二、实践 心理寓言“螃蟹、猫头鹰、蝙蝠” 三、尝试着教给他人第二章 人际交往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一节 能力与人际交往 (一)能力的概念 (1)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是影响人们活动效果的基本因素。 (3)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综合。 (二)能力的划分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二、大学生的能力差异 (一)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倾向差异 (
6、二)大学生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三)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 (四)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 三、能力与人际交往 (一)具备领导能力,即吸引人、团结人、指挥人的能力。 (二)具备策划能力,具有超前的意识和思维,对未来的人和事的发展有科学的分析和预见能力。 (三)具备协调能力,善于仲裁和排除纷争,能协调各方力量并发展其事业。 (四)具备合作能力,即深知人际关系的艺术,善解人意,能使合作者发挥其专长,并心情愉快地合作下去。第二节 性格与人际交往 一、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二)性格在个性特征中的意义 二、性格的结构及类型 (一)性格的结构 (二)性格的类型 三、性格与人际交往第三节 气质与人际交往 一、气质
7、的概念 二、气质的心理特征 三、气质类型与人际交往第四节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及其诊断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二、大学还是人际关系的结构和类型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方法 四、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第三章第三章 人际知觉人际知觉 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知觉的含义与特点人际知觉的含义与特点 一、人际知觉的含义一、人际知觉的含义 知觉是根据感觉所获得的资料而做出的心理反应。而人际知觉,则是对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的知觉,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是否融洽、某个人在群体中是否受欢迎等。
8、 在理解人际知觉的含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际知觉是人际交往中知觉者(主体)、被知觉者(客体)和人际交往环境等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2)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很多:一方面受到被知觉者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知觉者本身的态度、性格特征、需求以及以往经验的影响。 二、人际知觉的特点二、人际知觉的特点 (一)整体性 (二)选择性 (三)人际知觉的组织性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知觉的内容人际知觉的内容 一、对他知觉 (一)对他人面部表情的知觉 (二)对他人身体语言的知觉 (三)对他人语气语调的知觉 (四)对他人性格的知觉 二、对己知觉 (一)对自己身体的意识(测量问卷) (二
9、)对自己情绪的认识(情绪稳定性测验) (三)对自己思维的认识 (四)对自己意志的认识(自测:看看你的意志是否坚强)第三节 影响人际知觉的心理因素 一、首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三、晕轮效应 四、刻板效应第四节 人际交往中的归因 一、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归因理论 (二)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三)维纳的归因理论 (四)凯利的多维归因模式 二、归因偏差二、归因偏差 (一)内在归因与外在归因的偏差 (二)目的性归因与反应性归因的偏差 (三)行为者自己归因与观察者对其归因的偏差 (四)自我服务性归因偏差第四章 人际沟通 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种类 一、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二、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三、
10、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第二节 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都有主管能动性 (2)沟通双方互为主体。 (3)人际沟通只有在掌握统一的编码和译码的情况下才能沟通,即沟通的双方要具备统一或相近的符号系统。 (4)人际沟通中会出现社会性、心理性、文化性的障碍。 (5)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功能 传达信息 满足个人的心理需要第四节 网络沟通第五节 人际沟通的渠道 一、语言沟通 二、非语言沟通第六节 沟通的有效方法 有效沟通通常包括四大步骤: (1)注意 (2)理解 (3)接受 (4)行动 良好沟通十诫; (1)沟通前先澄清概念。 (2)明确沟通的真正目的,即希望通过沟通得到什么。
11、(3)考虑沟通时的背景、环境及条件。 (4)重视双向沟通,以正确理解信息。 (5)沟通中运用通俗易懂,调理清楚,有层次,尽量不要有长句出现,意思要明确,注意非语言方式的表达。 (6)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耐心,不轻易插话,不打断别人的表达。 (7)善于提问,搞清问题。 (8)言行一致,心平气和,感情真挚。 (9)进行必要的反馈。 (10)不仅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第五章 人际吸引 第一节 产生人际吸引的两方面动力 (一)外貌因素或仪表因素在人际吸引中的魅力。 1、长相在人际吸引中的魅力 2、风度在人际吸引中的魅力 (二)性格在人际吸引中的魅力 (三)才华在人际吸引中的魅力 二、相互吸引力 (
12、一)相近性产生的吸引力 (二)相似性产生的吸引力 (三)互补性产生的吸引力第二节 影响大学生人际吸引的两方面因素 一、影响人际吸引的外在条件 (一)空间距离 (二)交往次数 (三)特征相类似 (四)需要互补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内在因素 (一)礼貌、礼节 1、寒暄、问候 2、握手 3、拜访 (二)外貌吸引 1、外貌吸引的特点 2、外貌与打扮 3、谈吐与深刻的第一印象 (三)相似吸引 1、相似认同的基础 2、相似导致人际吸引 (四)互补吸引 (五)能力吸引 (六)深层吸引 1、补偿心理 2、人格特质 3、气质美 4、性格是人内在美的展示第六章 人格魅力 第一节 坦率与真诚第二节 宽以待人 “大肚能
13、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宽以待人,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 宽以待人,就是要将心比心。第三节 自信心第四节 智慧与热情第五节 坚忍不拔第七章第七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与调适障碍与调适 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较多,但就心理因素而言,主要有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能力障碍。第一节第一节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一)认知的选择性导致人际知觉的偏差1 1、认知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关他人的信息、认知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有关他人的信息2 2、认知者总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认知来自他人的信、认知者总是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认知来自他人的信息
14、,并作出评价或判断息,并作出评价或判断3 3、认知者的经验不同,出发的角度各异,即使对同一、认知者的经验不同,出发的角度各异,即使对同一认知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内容认知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内容一、认知障碍 1 1、第一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第一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第一印象指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通过对方的仪表、言谈、举止等外部特征所提供的信息而形成的印象。(二)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几种认知障碍(二)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几种认知障碍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
15、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2 2、晕轮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晕轮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依据已知的或某一局部的特征,推及认知对象未知的其他特征,形成对知觉对象的完整印象。美国心理学家凯利以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间的差别是:下课之
16、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谈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3 3、定势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定势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定势效应是指人们早已形成的对认知对象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使人沿着一定的倾向性来解释随后得到的信息,从而使客观知觉带上主观色彩。 智商测试智商测试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
17、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 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汽车修理工一听笑了:“哈哈,你答错了吧!
18、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你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实际上,修理工所说的受教育多与不可能聪明之间关系,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反而变笨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吞阄娶妻清朝时期,通山县有个叫谭振兆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比较宽裕,父亲给他定了亲,亲家是同村的乐进士。后来,谭父死了,谭家渐渐衰退,经济条件远不如以前,乐
19、进士便想赖婚。一天,谭振兆卖菜路过岳父家,就进去拜见岳父。乐进士对他说:“我做了两个阄,一个写着婚字,另一个写着罢字。你拿到婚,就把女儿嫁给你;拿到罢字,咱们就退婚,从此谭乐两家既不沾亲也不带故。不过,两个阄你只看一个就行了。”说完就把阄摆出来。谭振兆心想:这两个阄分明都是“罢”字,我不能上他的当。想到这,他立刻拿了一个阄吞在腹中,指着另一个对乐进士说:“你把那个阄打开看看,如果是 婚字,我马上就离开这,咱们退婚;若是罢字,那就说明我吞下的是婚字,这门亲事算定了。”乐进士煞费苦心制造骗局却被谭振兆识破,没办法只好把女儿嫁给谭振兆。4 4、社会刻板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社会刻板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社
20、会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又称定型化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所形成的一种较固定的笼统的看法。 三国演义中曾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情绪,这实际上也是刻板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发生作用。5 5、投射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投射效应造成的认知偏差投射效应是指把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加到他人身上的心理倾向。(二)宋代著名学者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与佛印相对而坐,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则微笑着
21、说: 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东坡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是得意。回家以后,苏东坡得意的向妹妹提起这件事,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三)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祝他长寿、富贵、多男子,尧都辞谢了;华封人说:寿、福、多男子,人之所欲也;汝独能不欲,何邪?尧说: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美德也,故辞。人的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即使是福、寿等基本的目标,也不能随意投射给任何人。 (一)自卑引起的交往障碍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原因很多,主要是: 1、对自身的生理条件感到不满意 2、感觉自己的社会条件不如他人 3、好胜心受到挫折
22、4、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5、与其心理认知与自我评价有关二、情绪障碍二、情绪障碍 (二)羞怯引起的交往障碍 1、气质性羞怯 2、认识性害羞 3、挫折性害羞 (三)忌妒引起的人际障碍忌妒心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他人取得了成绩,就说明自己没有成绩;别人成功了,就证明自己失败了。二是认为别人的成功就是对自己的威胁,就是对自己利益的侵害。 (四)愤怒引起的交往障碍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实现并一再受阻,致使紧张状态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五)恐惧与人际交往恐惧时当人面临可怕或危险的情景而又缺乏应付能力时所产生的一种企图摆脱、逃避的情绪体验。“社交恐惧症 ” 三、人际交往中的能力
23、缺陷三、人际交往中的能力缺陷 人的交往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人们人的交往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人们在其成长环境中通过与人的交往实践的锻炼在其成长环境中通过与人的交往实践的锻炼而逐渐形成的。而逐渐形成的。 第二节第二节 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调适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调适一、创造学校良好的人际交往条件一、创造学校良好的人际交往条件(一)相似性(一)相似性人际交往中的相似性主要指交往双方在人生人际交往中的相似性主要指交往双方在人生态度、信念、价值观方面的一致程度。态度、信念、价值观方面的一致程度。 (二)相容性 个性相容 (三)熟识性 (四)需要互补 当交往双方的需要以及彼此的期望正好互补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人
24、际吸引力。 (五)准则性 人际交往虽然受人的个性调节,并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但同时也要受行为准则的约束。 (二)情绪障碍的调适1、调适情绪的一般方法2、各种情绪障碍的调适二、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调适二、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调适(三)能力障碍的调适1、通过实践来提高交往能力。2、注意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以及人际交往的方法。二、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调适二、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调适第八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语言技巧 第一节 口头语言技巧 (一)语言流畅 (二)语言简练 (三)语言幽默 (四)语言委婉 (五)情感语言第二节 体态语言技巧 一、得体的体态语言 (一)手势的运用 (二)身体各种姿态的运用 (三
25、)面部表情能传递信息 二、注意体态语言的语言环境和心理表现 三、把握好交往空间第三节 书面语言技巧 一、书信 二、便函和请柬 三、宣传资料及广告文稿第九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卫生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心理卫生 一、避免第一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 二、避免晕轮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 三、避免投射效应产生的情绪偏差第二节 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障碍及其克服 一、情绪 二、情绪与健康 三、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一)情感丰富,具有社会性 (二)体验强烈,具有起伏性 (三)情感含蓄,具有文饰性 (四)日渐稳定,具有层次性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障碍 (一)激动易怒 (二)焦虑与恐惧 (三)忧郁苦闷 五、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对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 (一)能量发泄法 (二)遗忘转移法 (三)理智消解法 (四)心理调整法第三节 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陷及其克服 一、偏执型 二、自恋型 三、分裂型 四、冲动型 五、癔症型 六、强迫型 七、依赖型教学参考书目 1.郑全全、俞国良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高玉祥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3.日古畑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4.佘丽琳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本学期结束 谢谢!
限制150内